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含沙空化对轴流泵内涡量分布的影响

2021-03-05朱荣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年2期
关键词:导叶空化粒径

林 鹏,胡 东,王 舒,朱荣生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2.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 镇江 212013)

叶片表面涡的生成与发展是轴流机械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1],例如风轮机尾流的激振[2]、叶片尖端功率损失[3]及转子末端流体泄露[4]等。为研究这些涡,WU等[5-7]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涡量动力学理论,指出涡量包括边界涡量( BVF) 和周向涡量( CV) 两个重要参数。署恒涛[8]等基于涡量分析方法对轴流风扇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发现合理设计风扇叶片压力面空气导向筋的形状、轴向高度及其厚度,可有效提高风扇气动性能。对于轴流泵内旋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叶顶间隙涡,如张德胜[9]等通过叶顶区的三维涡量分布,揭示了叶顶泄漏涡的三维卷吸过程,表明了叶顶泄漏涡的空间结构。彭凯[10]等在 OpenFOAM 数值平台下,分别采用MRF方法和滑移网格方法,对某型轴流泵泵内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顶隙附近的涡流结构。结果表明,在顶隙附近存在复杂的涡系,不同涡流之间和涡流与壁面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沈熙[11]等利用高速摄影和压力脉动测量结果,研究了轴流泵叶顶涡空化机理,发现空化结构对轴流泵叶轮叶顶区压力具有重要影响。郭嫱[12]等对叶顶间隙泄漏涡流及空化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涡量输运方程,探讨了涡空化的流动机理。

针对含沙水流空化,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Madadnia等[13,14]发现:含沙水下,空蚀与磨蚀的联合破坏作用远远超过空蚀或磨蚀的单独作用。文献[15-17]通过试验研究了固体颗粒含沙量、粒径、硬度等因素对空蚀破坏程度的影响。

以上研究有些考虑了含沙空化、有些研究了轴流机械及泵内涡流分布及其影响机理,然而有关含沙空化下轴流泵内涡量分布方面的研究较少。故考虑含沙空化,从清水、含沙水、清水空化和空化与泥沙磨损联合作用四个方面,分析不同空化程度下,轴流泵内涡量的变化过程,以期为轴流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1 轴流泵模型

1.1 设计参数

以幸福泵站中28CJ-70型立式轴流泵为研究对象,装配总图,如图1所示,轴流泵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所示。

表1 水泵主要设计参数Tab.1 Main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pump

图1 大型立式轴流泵装配总图Fig.1 Assembly diagram of large vertical axial-flow pump

1.2 轴流泵计算域及网格划分

简化大型轴流泵进、出口流道,计算域如图2(a)所示,整体网格划分如图2(b)所示,经过网格无关性检查,最终选取网格数为763万。

图2 轴流泵模型和结构网格划分Fig.2 Axial-flow pump model and structural meshing

1.3 边界条件

数值计算采用ANSYS CFX,该软件采用基于有限元的有限体积法(CV-FEM)[18],设定收敛精度为10-5。两相流之间的相间传递(Interphase Transfer)选用颗粒轨道模型(Particle Model)。计算时采用压力进口和质量流量出口进行边界条件的设置,进口压力设为1 atm,出口质量流量设置为21 186.25 kg/s。进行空化计算时,以清水无空化结果作为空化计算的初始值。选取25 ℃的水和水蒸气作为计算介质。

2 空化模型

空化计算采用ZGB空化模型,它是一种由R-P方程推导发展而来,并得到广泛使用的空化模型[19],适用于含沙空化的数值计算当中,其蒸发率、凝结率公式分别为:

(1)

(2)

式中:Re为蒸汽蒸发率;Rc为蒸汽凝结率;αruc为成核位置体积分数;Fvap为蒸发系数;Fcond为凝结系数。其中αruc=5×10-4,RB= 1.0×10-6m,Fvap=50,Fcond=0.01。

由于凝结过程通常要比蒸发过程慢得多[20],故Fvap和Fcond并不相等。

3 轴流泵外特性研究

图3为轴流泵分别抽送粒径d=0.5 mm、含沙量Cm=5%的含沙水和清水时的外特性计算值与泵出厂清水试验值的对比图。

图3 试验性能与预测性能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and predictive performance

由图3可知,外特性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轴流泵输送含沙水时,其扬程和效率均略有下降;在设计工况下,相比清水计算值,加入泥沙后泵扬程下降5.93%,效率下降1.55%,小流量时的降幅(扬程下降6.68%,效率下降3.34%)大于其他工况。

4 计算结果分析

涡是涡量集中的区域,因此可以用涡量的模(‖ω‖)作为涡的判据[21-24],涡量极大的地方是涡的中心。根据涡量ω的数学定义,可以理解为流体微团绕其中心做刚性旋转的角速度之两倍[25]

ω=V

(3)

