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 循环护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保护效果的运用分析

2021-03-04李晓萍马海英

甘肃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血液

谢 丹,李晓萍,马海英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临床中针对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时,血液透析属于其中十分重要的方式,同时血液透析也为患者维持生命和延长生命起到重要作用[1]。针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此时患者的血管通路失功,对其透析的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甚至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死率和住院率提高。通过科学有效地护理措施对患者干预,对于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来说具有重要意义[2]。针对PDCA 循环护理模式来说,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整个护理过程主要包含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此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患者疾病的透析效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目标为血液透析患者,这些患者全部于2019 年1 月—2020 年2 月在甘肃省中医院接受治疗,为研究结果显著,选择其中动静脉内瘘的100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将不同的护理措施实施于两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数分别为57 例和43 例,其平均年龄为(62.7±8.1)岁。患者的原发病主要为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和多囊肾。纳入标准:①慢性肾衰竭的患者。②患者的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③患者的透析时间每周2~4 次,每次的时间为4~5 h,而且患者的透析时间已经超过了3 个月。④患者没有出现急性水中毒和严重酸中毒。排除标准:①具有急性左心室衰竭和血液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的患者。②具有严重感染病和活动性系统疾病以及肝脏疾病的患者。③患者的精神状态不佳,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所使用的方式相同,但患者的护理具有一定差异。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的方式为常规护理,主要包含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等[3]。

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时,所应用的方式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应用PDCA 循环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计划阶段。针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类型进行总结,其类型主要包含感染、血管瘤以及皮下血肿等。针对护理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为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操作技术不足、自我护理水平低、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的监测不足以及个人卫生习惯还有血压血糖控制不良等。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关护理对策,将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建立起来[4]。②实施阶段。首先,将疾病防治小组建立起来,其成员由质控护士和护理人员以及护士长构成,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进行加强,患者产生的需求充分了解,对护理时的操作流程以及重点难点进行总结,严格考核对护理实施的效果。第二,针对护理人员展开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知识,经过培训后对其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如果没有通过考核需重新学习[5]。第三,将疾病的防治措施制定出来,并对其中的相关流程进行规范,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严格监督各个操作环节,其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第四,改进操作环节,主要包含内瘘感染、内瘘穿刺方法以及新增内瘘评估的改进。第五,巡查频率进行增加,对内瘘的观察和监测进行加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完成穿刺后其穿刺点是否具有渗血、血肿以及疼痛感等情况细致观察。明确患者血流量的变化,对其中的监测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对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抗凝药物后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定时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6]。③检查阶段。临床护理工作由小组成员进行检查和监督,通过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观察以及和患者的交流,了解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如果其中存在不足需及时指导。质控护士检查患者的反馈和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护理操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和护士长沟通解决。护士长实施整个科室护理情况的改进与分析工作,还需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此方式了解干预的问题、满意度和患者感受等情况。④处理阶段。通过综合评估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对个性化的护理模式进一步探索,上一阶段的PDCA 具有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明确其改进对策,在此基础上展开下轮PDCA 循环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使用SPSS 21.0 处理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 和X2对组间数据对比进行检验,P<0.05 表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能力,满意度,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对比见表1~3。

表1 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情况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表3 对比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3 结论

如果患者动静脉内瘘出现了并发症,那么则会导致患者的血管通路失功,患者的血透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情况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对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防治,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现阶段关于护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PDCA 循环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模式主要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展开全面监控,通过信息反馈和体系化的管理模式将护理工作完善,使护理质量可以得到综合提升,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

此次研究将PDCA 循环护理方式应用于观察组患者,对比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防治效果,可以发现对患者使用PDCA 护理后,相关病例出现感染、血肿以及血栓的比例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这样的情况可以充分说明PDCA 所具有的有效性[8]。另外,对比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应用PDCA 护理后明显比对照组高很多,因为通过实施PDCA 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所以可以让整体的医疗水平得到一定提高。

对患者展开PDCA 循环护理时,通过小组成员的三级联动对工作进行细致计划和实施以及考核。分析患者出现内瘘的原因,并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对操作规范进行细化,将管理制度建立起来,解决护理中的各类问题。对患者实施此护理前,需针对已经改进的管理制度、护理措施和操作细节低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展开考核。如果没有通过考核,则不能上岗工作,以此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提高。对于患者来说,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也会影响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所以,此情况下需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加强,使其自我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将PDCA 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可以让患者的透析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使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甚至还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患者的疾病治疗和自身精神面貌得到有效促进,使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回归社会,提升自我归属感。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血液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