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电厂特定人群肺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3-04习振文张文霞施一帆

甘肃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工龄热电厂通气

习振文,张文霞,施一帆,史 瑞

(甘肃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关键字:热电厂作业;特定人群;肺功能;接害工龄

近几年,随着油品价格不断攀升,迅速发展的热电事业多采用燃煤替代燃料油,以减少燃料成本、避免资源浪费,但随之而来的是其生产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煤尘、煤灰尘、石灰石粉尘、氮氧化物、氨、氢氧化钠等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可能造成严重影响。上述危害因素更多的是通过呼吸道途径进入作业人员体内,引起该人群的健康受损。因此,有必要分析热电厂作业场所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进而寻找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

本研究通过对2018—2020 年某热电厂240 例固定工作人员进行跟踪随访、收集长期肺功能指标变化及相关因素等资料,统计分析后明确热电厂作业场所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为职业人群提供早期预警机制,同时可为热电厂工人呼吸系统疾病的职业防护提供流行病学支持和有效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2020 年甘肃省干部体检中心体检的兰州某热电厂作业场所作业人员240 例,其中男性176 例(72.5%),女性64 例(27.5%);平均年龄(44.82±5.95);最小年龄25 岁,最大年龄57 岁。

从事接害均在3a 以上,平均接害工龄(21.94±8.45)a。工种类型:运输148 例(61.7%),检修92 例(38.3%)。采取防护措施:戴口罩和耳塞226 例(94.2%),只戴口罩5 例(2.1%),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9 例(3.8%)。

1.2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2018—2020 年期间兰州市某热电厂固定职业工人240 例。

1.2.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基础有慢性呼吸道疾病、2 型糖尿病、验证的心血管疾病、明确诊断肿瘤病史、不愿意参与该研究的对象。

1.3 检查仪器

肺功能仪(型号MasterScreenPET)。

1.4 资料收集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个人吸烟史、婚姻状况、工龄、有无咳嗽、咳痰、喘鸣等呼吸道症状,分析与肺功能损伤的关系。安排专业医师采用肺功能仪检查调查对象的肺功能,每人测定3 次,选取最大数值,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按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 16180—2006)的规定[1]。评估肺通气功能损伤:①正常:80%<FVC、80%<FEV1:70%<FEV1/FVC;②轻度伤:60%<FVC≤79%、60%<FEV1≤79%,55%<FEV1/FVC≤69%;③中度损伤:40%<FVC≤59%、40%<FEV1≤59%、35%<FEV1、FVC≤54%;④重度损伤:FVC%≤40%、FEV1≤40%、FEV1/FVC≤35%。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采用SPSS 26.0,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n(%)),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FVC、FEV1、FEV1/FVC、PEF四个指标在不同分层之间的比较采用Student t 检验或单因素的方差分析。不同分层之间肺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采用四个表或R*C 列联表的X2检验,采用Logistics 回归分析进行肺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研究共纳入职业人群240 人,男性174 人,占72.5,女性66 人,占27.5%,平均年龄44.82 岁,平均工龄24.40 年,平均接害工龄为21.98 年;有害因素接触中以单纯粉尘接触为主,接触者204 人,占84.9%,95.0%的工人佩戴有口罩耳塞进行职业防护;肺通气功能正常者173 人,轻度阻塞者63 人,占26.3%,中、重度阻塞者共4 人,且均为男性;CT检查结果显示存在纤维增粗或结节影者14 人,占5.8%,也均为男性。

2.2 连续三年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FVC、FEV1、FEV1/FVC1、PEF四项指标在三年间均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018—2020 年三年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2.3 肺通气功能四项指标在不同因素分组间的差异比较

表2 所示,肺通气功能中,FEV1/FVC 值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吸烟状况组、不同接害工龄组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FEV1/FVC值在男性组低于女性组,吸烟组低于不吸烟组,随着年龄、接害工龄和吸烟指数的增加,FEV1/FVC 值逐渐降低;另有FVC 值和FEV 值在CT 检查发现纤维增粗或结节影的人群中低于正常人群,FEV 在不同吸烟指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不同因素分组下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