式中:V为流体质点的速度矢量;ω为流体质点的涡量。

研究设计流量工况,在Cm=0%、2%、5%和8%的含沙量下,粒径d=0.05 mm、d=0.25 mm和d=0.5 mm时,轴流泵在初生空化和临界空化状态下,泵内部涡量的变化情况,可为研究轴流泵内不同状态下的流动特性提供参考。

4.1 含沙量对轴流泵内涡量的影响

图4、图5和图6、图7分别为不同含沙量下,泵进口压力Pin=80 kPa(初生空化)和Pin=47 kPa(临界空化)时,叶轮叶片和导叶叶片表面的涡量分布。

4.1.1 含沙量对叶轮内涡量的影响

由图4可知,在初生空化状态下,随着含沙量的增大,涡量逐渐增大。

图4 不同含沙量时叶片不同截面流线处涡量分布(d=0.5 mm,Pin=80 kPa)Fig.4 Vorticity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streamlines of the blade(d=0.5 mm,Pin=80 kPa)

从轴向看,涡量主要分布在叶片背面中部,工作面处涡量较小,随含沙量的增大变化不明显。从径向看,由轮毂到轮缘,涡量逐渐增大,以轮缘中部的涡量增大最为显著。

从细部看,大部分涡量都集中在30 s-1左右,Cm=0%时,最大涡量为150 s-1,Cm=2%时,最大涡量为160 s-1左右,最大涡量增幅不大;Cm=5%时,最大涡量为190 s-1左右,Cm=8%时,最大涡量增大到250 s-1左右,增幅分别为30 s-1和60 s-1。说明涡量的增大与含沙量不是成线性关系,存在某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涡量会迅速增大。

由图5可知,在临界空化状态下,相比初生空化,叶轮表面涡量迅速增大。从轴向看,涡量主要分布在叶片背面后部、出口边处以及叶片头部,工作面处涡量较小;随含沙量的增大,涡量最大值和漩涡区域均增大,漩涡范围由叶片出口向叶片中部移动。从径向看,由轮毂到轮缘,涡量逐渐增大,轮缘处涡量最大;当含沙量增大到2%时,轮毂到轮缘截面涡量的增幅相差不大,当含沙量大于等于5%时,轮缘处涡量增幅远大于其他截面处,尤其是含沙量为8%时。

4.1.2 含沙量对导叶内涡量的影响

由图6、图7可知,随着含沙量的增大,涡量逐渐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明显。从轴向看,涡量主要分布在导叶叶片背面进口和出口处,工作面处涡量较小,变化不大,近似一条垂直线。从径向看,由轮毂到轮缘,涡量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总体上看,轮毂和轮缘背面涡量较大;在初生空化阶段,轮毂处涡量较大,在临界空化阶段,轮缘处涡量较大。

图6为初生空化条件时,不同含沙量下导叶内涡量分布图。由图可知,清水时,叶片表面涡量分布较为分散,叶片背面中部轮毂处涡量最大,不同截面流线上的涡量值相差较大;当加入2%的泥沙之后,进出口的涡量值有所增大,叶片表面的涡量分布相比清水时更加集中,不同截面流线处涡量值相差不大,且叶片背面中部区域涡量值有所减小。说明,较小的含沙量可以有效抑制导叶背面中部的漩涡,降低涡量。

图6 不同含沙量时导叶片不同截面流线处涡量分布(d=0.5 mm,Pin=80 kPa)Fig.6 Vorticity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streamlines of the guide vane blade(d=0.5 mm,Pin=80 kPa)

图7为临界空化条件时,不同含沙量下导叶内涡量分布图。由图7可知,随着进口压力降低,导叶内涡量增大。清水和不同含沙水的涡量分布规律相似,最大涡量的值均大于初生空化,不同点在于,叶片中部涡量最大处为轮缘位置;随着含沙量的增大,叶片背面头部和中前部轮缘处涡量逐渐增大,而中后部涡量却逐渐减小,表现在图形上则是,轮缘前部涡量往右移动,轮缘后部涡量往左移动。说明,在临界空化状态下,除叶片进出口头部存在漩涡外,随着含沙量的增大,漩涡会向叶片中前转移。

图7 不同含沙量时导叶不同截面流线处涡量分布(d=0.5 mm,Pin=47 kPa)Fig.7 Vorticity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streamlines of the guide vane blade(d=0.5 mm,Pin=47 kPa)

4.2 粒径对轴流泵内涡量的影响

图8、图9和图10、图11分别为不同粒径下,泵进口压力Pin=80 kPa(初生空化)和Pin=47 kPa(临界空化)时,叶轮叶片和导叶叶片表面的涡量分布。

4.2.1 粒径对叶轮内涡量的影响

由图8、图9可知,涡量的分布规律与不同含沙量工况相似。相比清水而言,输送介质中含沙对涡量的影响较大,随着粒径的增大,叶轮表面涡量随之增大,然而涡量的增大不明显。随着空化压力的降低,泵内涡量迅速增大,说明,空化是引起涡量增大的主要原因。

