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1-03-04史发林张育兰徐中山徐凤兰高彩云

甘肃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咨询指标体系

史发林,张育兰,王 静,徐中山,徐凤兰,高彩云

(1.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医务科;2.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公共卫生科,甘肃 武威 73300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是对某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所体现的综合能力评价,其目的是通过科学评价发现应急管理体系的弱项、不足以及薄弱环节,达到不断优化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与安全[3]。由美国卫生管理协会制定的评价医院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调查问卷,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医院应对公共卫生威胁和突发事件的能力[4]。目前,国内对医院应急能力相关研究正处于研究发展阶段,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及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咨询专家的纳入标准为:①工作单位主要包括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②工作年限10 年以上;③从事临床、检验、公共卫生和具有丰富的医院管理工作经验;④职称为副高及以上职称。

1.2 研究方法

1.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检索国内外大量文献,在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形成初拟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框架。然后,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征求专家意见,进行指标的综合筛选,最终形成了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框架,共筛选出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3 个,三级指标77 个。

1.2.2 层次分析法

为了得到更为准确的权重系数,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医院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框架,利用Saaty 1-9 标度[5]将这种对比的结果进行定量化,邀请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医院管理专家共19 人,各专家需根据相对重要性分数各维度指标进行打分,然后计算权重。

1.2.3 两轮专家咨询

对19 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要求各位专家根据自身情况对调查问卷打分和提出建议。专家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熟悉程度按照“不熟悉、了解一点、一般、比较熟悉和非常熟悉”分别赋值“0.2、0.4、0.6、0.8 和1”。专家的判断依据主要从个人感觉、参考文献、工作经验和理论分析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对每一个方面的影响程度按照“大、中、小”赋予不同的分值[6]。

1.3 统计指标

专家积极系数是指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反映了专家对咨询问卷的重视程度[7]。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由专家对指标判断的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两个条件决定,Cr=(Ca+Cs)/2。一般认为Cr 大于0.7,表示专家权威性较高,结果较可靠[8]。专家的协调程度分别由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决定,其中变异系数等于标准差与均数的比值,变异系数越小,表明专家的协调程度越高,一般认为,变异系数小于25%为宜。协调系数取值在0-1 之间,取值越大表明协调程度越好。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专家权威系数用表示,变异系数和协调系数分别采用t 检验和Kendall-W 法作统计学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一般情况

遴选年龄在35~65 岁之间具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且经验丰富的管理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公共卫生专家共计19 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17 人,占总人数的100%,见表1。

表1 专家构成情况

2.2 专家相关系数

2.2.1 专家积极系数

共开展2 轮专家咨询,19 位专家对咨询问卷认真仔细作答,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2.2.2 专家权威系数

参加评分的专家中,平均权威系数为0.85(0.85±0.04)。

2.2.3 专家协调系数

2 轮咨询以后,专家的意见基本一致,一、二、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波动范围分别为5.13%~16.81%、5.21%~18.46%、4.58%~21.79%;协调系数分别为0.853、0.736、0.545。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经过2 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3 个和三级指标77 个构成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的重要性打分,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新发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给医院应急处置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医院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之一[9]。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等特点,可能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只有通过预先建立有效的应急评价体系,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危害的目的[10]。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引导和推动医院应急能力不断提高。

本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赋值,与常用的综合评价法、比例分配法、综合指数法、加权法等方法相比,层次分析法在决策过程中根据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分层聚类组合,计算权重更为科学合理。一般认为,专家咨询法的专家人数以15~50 人为宜[11],两轮咨询选取的19 名专家是具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且经验丰富的管理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公共卫生方面的专家,各位专家问卷回收率高,积极肯定了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一般情况下,专家的权威系数大于临界值0.7,表示专家权威性较高,结果较可靠[12]。本研究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5,提示专家意见比较可靠。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一、二、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波动范围均小于25%,专家的协调系数经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各位专家意见协调性好,结果可靠。

本研究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地涵盖了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队伍建设、监测与预警、应急资源保障、医院感染控制、信息化建设、事后重建和科研与合作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各个阶段指标。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束后,初步确定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9 个、三级指标67 个。然后经过第二轮专家咨询,按照指标筛选标准要求并经过专家讨论研究,决定新增16 个指标,最终形成了一级指标8 个、二级指标23 个和三级指标77 个组成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一级指标中,“应急队伍建设”所占权重最高,表明为了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医院应急型人力资源管理应当摆在首要的位置[13]。应急资源保障”的权重处于第二位,说明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非常重要,决定着突发事件处置的成败。在征求专家意见过程中,专家提出了新增“事后重建”“科研与合作”等重要指标,这些建议的提出为医院构建全面、科学、适用的应急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

4 小结

综上所述,应急能力评价是一项不断完善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体系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其科学性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对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的准确性[14]。本研究初步构建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一步将利用构建的应急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发现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潜在的薄弱环节,同时检验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推动医院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不断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咨询指标体系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