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1-03-05马奋平

红豆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马奋平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变动,双基的学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小学数学中的计算能力是学习的一大难题,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让教学更加全面、多元,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小学时期的学生大多都好奇心比较强,对外界探索有着很强的兴趣。数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算数、等式会有些枯燥。作为教师,应把教学紧密贴合数学核心素养,适应小学阶段学情,创新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索更为高效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已不再是传统的传授-接受式,而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要贴合学情,也要考虑到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所感与所想,才能从根本上出发,把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融入到教学中。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的公式、算数的技巧,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把枯燥的数字变为有趣的音符。在教学上应减少枯燥的刷题、搞题海战,要不断变换记忆方式,牢固的掌握学习内容,达到高效课堂教学。

一、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从学生出发,贴合学情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情况,才能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小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的运算能力较有限,所以,教师应注意多引导,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较快,小学低年级阶段和小学高年级阶段都是大有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状况。小学的思维能力培养很重要,特别是在小学四到六年纪的时候,判断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突出。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普遍抽象逻辑思维、具体运算思维不足,对事物的了解和感知还存在于表象,没有能力去分析和概括抽象的运算。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推理的解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去探索自己不理解或难以明白的地方,找同桌相互学习。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出现的问题,带领学生能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二)教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

师生间以平等的关系展开对话,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更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保持,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应针对学生认知情况来开展辅助教学,注意教学时的言语,不应只依靠做题来让学生发现问题,要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要贴合学情,也要考虑到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所感与所想,才能从根本上出发。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小学数学计算方面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多为公式、应用题等形式呈现,很多内容都穿插到生活实际中呈现,更有情境性。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保持太久,教师应采用教学机智,把学生注意力调回到课堂中来。计算题目也都是以生活中常见的计算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带入角色,才学的更有趣,能够沉得住心,记得进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一节课的引导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应根据学情设计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现有的学情,贴合课程内容,才会让学生对计算的公式有所理解,理解计算题目的不同类型,及对应解题方法。从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教师应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把内容变得有趣。教师可以采用代币法、数手指等方法帮助计算题目,调动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既能激起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贴近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开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学有所用。数学计算在生活中也是常常能用到的,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加强学生数学计算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尝试从实际出发,在生活中思考问题,把所学的知识来尝试着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体会了数学教学的意义。例如:一年级刚学习加减乘除这些简单的算式,教师可创设简单的情境。如:超市里买了一盒饼干需要花费5元,糖果需要花费2元,手里带了10元,结账会余下多少钱?根据题目可以得出,10元减去5元和2元,所以最后自己还剩下:10-5-2=3元。教师通过生活中相关的不同试题加强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进一步达到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灵活利用小组竞赛

学生具有一定的好胜心,学生都想赢得比赛,那么在无形中也会形成一种竞争气氛,小组间的竞争可以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班级里的小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通过学生间的竞争,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间相互学习,更加促进知识的吸收。

(一)合理设计小组竞赛

利用小组教学时,可以让每个成员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来,来提升协作能力。但是,小组学习的弊端也明显呈现,学生在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时,学生会不清楚活动任务,不了解个人承担的计算方式,难以理解题目的要求,不理解题意,导致一头雾水,难以理解,从而影响后面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分小组解决重难点的问题,化大为小,分角色负责题目的计算、解析,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熟练加减算法,还能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单位换算,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小组竞赛的形式,可以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计算能力,也是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高效途径之一。

(二)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协作能力

班级里的小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通过学生间的竞争,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间相互学习,更加促进知识的吸收。计算教学时,可以让每个成员参与到数学计算中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利用自身優势梳理计算题的脉络,每位成员分工负责,来合作完成,并将自己的知识讲授给其它同学,小组成员各自分工完成计算题的解答,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地协作能力。

四、利用现代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的媒体技术逐渐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把现代媒体引入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后,把枯燥的教学变得有趣,改变以往固定的教学形式,打破教室内的传统教学,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考虑到计算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所感与所想,才能从根本上出发,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一)利用现代媒体解决小学数学计算中的重难点问题

教师在教学上应减少枯燥的死记硬背,尝试使用多媒体呈现的方式来帮助解题运算,不断变换解题方式,牢固的掌握学习内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较为基础,现代媒体可以将很多重难点内容穿插到多媒体上呈现,多变的数字媒体让数学更有趣味性,解题中出现的难点,重点讲解,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保持太久,现代媒体丰富有趣的形式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调回到课堂中来。数学题目以有趣的多媒体视频展现,原来易错、易混淆的错题,通过着重讲解,加深印象,减少错误率,解题过程也会避免易错点的干扰,学生学的更有趣、更轻松,才能够沉得住心,记得进去。

(二)现代媒体技术贴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内容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一节课的引导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应根据学情选择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现有的学情,贴合课程内容,才会让学生对解题的内容有所理解,从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教师在教学时,应巧妙设计计算教学内容,把内容变得有趣。以往的课堂大都是粉笔书写,现代媒体的支持下,可以采用视频或图像导学,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现代媒体下的数学教学以多变的形式呈现变幻的计算题目,能让学生充满新奇,也会更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新颖有趣的呈现计算题目,把原来难以明白的题目,通过有趣的方式,拆分为小的知识点,并配以有趣的讲解,调动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记忆,也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数学核心素养所要培养的目标。如:在教授长度这课时,教师可以将书本上的不同尺度大小的刻尺转换到多媒体视频中。教师举例:手指甲有一厘米长,十厘米有一根粉笔长,用多媒体视频的详细讲解这一知识点,学生在脑海中更清晰,让教学更加直观,也能贴合小学生的认知情况,简单而又形象,更能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和教学效率。

结语

数学教师可以多用写、算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复习巩固知识。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点分散开来,分成小点,分散难点,逐一突破,化解难点,在教师精心巧妙的设计下,有得放矢的推进,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经过多种计算技巧的积累,在沟通、交流中掌握学习方法,进而由知识的输入,转变成输出。但是,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已有认知情况,教学任务过难,不适合现阶段学習难度,就会导致学生产生难以理解计算题目,会对学生学习带来消极的心理,会导致学生计算学习的效率低下。总之,要想培养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灵活、高效的设计教学活动,开展积极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才能更好的达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誉.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190-191.

[2]陈鹏.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391-392.

[3]张岗.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613-614.

[4]韩钜铭.基于推理能力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1444-1445.

[5]张玲玲.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分类思想的运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24-226.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