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不同年段的暗箱课中发展儿童的科学思维

2021-03-05孙静妮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科学思维小学科学

孙静妮

摘要:“解暗箱”作为一种重要的探究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解暗箱”;科学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从外面打不开,又看不见里面状态的事物,我们称它为“暗箱”。其实,“暗箱”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西瓜在没有切开之前就是一个“暗箱”。人们看纹路、掂重量、弹声音——这一挑西瓜的过程就是在“解暗箱”。不打开“暗箱”,只从外部考察输入、输出的关系,从而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一种“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方法。从工程技术到社会领域,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系统,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解暗箱”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认识方法。

“解暗箱”作为一种重要的探究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本文结合低、中、高年段的教学实践,阐述在这一类课堂中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和价值。

一、关注相关性,在直接观测中“司外揣内”

暗箱求解可以说古已有之,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司外揣内”,就是典型的“解暗箱”。“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说的就是内与外的相关性,一定的物质内部状态必定释放出一定的外部信息。我们可以根据暗箱的“外泄”信息,利用已有的规律和经验去分析,推知暗箱的结构和可能具有的性质。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暗箱里的秘密”一课,重点活动是“滚小球”。这里的暗箱结构相对简单,主要是借助感官直接观测,判断箱子里障碍物的位置。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怎样借助“滚小球”活动让暗箱能“说话”,并让学生听懂暗箱的“悄悄话”呢?这需要教师对“滚小球”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捕捉暗箱内“辐射”出来的每一个信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找到“滚小球”的要诀。

(1)还是上下晃动吗?(平放,慢慢倾斜箱子,让小球沿着边滚起来,要一条边一条边依次试)

(2)动作快一点还是慢一点?(慢一点,快了听不清楚)

(3)怎么能更清楚地听到小球滚动的声音?(把耳朵凑近了听,保持安静)

(4)怎么去感受小球碰到泡沫块时的变化?(还有一个感官能帮忙,可以用手摸着箱子的边来发现滚动感、撞击感的变化)

滚、倾、听、摸是4个获取暗箱内部信息的外部动作,富于变化的暗箱信息,这不仅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促使他们去直觉想象和思考判断。这里师生都会产生困惑:“该不该打开箱子?”“到底谁对谁错?”我们不妨想想,“打开”和“不打开”哪个更有价值?答案是肯定的,“未知”比任何东西都要让人上瘾。若打开了,谜不在了,好奇感消失了,学生的探究也就停止了。不打开暗箱,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结论,要在一次次剖析暗箱中使结论趋于客观事实。

二、关注统一性,在类比推理中“望表知里”

事物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于世界之中,内在结构与外在功能是系统的辩证统一,结构是功能的载体,功能是结构的表现。“解暗箱”就是通过考察暗箱的输入和输出信息的动态过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进而推测、探求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所以“解暗箱”的实质就是由功能探索结构,其出发点就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关节”一课,重点是了解关节的运动特点及原理,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但对于身体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学生既无法通过自我审视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也无法用操作实证来检验自己的猜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已经熟悉的问题或其他相似事物进行类比,从某些相似或相同的属性角度出发,从结构与功能的辩证逻辑关系上加以推理检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猜—比—拼—画”4个活动来“解暗箱”。

(1)猜:猜测肩关节连接方式,并交流猜测(用图示展现思维过程,暴露前概念)。

(2)比:观察相似动物的肩关节关节面(类比结构,感知接触面形状)。

(3)拼:用造型泥塑组合拼裝球窝、旋转和铰链关节(认识关节类型,理解链接方式决定活动方式)。

(4)比:对比髋关节和肩关节的不同,寻找深、浅球窝在灵活度和作用性方面的差异(理解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关系,形成科学概念)。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人类生命现象的认识是建立在观察自然的基础之上的,是以周围世界中一些最常见的事物作为参照物的,是以认识自然中同样的规律来认识自己的。“解暗箱”要求教师善于对问题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从外显运动推测内在状态,由内部结构认识外部作用,在思辨中对话真实的生命系统。这种“望表知里”的教学模式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崭新的认识方法。

三、关注因果性,在建模验证中“以象测藏”

人体外部发烧,揭示内部炎症;地表突发狗吠鸡飞,反映地壳变迁,地震即将发生。现象和本质,输入与输出,确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果有这样一个系统,它对外部刺激有着与“暗箱”原型相同的反应,那这个系统就可能是“暗箱”的答案。怎样设计这样的系统呢?依据因果关系,应该以条件相类、环境相似、功能相同为前提,建立一个关于研究对象的模型,然后通过研究人为的模型,大胆猜测想象,进行模式演绎,从而解开“暗箱”的奥秘。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探测暗盒里的电路”一课,主要围绕检测“电路暗盒”这个活动展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简单电路”是学生很难理解的概念,而内部不可见的“电路暗盒”就难上加难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学生认知障碍的核心,根据电路各组成部分的特性及检测结果,利用简易材料制作能实现同样效果的电路模型,对“电路暗盒”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做出基于事实的假说。这里的“解暗箱”大致有“检测暗盒—猜测暗盒—模拟暗盒”3步(如图1所示)。

模拟求解是基于观察实验后更深层次的探究,是另一种验证。构建模型进行解释的价值在于过程,即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可能性分析和因果推断,逆向推理出暗箱内的元件及结构,不断完善、修正,使建立的模型逐步接近暗箱的内部结构,最终达到模型和暗箱的同构。“解暗箱”并不是直接认识,而是另辟蹊径,从系统外部的信息出发,“以象测藏”,逆向探寻思路,分析产生这些外部信息的内在原因和条件,从而推理出暗箱的本质及内涵。因此,“解暗箱”体现了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石国强.浅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1).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小学科学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浅析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科普少儿剧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