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21-03-05刘丹凤遂宁市中心医院

消费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病患者舒适度艾滋病

刘丹凤 遂宁市中心医院

艾滋病作为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较高,经血液、性生活和母婴传播。大众对于艾滋病的认知度不高,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排斥心理明显,使得该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巨大,生活质量显著下降[1]。基于此,临床提倡为艾滋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对其进行个性化和人文性护理,提高其身心舒适度,进而主动配合治疗,保证临床疗效。在以上观点引导下,本研究选取43例艾滋病患者,用于分析舒适护理的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研究落实于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间,统计43例艾滋病患者。根据随机法分组后,A组22例,男患比女患为12比10;年龄从19岁间断至70岁,均值(37.52±1.45)岁;病程从7个月间断至10年,均值(3.51±0.75)年。B组21例,男患比女患为11比10;年龄从20岁间断至72岁,均值(37.51±1.37)岁;病程从8个月间断至11年,均值(3.40±0.59)年。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二)方法

B组予以常规护理,即病情监测、用药监督、心理支持和环境管理等。A组予以舒适护理:①舒适化环境护理:选择通风佳且采光好的病房,将病房温湿度控制在25℃与55%左右,每日定时清扫病房。在病房内播放音乐,摆放绿植和电视,营造温馨氛围。②舒适化心理护理:护理全程需热情且和善的与患者沟通,禁止使用轻蔑性语言或眼神,语气需温柔且友好,多鼓励和安慰患者。普及治疗有效性和重要性,引导患者主诉想法,给予其认可和理解。组织患者参加文娱活动,培养其兴趣。并与家属沟通,使其了解疾病知识,予以患者关爱和支持,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③舒适化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坚持高蛋白与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多清洁手部和口腔,防止感染情况。根据饮食喜好拟定个性化食谱,指导其使用食物交换法,尽量满足其饮食需求。④舒适化症状护理:每隔4h为患者进行1次体温测量,若超过39℃则要每隔2h测量1次。先进行物理降温而后选择药物降温,要求患者多饮水,避免虚脱。勤更换床单衣裤,保证皮肤干燥与整洁,勤翻身,保护受压部位,及时按摩受压皮肤,防止压疮。若患者伴肺部感染则要遵医嘱进行化痰治疗,予以雾化吸入处理。

(三)观察指标

利用舒适状况量表(缩略词GCQ)测评护理舒适度,含心理、社会、生理与精神维度,共30个项目,赋值1-4分,总分120分。低度舒适记录为60分以下;中度舒适记录为60-90分,高度舒适记录为90分以上。利用自制评价表测评护理满意度,含环境护理、心理指导、生活指导和服务态度等,每项25分,满意度和分数正相关。

(四)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二、结果

(一)对比护理舒适度

A组的护理舒适度计为81.82%,B组计为47.62%,二者对比后P<0.05。

表1 对比护理舒适度[n/%]

(二)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

A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B组,评分对比后P<0.05。

表2 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s/分]

表2 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s/分]

三、讨论

艾滋病患者伴有明显的免疫系统损伤,可导致发热、食欲下降和盗汗等表现,发展至疾病终末期可导致心血管系统损伤,死亡率较高[2]。艾滋病的传染性强,因此多数该病患者会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歧视,甚至遭受家人的抛弃,使其产生厌世心理。为提高该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纠正其错误认知,本研究选择舒适护理。环境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其尽快适应治疗环境[3]。心理干预可以通过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于病理知识的了解度,能够主动配合用药,并能提高家属的护理参与度,使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4]。该病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表现,原因是其体内的营养成分流失明显,且食欲下降,难以保持营养均衡。饮食护理能够增进患者食欲,丰富其饮食结构,进而增强体质。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适时适度的护理可以减轻症状,改善其不适感,且能尽量预防并发症,防止疾病快速恶化[5]。

总之,为艾滋病患者实行舒适护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尽量优化患者的护理感受,增强其治疗信念,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进而加快病情转归。

猜你喜欢

病患者舒适度艾滋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 世界艾滋病日》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