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前肥胖儿童肠道菌群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21-03-05赵丹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糖运动量菌群

赵丹

肥胖是一种环境和遗传共同作用导致体内脂肪过度蓄积的一种状态,通常被分为单纯性肥胖和慢性代谢性肥胖,两种肥胖状态均有脂肪堆积的特点,但代谢性肥胖往往还伴有内分泌紊乱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存在[1]。肥胖不仅对形态美具有一定的影响,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肥胖是疾病的先兆。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病率增长速度较快,已逐渐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学龄前时期是儿童饮食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对学龄前期儿童进行有效干预对其成年健康及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分析学龄前肥胖儿童肠道菌群的分布特点,并研究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相关因素,以期为预防学龄前儿童肥胖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7~12月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学龄前肥胖儿童6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6岁,平均(5.26±0.42)岁。同期采用整群抽样法按照1∶2配比抽取健康儿童120例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81例,女39例;年龄3~6岁,平均(5.22±0.44)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研究》中学龄前儿童肥胖标准[3]。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学龄前儿童肥胖标准;(2)年龄3~6岁;(3)临床资料完整,家属知情同意并配合度较高。

1.4 排除标准 (1)合并胃肠道疾病和免疫缺陷者;(2)合并器质性疾病者;(3)研究前1个月内有抗生素或益生菌使用史者。

1.5 研究方法 现场实测每位研究对象的立体身长和体质量,在进行测量时需嘱咐儿童脱去鞋袜。采集两组儿童的晨便,取1 g样本使用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DNA,使用PCR扩增仪进行基因测序,肠道菌群以门或属总菌量百分比表示。指导家属填写本研究自制调查问卷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出生体质量、性别、年龄、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进食速度、运动量、饮食偏嗜、睡眠时间及父母是否肥胖。

2 结果

2.1 两组学龄前儿童肠道菌群含量对比 观察组肠道内变形杆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双歧杆菌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龄前儿童肠道菌群含量对比

2.2 学龄前儿童肥胖单因素分析 两组在出生体质量、睡眠时间、进食速度、运动量、喂养方式、父母是否肥胖、饮食嗜好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学龄前儿童肥胖单因素分析

2.3 学龄前儿童肥胖多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进食速度、运动量、喂养方式、父母是否肥胖及饮食嗜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学龄前儿童肥胖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学龄前肥胖儿童肠道菌群含量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肠道内变形杆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学龄前肥胖儿童肠道菌群存在紊乱情况。肠道内存在多种微生物,包含有较多的益生菌,对阻碍致病性微生物生长具有一定的效果。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能促进能量吸收,还能减慢脂肪代谢速率,参与系统性炎症反应过程,致使机体发生肥胖[4]。有研究指出肥胖儿童肠道菌群紊乱与饮食、年龄、环境均有相关性,长期摄入肉类,进食油炸或腐败类食物会减少肠道有益菌;学龄前儿童免疫力低下,也会引起肠道菌群内环境变化;环境中的气温变化及营养状况、生活方式、有毒有害物质接触也会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影响[5]。另有研究发现滥用抗生素是肠道菌群紊乱的一个危险因素,长期不合理使用含有助泻成分的减肥药物同样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6]。

3.2 学龄前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3.2.1 进食速度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 结果显示进食速度过快(<10 min)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相比于正常进食速度的人,进食速度过快者在进食后感觉到饱腹所用的时间较长[7]。摄食行为受下丘脑调控,当机体胃容量较低时下丘脑会产生“饥饿”信号,促使机体发生进食行为,当机体胃容量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下丘脑会产生“饱腹”信号,促使机体停止进食。进食速度过快者在达饱腹感的时间里进食量比正常进食速度者大。饮食量过大更易造成能量过剩引起肥胖,因此有效地控制学龄前儿童的进食速度对降低肥胖发病率具有一定的效果。

3.2.2 运动量及饮食嗜好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运动量过少(每日<30 min)及喜爱吃高糖高脂食物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提示增加学龄前儿童运动量及控制高糖高脂饮食摄入量有助于预防学龄前儿童发生肥胖。每日运动量过少,高糖高脂食物过多摄入必然引起能量消耗低下、能量摄入过量的情况,而肥胖正是因为机体能量消耗量低于摄入量造成能量蓄积引起,而学龄前儿童运动仅局限于家庭内活动,家长需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另外,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量也是预防肥胖的好方法[8]。

3.2.3 喂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工喂养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提示在婴幼儿时期提倡母乳喂养可有效地预防学龄前儿童发生肥胖。原因可能与婴儿随月份增大,尤其是4个月以后,其对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减少有关,人工喂养容易出现蛋白质供应量超出需求量的情况,致使婴幼儿营养过剩而出现肥胖。母乳中蛋白质含量与婴幼儿蛋白质生理需要量变化一致[9],坚持母乳喂养可保持婴幼儿蛋白质需求量与供给量平衡,有效地避免肥胖。

3.2.4 父母是否肥胖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母肥胖(肥胖家族史)是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也有研究发现肥胖具有家族聚集倾向[10]。肥胖与饮食有关,一般患有肥胖的家长容易将自己喜爱的食物喂养给孩子,高脂高糖饮食的家长通常有过度喂养孩子的不良习惯。父母肥胖可通过遗传和生活习惯影响而增加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概率[11],因此,对于具有肥胖遗传的家庭更加需要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饮食结构和能量摄入进行适当规划以降低学龄前儿童的肥胖风险。

综上所述,学龄前肥胖儿童肠道菌群中变形杆菌较多,双歧杆菌较少,进食速度、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父母是否肥胖均是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应该根据其危险因素对学龄前儿童饮食情况进行有效干预,以降低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病率。

猜你喜欢

高糖运动量菌群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大树的日常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丹酚酸B对高糖诱导的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自噬及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lncRNA XIST靶向miR-30b-5p调控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
运动量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