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过资金循环阻碍经济增长
——基于江西省工业企业调研分析

2021-03-05周子龙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

消费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原材料江西省进口

周子龙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

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企业生产端承压明显

(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PPI持续回升,但对CPI传导不明显

2020年4月份以来,原油、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主要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纷纷上涨。数据显示,2020年4月-2021年3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从113.1持续上升至176.8。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了江西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回升,数据显示,2020年4月-2021年3月,江西省PPI增速从-4.2%持续上升至8.1%。但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江西省CPI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数据显示,2020年4月-2021年3月,江西省PPI增速从2.9%持续下降至0.7%,省内PPI和CPI价格剪刀差扩大。

(二)导致PPI和CPI剪刀差走势的主要原因不同

1.由于缺乏议价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过进口拉动PPI持续回升。江西省主要代表性的大宗商品包括:铜、钢材、化工、铝等,其中多数原材料以进口为主。

南昌海关数据显示,1-3月,江西省进口总值281.5亿元,增长5.4%,其中,铁矿、钢材、塑料、农产品、铜矿及铜材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增速大幅提升,总值约为98.5亿元,占比进口总值约35.0%,是江西省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江西省进口主要商品量值表》数据①,通过对进口的量、价进行拆解发现,江西省进口提升主要是价格因素贡献,进口量的增长相对平稳。具体来看,1-3月江西省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6.4万吨,同比下降12.2%;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26.1万吨,同比下降12.5%;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216.9万吨,同比下降3.0%;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2.4万吨,同比增长37.1%;钢材进口0.1万吨,同比增长43.9%。但由于价格大幅上涨,致使上述商品进口金额明显增加,数据显示:未锻轧铜及铜材、铜矿砂及其精矿、铁矿砂及其精矿、初级形状的塑料、钢材的进口值分别同比增加7.0%、0.2%、47.9%、90.9%和69.6%。

2.国内消费端恢复偏慢是CPI回落的主要原因。由于国内工业体系庞大、产业链长、需求分布广泛,工业消费品市场竞争激烈,上游成本向下游传导效应会逐步衰减,对终端消费品价格影响较小。吴崇宇(2014)、张怀清(2019)从传导机制、路径和实证分析角度发现大宗商品价格冲击CPI的解释能力较弱,从国内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价格传导机制并非是完全顺畅的。

(三)PPI和CPI价格剪刀差扩大使企业生产经营“两头承压”

1.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重高,价格上涨大幅提升企业经营成本。调查显示,有89.1%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变动对企业经营的最主要影响是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全部样本企业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平均比重为66.9%,原材料涨价直接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2021年1-2月,调查企业原材料采购支出同比增长46.5%。

2.产品端价格上涨幅度低,对企业收入增加贡献少,经营利润微薄。调查显示,仅有35.9%的企业春节后对产品价格进行过调整,较2020年12月末平均上涨8.3%,调整幅度远低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对企业增收的贡献有限。如某钢企业表示,铁矿石价格较去年同期上升30%,但钢铁价格上升20%,成品涨幅力度不及原材料价格上涨。

由于两头承压,企业生产经营趋于谨慎。一是谨慎备库。企业保持库存适量,调查显示,77.7%企业保持适量库存,15.2%企业保持适量库存,仅7.1%企业保持较多库存。二是谨慎接单。调查显示,当问及近期原材料价格上企业接单的影响时,32.1%企业选择谨慎接单;24.5%企业选择调整收款方式,如先收取部分押金以规避风险;17.9%企业选择偏好接短单;6.0%企业选择延迟现有订单交货甚至违约。

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过资金循环阻碍区域经济增长

从调研情况看,大宗商品上涨主要从市场流动性渠道影响区域资金循环(详见图3)。

(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过四因素促使企业部门流动资金快速收紧

1.生产资料投入快速上升,库存资金占用过高。调查显示,52.7%企业表示原材料价格变动提高了原材料资金占用量,流动资金趋紧;15.8%企业表示面临原材料购进所需资金大幅上涨和优惠贷款资金到期双重压力。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江西省工业企业存货余额同比增长18.0%,较上年同期增加4.7%,较2019年同期增加6.8个百分点。

