APP下载

青海省散养牦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2021-03-05李平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草场牧民青海省

李平业

(青海省玛多县花石峡镇畜牧兽医站,青海 玛多813599)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青海省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变化,且河流纵横。尤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青海省的畜牧业发展较为迅速,具有较为丰富的牧业资源,青海省全省的牧草地面积在4034万hm2以上,可利用面积高达3161万hm2,主要分为9个草地类、7个草地亚类、28个草地组及173个草地型。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促进了牦牛养殖业的发展和壮大。青海省的牦牛多为散养状态,多数牧民习惯放牧养殖管理,让牦牛自由采食,既能控制养殖成本,又能提高养殖效益。但由于缺乏对环境、食物等方面的科学管理,极易导致牦牛接触到较多的致病原,引发一系列疫病流行,不仅严重影响牦牛的生长发育,还会增加牧民的养殖经济损失。因此,应中还对青海省散养牦牛的疫病防治工作。

1 选择最优质的牦牛品种

为了避免疫病的传播,牧民们应从源头着手,选择抗病能力较好的优质品种的牦牛,以降低散养牦牛的患病风险。(1)应选择体形均匀、出生高度高、重量重的3胎左右哺乳公犊牛;(2)也可选择体型较好且具有优异生长性能的以在犊牛2岁左右时犊牛;(3)可以筛选出一批3.5岁以上优质品种的牦牛,从源头保证牦牛的优良品种。将优质的种公牦牛和母牦牛进行交配,保证生产出高性能、高抗病能力的牦牛。在选育牦牛后代时应以散养的养殖方式为主,严格依照国家选育标准实施评级的处理,以达到科学防治疫病的目的和效果。

2 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放牧管理是控制和预防牦牛疫病发生的前提,相关部门应结合青海省的地理、气候条件开展不同季节的个性化疫病防治管理手段。

2.1 春 季青海省的气温逐渐上升,养殖户可以结合温度的变化适当的将放牧时间延长,保证牦牛能采食到丰富充足的食物和饲料,强化牦牛的免疫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省昼夜的温差较大,牧民应选择温度较高的时间段放牧,减少气温突变而导致的冷应激现象、疾病发生等。此外,春季放牧的过程中还应严格的对牦牛的采食量进行控制,预防牦牛一次性采食大量新鲜牧草引发的腹泻及胃部疾病的发生。且春季正处于各种寄生虫、微生物繁殖的时间段,加上春天风力较大,极易散播病菌,牧民应做好草场的卫生管理工作,为牦牛选择科学的放牧地,保证草场的卫生和清洁,定期给予硫酸铜喷洒放牧地,将寄生虫和虫卵的中间传播媒介消灭干净,每天结束放牧后还应及时清理草场,减少疫病的传播。

2.2 夏 季青海省的夏季气温不高,牧草生长较为旺盛,属于散养牦牛最合适的时间段。夏季应强化牦牛生产的性能,提高牦牛繁殖的效率,但进入夏季后温度上升会导致热应激的发生、降低牦牛的抵抗力,引发各种致病原感染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夏季管理过程中应科学选择高山流水且凉爽的草场,放牧时间集中在清晨和傍晚,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做好蚊虫防治工作,如在草场周围喷洒一次高效氯氰菊酯溶液对蚊虫虫卵杀灭,减少蚊虫对牦牛的影响,还应积极对水源中的若虫进行杀灭处理。

2.3 秋 季秋季牧场正处于枯萎的状态中,应做好牦牛抓膘的工作,促使牦牛能安全进入冬季。在秋季管理中青海省的降雨量较大,气温不断降低,且草场的牧草处于枯萎的状态中,这时牧民应昼夜24h放牧或选择优质牧区放牧12h。可以在天气晴朗的16时以后归牧,控制放牧的时间,减少气温对牦牛造成的影响,强化牦牛的抵抗力。

2.4 冬 季青海省冬季温度较低,牧民应在每天的10时结束放牧,做好牦牛的保暖防寒工作,对牦牛的饮用水进行处理,减少死水及冰渣水的摄入,降低流产率。还应做好饲养管理工作,适当补充精饲料。

3 疫病防控技术

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青海省散养牦牛疫病发生率及传播率,还应在养殖过程中通过定期提前接种疫苗、全面的驱虫管理等方式预防疫病的发生。此外,在疫病发生之后还应严格实施健康牦牛与患病牦牛的隔离管理、针对性治疗等处理,减少疫病的进一步扩散和传播,保障青海省牧民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青海省散养牦牛的管理中应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和疫病防治技术预防疫病的发生与传播,促使散养牦牛得到健康安全的成长,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草场牧民青海省
牧民新生活
祁连草场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牧民歌唱冬奥会
新草场有多远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雪峰下的草场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