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运动引起面积变化的函数图象问题
2021-03-05鲍丙生
鲍丙生
摘要:运动引起面积变化的函数图象问题,一直是学生难以分析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归纳数学规律,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运动;面积变化;函数图象;解题技巧
一般對于运动引起面积变化的函数图象问题,我们在资料上看到的解法是求取面积函数的表达式,进而判断面积变化图像的趋势。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准确率不高。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解决该类问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一般对于运动引起面积变化的函数图象问题,我们在资料上看到的解法是求取面积函数表达式,进而判断面积变化图像的趋势。我们可以探究函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归纳数学规律,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数学教学的探讨主题之一。
思考1:我们所学过的面积求解公式有哪些?
三角形:(底×高)
平行四边形 : 底×高
矩形: 底×高
菱形: 底×高
正方形: 底×高
梯 形: (上底+下底)×高
可以发现:以上几种我们在动点图象面积问题中常见的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都可以看作是有关底和高的解析式。梯形的面积公式 : (上底+下底)×高,这里的(上底+下底),我们可以看作一个底。
思考2:我们在动点图象面积问题中常见的面积变化图形组成部分有哪些?(见图1)
总结:以上是面积函数的七种常见组合图形。这里的函数变量只能存在两个:一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如果存在三个变量,我们要将高转化成底或者将底转化成高。这样非常麻烦。
思考3:面积计算的底和高与函数图象有什么固定联系吗?(如表1)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此法的关键是确定底和高,下面我们从例题上分析该方法的运用。
例:如图2,正方形ABCD中,AB=8cm,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从B、C两点同时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C、CD运动,到点C、D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OEF的面积为s(cm2),则s(cm2)与t(s)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
解析:由题意可以看出△OEF为直角三角形,以OE为底,OF为高,在E、F分别到达BC、CD中点之前,OE、OF的长度均在减小;在E、F分别到达BC、CD中点之后,OE、OF的长度均在增加。最后依照表格中规律,可得出答案是B。
对应练习:
1.如图3所示: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其中一边在同一水平线上,小正方形沿该水平线自左向右匀速穿过大正方形,设穿过的时间为t,大正方形内去掉小正方形后的面积为s,那么s与t的大致图象应为()
2.如图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沿A→D→C→B→A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APD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3.如图5,点G、E、A、B在一条直线上,Rt△EFG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出发,沿直线AB向右匀速运动,当点G与点B重合时停止运动,设△EFG与矩形ABCD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则S与t的图象大致是:
4.如图6,点P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垂直于AC的直线交菱形ABCD的边于M、N两点。设AC=2,BD=1,AP=x,△AMN的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形状是怎样的?
数学的学习更多地需要学生不断地探究与思考,不断地总结与归纳数学规律。我们应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这也是数学教学的探讨主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张金文.鼎尖教案:沪科版九年级数学[M].吉林:延边出版社,2021.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