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对大学生就业吸引力的实证分析研究

2021-03-05周予涵张一斌尹思宇曾一宸

消费导刊 2021年21期
关键词:卡方吸引力长沙市

周予涵 张一斌 尹思宇 曾一宸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引言

青年人才是决定城市经济是否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城市的快速稳定发展越来越依靠年轻人才。长沙市作为教育强省湖南的省会城市,全市共建有57所大学,在校大学生人数70万人以上,拥有良好的人才储备,但是仍存在多方面的主观和客观问题影响了毕业生留在长沙就业的意愿。

为了掌握长沙对大学生的就业吸引力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样本描述统计、探索因子分析、影响因素信度检验、单因素(ANOVA)方差和多重比较分析等方法来探究长沙市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就业吸引力的差异性和大学生留在长沙市就业的影响因素,并为长沙市提升就业吸引力提出建议。

二、文献回顾

(一)城市对人才吸引力研究

在上世纪80年代。类温斯坦提出金钱物质条件、受重视和鼓励、适宜的气候、优越的生活条件都是吸引人才的因素[1]。国外学者建立线性或非线性分析模型,采用层次分析(AHP)或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最终测算出一个城市的就业吸引力综合指数[2][3]。这种研究模式得出的结果可以较为客观量化观察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本流动趋势,并对经济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在20世纪90年以来,在国内学界,城市就业吸引力一直是个热点研究领域,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出发,众多学者对中国不同地区的就业吸引力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如曾湘泉等比较了区域岗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愿望之间的相关性[4];廖泉文研究了大学生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分析了政策在大学生就业取向选择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提出了以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为主导影响因素的区域就业吸引力测评指标体系[5]。王勇等人基PEST模型提出影响城市吸引力因素为:人才政策、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和创新环境[6]。赵利霞将人才吸引力分为城市规模及经济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城市环境与生活条件3个方面,并且建立了12个二级指标[7]。

(二)城市对大学生就业吸引力研究

王立南以重庆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生基本就业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研究报告中看出得出当代大学生不再盲目的追求一线城市,而是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城市特点与发展状况,合理地选择就业城市的结论[8]。

(三)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学生自我定位偏高导致大学生毕业生选取就业区域过度集中于较发达地区,造成这些地区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通过整理已有文献及报告,得出影响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主要有七大因素,分别为城市本科生就业政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环境、城市公共服务、企业因素、人脉、个人家庭因素。

三、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我们运用问卷星设计了我们的“城市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吸引力的调查问卷”,围绕影响大学生选择就业城市的七类影响因素展开设计。开发出了多维度量表,并通过跟学校的联系进行大数据问卷调查,得到长沙高校毕业生对于在长沙创业的各项意愿以及在长沙就业的各种影响因素。

(二)研究对象

考虑到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随机选取长沙市一本、二本及高职院校近3年毕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遵循最大差异抽样原则,使调查对象能够提供最大的信息量,且最大程度的覆盖不同情况(包括性别、专业、生源地等等)。

(三)调查实施及样本特征

问卷调查于2020年5-10月进行,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主要选择湖南大学、湖南工商大学、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和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近3年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问卷1620份,回收率为90%,剔除部分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1511份,有效率93.3%。

选取性别、专业、生源地、家乡等变量,对样本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

表1 有效样本描述性统计

样本的统计学特征为:从性别看,男生占42.23%,女生占57.77%。从专业类别看,理科科占比26.87%,工科占比26.87%,文科较多,占比46.26%。从生源地看,城市占比51.82%,农村占比48.18%。从家乡所在地看,长沙市、湖南省(除长沙市)和其他省市三类,分别占比32.62%、33.69%、33.69%。从工作地域看61.15%的大学生选择继续留在长沙工作,38.85%的大学生选择回到家乡或者去其他城市工作。

四、数据分析及结果

为了探究长沙市大学生是否选择留长工作的问题上有无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变量间是否显著相关。为了探究“大学生毕业是否留长工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F检验)和多重比较分析来探究其中的差异性。选取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类型为自变量,“是否留长就业”为因变量。

1.不同性别对“是否留长沙市工作”的差异性分析。

表2 不同性别选择“是否留长就业”的差异性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在城市本科生就业政策和城市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受城市本科生就业因素影响而女生在选择就业地域时受城市环境影响。

2.不同专业类型对大学生“是否留长就业”的差异性分析。

表3 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选择是否留长就业的差异性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理科生注重城市本科生就业政策因素;文科生注重城市环境因素;工科生注重城市环境、城市本科生就业政策、企业因素。

3.不同生源地对“是否留长”的差异性分析(卡方检验)。

为比较不同生源地是否留长,使用卡方检验。p=0.828〉0.05,表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是否留长工作”问题上无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城市公共服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大学生更加注重城市公共服务。

4.不同家乡所在地对大学生“是否留长”的影响差异性分析(卡方检验、F检验)。

其他省市大学生更注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公共服务。长沙市大学生和湖南省(除长沙市)的大学生更注重城市公共服务。

5.影响大学生是否留长工作的因素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

大学生选择在长沙就业或离开长沙就业在城市环境和城市公共服务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留在长沙市就业的大学生看重城市环境因素。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1.不同性别选择是否留长就业分析。

通过对不同性别是否留长工作卡方检验和选择就业地域差异性分析我们得出,男生注重城市本科生就业政策。女生在选择就业地域时,更注重城市环境因素。

2.不同专业选择是否留长就业分析。

通过对不同专业是否留长工作卡方检验和选择就业地域差异性分析我们得出文科更加注重城市环境因素;理科更加注重城市本科生就业政策因素;工科注重城市环境、城市本科生就业政策、企业因素。

3.不同生源地选择是否留长就业分析。

通过对不同生源地是否留长工作卡方检验和选择就业地域差异性分析我们得出,城市与农村在城市公共服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大学生更加注重城市公共服务。

4.不同家乡所在地选择是否留长就业分析。

通过对不同家乡所在地是否留长工作卡方检验和选择就业地域差异性我们得出湖南省(除长沙市)的大学生看重就业城市环境因素。外省大学生看重就业城市经济发展因素、城市公共服务因素。

(二)启示

1.改善长沙的城市公共服务。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影响大学生选择就业地域的最重要的因素为长沙的城市公共服务。然而,从文献分析对比得出:目前长沙市城市公共服务不能够喜迎大学生留长就业。我们需要从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方面入手,解决最主要问题,为长沙市留住人才提供思路。

2.加快推进长沙的就业优惠政策。

近年来,各大城市不断推出就业优惠政策,抢占人才。长沙要提出更有竞争力的政策,才能进一步留住人才,提高竞争力。

首先,据需完善人才落户政策及就业政策,锁住高校毕业生人才;

其次,完善住房政策,缓解人才生存压力;

最后,加快引进新兴企业,促进经济转型,赶上经济变型潮流。

3.着力扩大长沙就业容量。

首先,大力扶持本土产业、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入驻。紧接着,加快发函研发设计、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壮大数字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将世界计算机大会、智能制造大会、互联网岳麓山峰会办出更高水平,推动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等园区调规扩区。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提供大量岗位,吸引人才,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实现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卡方吸引力长沙市
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卡方变异的SSA的FSC赛车转向梯形优化方法
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
吸引力1
吸引力2
跟踪导练(三)4
长沙市控编减编工作的实践探索
基于改进卡方统计量的藏文文本表示方法
简述长沙市三种不同边坡支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