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炎性因子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2021-03-05左二讯刘辉
左二讯 刘辉
(1.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2. 洛阳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河 南洛阳471000)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特异性慢性肠道疾病,同时也属于较为常见的胃肠道炎性疾病,多出现炎症或溃疡现象,可累及直肠及远端结肠,临床多表现为腹泻、腹痛、血便等症状。临床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但有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作主要与环境、遗传、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肠道菌群有关[1]。
肠道内存在细菌群体,正常情况下参与肠道内物质的分解、代谢,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的稳定、抑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当处于慢性疾病状态下,菌群数量、种类会出现,可能参与内源性肠道感染的启动和免疫系统的抑制等[2]。对此,本研究对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炎性因子变化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救治的122例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分组时患者病情将其分为活动组(n=75)以及缓解组(n=47);其中活动组女36例,男39例;平均年龄为(36.69±6.78)岁。缓解组女20例,男27例;平均年龄为(56.78±6.49)岁。
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中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标准[3];(2)全程在本院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研究者;(2)患有其他感染性肠道疾病者;(3)精神疾病或存在相关家族史,不能配合本研究者。
另选取同时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2例设为对照组,男30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37.13±6.36)岁,将三组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取所有患者0.5 g的粪便,放入含有4.5 mL稀释液的小瓶内,将混合器设置为300 rpm将其震荡1 min。后使用稀释液根据10倍稀释法将其稀释至10-8后,取10 μL进行接种,需氧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肠球菌,厌氧培养基培养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置于37℃温箱中培养。上述培养基均购于常州贝源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评价指标
1.3.1 肠道菌群
经革兰染色、生化进行鉴定,计算每克粪便所含菌群的数量(CUF·g-1)。
1.3.2 炎性因子
收集所有参与研究者早晨空腹静脉血2ml静置30 min后,使用离心机3000r/min分离血清,10 min后取出低温保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ELISA)对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 、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进行检测;内毒素采用鲎试剂三肽显色基质偶氮法检测。
1.3.3 免疫指标
收集所有参与研究者早晨空腹静脉血3ml,使用枸橼酸钠抗凝,随后使用离心机3000 rpm离心20 min后获取上清液,存放于-80℃冰箱待检。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
1.3.4 相关性
采用Spearman分析菌群数量和炎性指标间双变量相关性。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SD)描述,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描述,χ2进行检验,菌群数量和炎性指标间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肠道菌群比较
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活动组>缓解组>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活动组<缓解组<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肠道菌群比较(±SD)
表1 三组肠道菌群比较(±SD)
注:与缓解组、对照组相比,*P<0.05。
?
2.2 三组炎性因子比较
将三组炎性因子(TNF-α 、IL-6、IL-17)以及内毒素进行对比,活动组>缓解组>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炎性因子比较(±SD)
表2 三组炎性因子比较(±SD)
注:与缓解组、对照组相比,*P<0.05。
?
2.3 三组免疫指标比较
IgG、IgA水平:活动组<缓解组<对照组,IgM水平:活动组>缓解组>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三组免疫指标比较(±SD,g·L-1)
表3 三组免疫指标比较(±SD,g·L-1)
注:与缓解组、对照组相比,*P>0.05。
?
2.4 相关性
将菌群数量和炎性指标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与TNF-α、IL-6、IL-1以及内毒素呈正相关,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与TNF-α 、IL-6、IL-17以及内毒素水平呈负相关,见表4。
表4 菌群数量和炎性指标间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机体内复杂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大多由肠道菌群构成,其在肠道免疫系统、抑制致病菌、吸收合成营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有研究认为,溃疡性结直肠炎发病原因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出现异常,肠道菌群紊乱、异常免疫反应等共同的作用下所导致的[5]。
因此,本研究对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的肠道菌群数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活动组患者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高于缓解组、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低于缓解组、对照组,说明当患者体内菌群失调时,会导致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降低,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机体出现肠道炎症。本研究对患者免疫指标水平进行研究,发现三组免疫水平比较无差异,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同时溃疡性结直肠炎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疾病,免疫因素并不是唯一因素,因此导致IgG、IgM、IgA无明显变化。
炎性因子具有调节细胞功能、维持生理平衡等作用,其中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失衡在溃疡性结直肠炎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6]。现代研究表明TNF-a是炎症启动因子,参与着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IL-6属于促炎细胞因子,可加剧肠黏膜炎性反应;IL-17对肠黏膜的炎症损伤具有直接的介导作用[7-9]。因此本研究对患者体内炎性因子进行检测,观察其变化,同时还对炎性因子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活动组TNF-α、IL-6、IL-17以及内毒素均明显高于缓解组以及对照组;且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与炎性因子呈正相关,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与炎性因子呈负相关。主要是由于肠管内菌群失调致使机体产生或加剧炎性反应,增加肠管黏膜通透性,促使内毒素与相应的炎症因子分泌显著增加[10]。
综上所述,溃疡性结直肠炎患者存在明显菌群失衡,且菌群变化与疾病炎性程度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