续表2

2.4 不同因素分组间肺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40 名职业人群中存在肺功能受损者有37 人,发生率为2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接害工龄的增长,肺功能受损率逐渐增高,在接害工龄超过30 年的人群中,其受损率为52.38%;吸烟人群中肺功能受损为(33.9%)高于不吸烟人群(22.13%),且在不同吸烟指数组肺功能受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在吸烟指数251-500 组受损率可高达42.6%(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因素分组下肺功能异常率的比较

单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接害工龄、吸烟、吸烟指数5 个变量在α=0.1 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经共线性诊断,各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所以将5 个变量采用向前选择(似然比)法纳入方程,最终结果如表4,在调整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性别、是否吸烟、接害工龄与肺功能损害相关。与女性组相比,男性组肺功能损害风险增加,为女性组的2.728 倍;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肺功能损害风险增加,为不吸烟组的1.804 倍;与工龄低于10 年的职工相比,工龄超过30 年的职工,其肺功能损失风险增加5.633 倍。

表4 肺通气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

3 讨论

热电厂作业工人长时间接触煤粉、高温、毒气、酸碱等有害物质,经呼吸道或皮肤黏膜吸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劳动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人的职业危害,仍有一些工种健康遭受职业因素的危害。

肺功能水平是衡量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能较好地评估受检者气道损伤的严重程度及疾病发展的动态趋势。职业有害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这类人群的肺功能水平及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有关职业粉尘影响肺功能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固定职业人群肺功能长期随访的队列研究较少。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接害工龄增加,FEV1/FVC 值逐渐降低;接害工龄与FEV/FVC 相关,且呈正相关。这与阳益萍等[3]研究结果相同。阻塞性通气障碍是由气道阻塞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FEV/FVC 下降;这与Vestbo J Hurd SS等[4-5]研究显示FVC%、FEV1%、FEV1/FVC%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提示粉尘环境工作可以导致肺功能受损,容量、通气功能都会明显下降。莫斯科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暴露于高水平的环境颗粒物污染物与小气道重塑有关[6]。

本研究发现,是否吸烟、吸烟指数升高与肺功能损害相关,均是导致FEV1/FVC 变化的危险因素,说明吸烟会损害通气功能,增加慢阻肺发生的风险。由于吸烟可加速粉尘对肺功能的损害[7-8],王志华等[9]研究发现细颗粒物质通过WNT-5A-ERK 途径加重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的COPD 气道炎症。Feller D 等[10]已经发现香烟烟雾暴露或香烟提取物刺激以上调小鼠或人肺组织中WNT-5A 的蛋白和m RNA 水平,同时伴有炎症因子的升高。Yao 等[11]学者研究结果表明香烟烟雾、生物燃料以及其他污染物可引起肺部炎症反应,从而引起气道的损伤。

此外,FVC 值和FEV 值在胸片/肺CT 检查发现纤维增粗或结节影的人群中低于正常人群。但是,对2018—2020 年三年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逐年随访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研究随访观察的样本量较少、时间较短有关,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因此,对于此类人群,应积极科学管理好体重,定期体检,加强生活习惯及营养管理,保持正常体重,以减缓气道损伤。

综合本研究结果和既往相关研究文献所示,热电厂作业场所应加强除尘技术改善,更新生产设备,进一步加强普及宣传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力劝诫烟,做到职业防护措施零容忍,力求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

猜你喜欢

工龄热电厂通气
那些和工龄有关的事儿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你的工龄和这些福利有关
这七种情况,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自动化技术在热电厂电气中的应用
某热电厂风机电机节能技术改造
关于金山热电厂节能减排途径的探索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
浅述PLC与DCS的特点及在热电厂中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