2.支付周期缩短,货款周转资金占用增加。调查显示,当前企业原材料款项主要结算方式是预付全部货款的占比为14.7%,较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结算方式是先预付大部分货款到货后付全部尾款的占比19.0%,较去年同期上升3.2个百分点。支付周期缩短致使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流动资金用于购买原材料。

3.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账期拉长,产品销售回款速度放缓弥补资金缺口不足。统计局数据显示,2月末,江西省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长34.7%,较去年同期增加9.7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增加24.7个百分点。

4.生产周期拉长,管理等费用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提高了资金占用量,流动性资金趋紧使得企业产能减弱,生产周期拉长,生产效率减弱,进而加重管理等方面的费用支出。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江西省工业企业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4.3%,较上年同期增加35.7%,较2019年同期增加13.5个百分点。

上述四个因素导致企业资金循环速度放缓、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流动资金减少,流动性不足;产能下降,营收增长不足;财务、管理费用增加,利润增长不足。

(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致使企业部门从不同渠道阻碍资金在各部门的循环,最终致使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减弱

1.企业部门与金融部门。首先,企业通过增加信贷融资、贸易融资、发债等形式将流动性资金占用过高的风险转移给金融部门,使得金融部门信贷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金融部门支持居民部门及其他领域的信贷资源减少。再者,由于企业流动资金趋紧,营业收入承压等致使还款能力下降,又会导致金融机构不良增加,拨备计提增加。其次,企业营业收入减少,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理财投资,减少银行资金来源,导致银行资金成本上升。

2.企业部门与居民部门。首先,企业生产下降会使企业招工人数下降,导致居民收入来源减少。再者,企业利润下降会导致员工工资福利和股票、债券等财产性收入下降。数据显示,2021年1-3月,江西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7元,两年平均增长8.2%,较2019年的两年平均增速下降0.8个百分点。另外,由于PPI价格快速上涨,会导致居民经营性的原材料成本上升,进而导致居民经营性收入下降。

3.企业部门与政府部门。企业营收下降对政府部门造成最直接的影响是上交的税收下降,导致政府部门预算收入减少,数据显示,2021年1-3月,江西省企业所得税62.3亿元,同比下降0.7%。进而又降低政府部门对企业和居民部门的转移支付、补贴等能力。目前,上述影响已在部分地区显现,某铝业企业表示政府在增值税退税、土地税退税、房产税退税等方面给予支持,该企业反映在2021年1月申请土地税退税100万和申请房产税退税150万时,相关部门告知2月份能退到位,但由于目前政府财政收入不足,目前还未到位。

综合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过四因素促使企业部门流动资金快速收紧,导致企业部门的投资、消费、进出口减少,进而阻碍区域经济增长;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又会致使企业部门从不同渠道阻碍资金在各部门之间循环,降低整个区域资金的循环速度和使用效率。

三、政策建议

(一)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物价合理运行

继续落实中央稳物价的一系列政策,严格监管生猪养殖、调运、屠宰和无害化处理,努力保障市场供需平衡,降低生猪等养殖周期性波动冲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保证粮食供给;加强农业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支持新型合作社、集体经济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保障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关注猪肉、鲜菜、大豆、玉米等供求和价格变化,做好市场调控和储备吞吐调节。

(二)稳定和扩大消费,加快生产供应端资金流动

通过稳定和扩大消费加快企业生产的资金循环。一是多措并举促进汽车、家具、家电、服饰等产品消费,如鼓励汽车消费者报废老旧柴油车、发放网上购物津贴等方式,进而加快全省制造业生产。二是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普惠性幼儿园设立、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三是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高其消费能力。

(三)加强金融支持,持续监测市场风险

一是加强企业流动资金信贷支持,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循环提供有力支持。二是适度发展贸易融资工具,助力企业降低损失。如,适度发展大宗商品套期保值业务。调研发现,江西省大宗商品套期保值业务开展规模较小,多集中在省一级,市县地区几乎没有业务。三是适度发展大宗商品贸易组合融资方式,如动产融资、加工融资、背对背信用证等。四是持续做好对市场和资金流向的监测,防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积累的泡沫风险或价格下跌形成资产损值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

注释:

①数据来源:南昌海关。

猜你喜欢

原材料江西省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模拟成真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观点
知识无穷尽
肥皂及相关原材料分析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