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

2021-03-05谭伟红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布艺泥塑皮影

谭伟红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美术教师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融合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传统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做一个有“根”的现代中国人,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关键词:美术教育;国画;建筑;剪纸;泥塑;皮影;布艺

传统美术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对小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美术教学的切入点。

一、中国国画的美术课堂教学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通过创设国画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传统美术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如电子画板),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名家国画作品。如在教学四年级“写意荷花”一课时,可以通过介绍张大千的“写意荷花”画,让学生掌握中国画中中锋、侧锋的运笔变化,充分感受中国画的线条美;又如齐白石的“荷花”,其中有很多留白,可以引起观赏者的无限遐想,起到“意到笔不到”的作用。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美术的趣味性。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美术课堂教学

在绘画中,建筑是学生经常表现的一个内容,但多数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表现建筑、房子时,都只会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来拼凑成一个简易的房子,甚至有的老师教授给学生的就是这种简笔画法,这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漂亮的建筑”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正确认识文化遗产,教师可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让学生认识和欣赏,如北京故宫、北京天坛、苏州园林、开平碉楼等,以此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但是,如果要让学生深入感知中国传统建筑的美,简单的欣赏是不够的。教师可从其中一例入手,如教材上的北京天坛祈年殿,先引导学生从它的造型、色彩、建筑细节等方面观察和研究,同时借助微视频向学生介绍这项建筑,给枯燥的课堂注入生机,也让学生在欣赏时感受传统建筑的艺术性,感受那红砖绿瓦、圆顶雕花等,并结合小练笔指导学生用绘画形式来体验传统建筑的表现方法。这样在让学生感受古建筑的艺术美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民间传统剪纸艺术的美术课堂教学

民间美术是组成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民间美术的种类极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剪纸艺术是学生接触较多、了解较多的一门手艺。剪纸艺术不仅能显示出中国祖辈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同时也直接反映出各地域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这样孩子们可以在学习剪纸艺术的过程中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哲理。 我们通过美术教学,对剪纸艺术的传统纹样、内容形象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赏析,并通过组织多种类型的活动和实践将剪纸艺术与传统文化、美术教学进行结合,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例如,在三年级“剪纸——百变团花”一课中,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剪纸图片,这样能让学生提前对于剪纸有初步的印象,并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随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找出剪纸中的共同纹样。这时候,教师通过讲述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发现五幅北朝团花剪纸的故事,体现剪纸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源远流长,并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引导其认识典型的美术传统文化。同时,可以补充一些常识,让学生知道古人常常借助一些吉祥纹样与某些事物名称的谐音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四、民族传统泥塑艺术的美术课堂教学

泥塑是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个艺术种类,也是学生兴趣较高的一个种类。有了这个基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泥塑作品来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知道民间泥塑造型朴素、形象夸张、色彩艳丽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动手实践操作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质量,使学生在高效、多彩的美术课堂中快乐地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基本素养。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泥板动物”一课时,教师先借助一体机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名的泥塑作品,如彩色羊、大公鸡、娃娃鱼等,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在我们身边的泥土看似是很不起眼的东西,但经过民间艺术家之手,可以把它塑造成造型优美、形象可爱的艺术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对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敬意。学生在观察相关作品中了解泥塑的造型和色彩特点,感受传统泥塑文化的存在价值,进而能在感知传统艺术的同时提升艺术欣赏能力,为学生美术学习质量的提高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传统民间皮影艺术的美术课堂教学

民间美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种类极多,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形式丰富多样,如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刺绣、年画、皮影戏、泥塑等。令人惋惜的是,皮影艺术当前只有少数地区还保留着。所以,我们要想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就得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切实感受皮影艺术这一特殊的传统文化。

当代很多学生对皮影艺术的了解是不足的,因此,在学习五年级“偶戏”一课中,教师可以将皮影艺术带入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先通过视频让学生观看皮影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了解偶戏的发展历史、丰富多彩的表演形态和千变万化的人物造型。随后引导学生观察皮影的实物,分析皮影人物的构造,接着制定主题,组织学生分组动手实践,借助卡纸、彩笔、刻度尺、剪刀等工具进行皮影人物制作。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巩固学生对皮影人物造型特點的认识。制作完成后,教师可布置学生课后分工合作,编写故事,排练一出偶戏,并在第二课时的课堂上进行表演,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学生在欣赏、感受、设计、制作、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偶戏文化,不仅加深了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也能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中国传统布艺文化的美术课堂教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繁多,民间工艺不仅工艺高超,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这片浩瀚的艺术之海中就有广为人知的布艺,其中有不少精美的布艺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香包、虎头帽、布老虎、蓝染布等。因此,在布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结合实际来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如在四年级的“印染画布”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印染的历史、材料、方法、制作过程,增进孩子们对印染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学理念,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工艺和艺术产生一种情感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传承,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十分重要的艺术教育资源。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中有关人文内涵的内容,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利用身边地域性的特色文化感染学生,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提高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让孩子们做一个有“根”的现代中国人,也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梁刚.传统美术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布艺泥塑皮影
指间功夫
民间美术——泥塑
蘑菇的童话
宋志浩作品赏析
硬派空间
泥塑作业
皮影的来历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探讨布艺创作中新技法的开发
老皮影渐显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