图8为初生空化条件时,不同粒径下导叶内涡量分布图。由图8可知,叶片表面涡量最大处为背面轮缘中部,径向看,涡量由轮缘向轮毂方向逐渐减小,清水时大部分涡量集中于25 s-1左右,随着粒径的增大,大部分涡量集中在40 s-1,最大涡量由150 s-1增大到190 s-1左右。除叶片头部和尾部外,无量纲距离0.3、0.4和0.5位置处,分别对应rb=0.5,rb=0.75和轮缘处,均存在一个涡量的峰值,峰值大小由轮缘向轮毂递减。

图8 不同粒径时叶片不同截面流线处涡量分布(Cm=5%、Pin=80 kPa)Fig.8 Vorticity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streamlines of the blade(Cm=5%,Pin=80 kPa)

图9为临界空化条件时,不同含沙量下导叶内涡量分布图。由图9可知,随着进口压力降低,导叶内涡量增大。清水和不同含沙水的涡量分布规律相似,最大涡量的值均大于初生空化,不同点在于,叶片中部涡量最大处为轮缘位置;随着含沙量的增大,叶片背面头部和中前部轮缘处涡量逐渐增大,而中后部涡量却逐渐减小,表现在图形上则是,轮缘前部涡量往右移动,轮缘后部涡量往左移动。说明,在临界空化状态下,除叶片进出口头部存在漩涡外,随着含沙量的增大,漩涡会向叶片中前转移。

图9 不同粒径时叶片不同截面流线处涡量分布(Cm=5%、Pin=47 kPa)Fig.9 Vorticity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streamlines of the blade(Cm=5%,Pin=47 kPa)

4.2.2 粒径对导叶内涡量的影响

由图10、图11可知,随着粒径的增大,叶轮表面涡量随之增大,然而涡量的增大很小。导叶叶片表面涡量几乎都分布在叶片进口和出口边处,随着粒径的增大,叶片轮缘和轮毂背面进口部位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其他地方变化不明显。

由图10可知,初生空化状态下,清水时,叶片表面涡量分布不均匀,当加入粒径d=0.05 mm的泥沙后,叶片表面涡量最大值有所增大,叶片涡量整体上更加集中,分布也更加均匀,说明小颗粒泥沙可以改善导叶内漩涡分布,减小漩涡强度。随着粒径继续增大到0.25 mm,叶片表面涡量更加均匀和集中,当继续增大粒径到0.5 mm时,叶片表面涡量变化不明显,其分布也相差不大。

图10 不同粒径时导叶不同截面流线处涡量分布(Cm=5%、Pin=80 kPa)Fig.10 Vorticity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streamlines of the guide vane blade(Cm=5%,Pin=80 kPa)

由图11可知,临界空化状态下,叶片表面涡量分布相比初生空化更加均匀和集中,尤其是清水工况,只是涡量的强度更大。随着泥沙的加入,导叶背面的涡量逐渐向工作面靠近,轮缘尾部处尤其明显。随着粒径的继续增大,导叶表面的涡量变化很小,说明粒径对导叶内涡量影响不大。

图11 不同粒径时导叶不同截面流线处涡量分布(Cm=5%、Pin=47 kPa)Fig.11 Vorticity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streamlines of the guide vane blade(Cm=5%,Pin=47 kPa)

5 结 论

研究清水、含沙水、清水空化及空化与泥沙磨损联合作用下,轴流泵内部涡量分布,找到引起水泵不稳定流动的主要因素及区域。主要结论如下。

(1)在临界空化状态下,相比初生空化,叶轮表面涡量迅速增大。涡量主要分布在叶片背面后部、出口边处以及叶片头部,工作面处涡量较小;随含沙量的增大,涡量最大值和漩涡区域均增大,漩涡范围由叶片出口向叶片中部移动。

(2)随着进口压力降低和含沙量的增大,导叶叶片表面涡量逐渐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明显。总体上看,轮毂和轮缘背面涡量较大。低含沙量和小颗粒泥沙可以改善导叶内漩涡分布,减小漩涡强度。

(3)相比清水而言,输送介质中含沙对叶轮和导叶内涡量的影响较大,随着粒径的增大,叶轮和导叶表面涡量随之增大,然而涡量的增大不明显。随着空化压力的降低,泵内涡量迅速增大,说明,粒径对泵内涡量的影响不大,含沙量和空化是引起涡量增大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导叶空化粒径
截止阀内流道空化形态演变规律及空蚀损伤试验研究
导叶式混流泵空化特性优化研究
中低比转速带导叶离心泵出水边倾斜角对无叶区压力脉动的影响研究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PTA过程平均粒径的动态软测量
诱导轮超同步旋转空化传播机理
文丘里管空化反应器的空化特性研究
木屑粒径对黑木耳栽培的影响试验*
镁砂细粉粒径对镁碳砖物理性能的影响
导叶安装角变化对变几何涡轮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计径效率试验粒径的分析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