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前列甲酯栓不同用药时间对子宫肌瘤剔除患者术中出血的影响

2021-03-04蒋敬琦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用药量甲酯肌瘤

蒋敬琦

子宫肌瘤多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在其纤维结缔组织中有少部分可作为支持组织,也可称为子宫平滑肌瘤[1]。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多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孕激素拮抗剂等,常用的孕激素拮抗剂为米非司酮,将其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可使得肌瘤体积变小,短期疗效较显著,但停药后此类患者肌瘤可能会再次生长[2]。卡前列甲酯栓是一种子宫平滑肌兴奋药,此前常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宫缩弛缓所导致的产后出血症状,并且其止血效果也已得到大量研究证实。本文主要观察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不同时间点采用卡前列甲酯栓配合治疗后对其出血情况的控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浙江省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A 组、观察B 组和对照组。观察A 组26 例,年龄35 ~50岁,平均(42.3±5.3)岁;病程0.5 ~3 年,平均(1.71±0.32)年;其中有5 例为多发肌瘤,9 例为单发肌瘤,7 例为浆膜下肌瘤,5 例为肌壁间肌瘤。观察B组25 例,年龄36 ~49 岁,平均(41.5±5.5)岁;病程1 ~3 年,平均(1.82±0.78)年;其中有6 例为多发肌瘤,8 例为单发肌瘤,5 例为浆膜下肌瘤,6 例为肌壁间肌瘤。对照组51 例,年龄30 ~55 岁,平均(42.5±5.1)岁;病程1 ~2.5 年,平均(1.7±0.1)年;其中12 例为多发肌瘤,22例为单发肌瘤,10 例为浆膜下肌瘤,7 例为肌壁间肌瘤。3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3]中的临床诊断标准,经超声检查可见其子宫内存在不同类型的肌瘤,符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子宫腺肌疾病或腺肌瘤;(2)妊娠期;(3)合并卵巢肿瘤及子宫恶性肿瘤;(4)伴有子宫肥大症状;(5)子宫存在内翻或畸形;(6)伴有盆腔炎性包块;(7)已知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既往存在过敏史。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令其呈膀胱截石位,后在患者脐上方取1cm左右的纵切口作为腹腔镜置入孔,先将气腹针置入此孔后注入CO2建立气腹,将腹腔镜置入以观察病灶具体形态,在腹腔镜引导下于患者病灶周围分别取0.5、1.5、0.5 cm三个切口作为手术操作孔,分别置入套管针后结合腹腔镜所显示的肌瘤位置、大小及数量进行完整旋切剔除,剔除完毕后经腹腔镜检查确认无遗留肌瘤,进行电凝止血后冲洗腹腔,关闭并缝合切口。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及抗感染治疗。

对照组在术中出血达到100ml 时予以卡前列甲酯栓(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H10800007;规格:0.5 mg×5 枚)塞肛治疗,首次剂量为1mg,手术过程中若患者止血效果不佳则每隔15分钟采用此药塞肛治疗,注意增加剂量一次不可超过0.5 mg。观察A 组于手术开始前15min 即采用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治疗,若术中止血效果欠佳仍每隔15分钟进行塞肛,剂量同对照组。观察B 组则在患者术中发生出血情况后立即进行卡前列甲酯栓塞肛治疗,剂量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3 组术中总出血量、观察A 和B 组的卡前列甲酯栓用药剂量及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术后总出血量比较 对照组术后总出血量为(145.68±30.67)ml,观察A 组为(102.37±20.66)ml,观察B 组为(121.77±25.67)ml,3 组总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84,P<0.05),且观察A 组总出血量低于观察B 组,观察B组总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均P <0.05)。

2.2 各组卡前列甲酯栓用药量比较 观察A组卡前列甲酯栓用药量为(1.06±0.77)mg,观察B 组为(1.81±1.29)mg,对照组为(2.62±1.43)mg,3 组卡前列甲酯栓用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9,P<0.05),且观察A 组卡前列甲酯栓用药量低于观察B 组,观察B 组卡前列甲酯栓用药量低于对照组(均P <0.05)。

2.3 各组术后出血率比较 观察A 组术后出血3 例(11.54%),观察B 组术后出血6 例(24.00%),对照组术后出血12例(23.53%),3 组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6.308,P <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与其肌瘤的大小、生长部位及速度存在一定联系,随着疾病进展,患者的腰酸背痛、尿频及尿急等临床症状均会加重。子宫肌瘤也有良恶性之分,但由于大部分良性肿瘤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现阶段报道的发病率可能存在误差,且肌瘤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长[4]。卡前列甲酯栓是一种终止妊娠药,在临床上常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宫缩弛缓所导致的产后出血症状,此药一般不可单独使用,通常会与米非司酮等联用,属于一种子宫平滑肌兴奋药[5]。有研究显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防治产前伴有易发生产后出血因素的产后出血,可缩短第3产程并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此药对产后出血情况的控制效果较好[6]。

张纾等[7]曾研究过1189 例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类型,其认为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是前列腺素F2 的衍生物,具有抗早孕,促进子宫收缩,促宫颈成熟,扩张宫颈,促进胃肠道、膀胱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A 组和B 组总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A 组卡前列甲酯栓用药剂量也比观察B 组少,且观察A 组的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但本研究尚未分析卡前列甲酯栓的药物不良反应。这说明卡前列甲酯栓可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中出血情况起到显著的控制作用,同时在不同时间用药所对应的出血量也有一定差异,提示对于需要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越早使用此药,其出血量更少,止血效果越好。

综上所述,在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前予以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应的术中使用缩宫素的剂量也越少,同时,患者越早使用卡前列甲酯栓配合治疗其发生术后出血的风险更低。

猜你喜欢

用药量甲酯肌瘤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