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双瘫脑瘫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分析
2021-03-04戚建平李京斌张桂香申延丰
戚建平 李京斌 张桂香 申延丰
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其是婴幼儿或者胎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造成的症候群,通常以活动受限、姿势发育障碍以及中枢性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且伴随知觉、交流、认知、感觉以及行为障碍,还会引发继发性骨骼、肌肉问题以及癫痫症状[1]。在脑瘫中,痉挛型双瘫是非常常见的,其主要以下肢内收、膝关节屈曲、肌张力高以及踝关节内翻等为主要表现。这些症状不管是对患儿的日常生活还是运动功能都会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对患儿实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对骨骼肌肉等继发性问题及进行预防的重点所在。当前脑瘫康复治疗主要是利用神经发育学疗法,其对于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通过肉毒素注射以及配戴矫形器等方式来实现对患儿姿势的控制。肌内效贴是一种不含有药物成分的贴布,其能够对肌肉的过度兴奋以及痉挛进行有效抑制,促进其运动模式的尽快恢复,强化肌肉力量,进而促进拮抗肌和主动肌保持在平衡状态,同时其还可以使肌肉以及关节的稳定性得到保障,不会对机体活动产生不利影响[2]。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析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双瘫脑瘫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8 月~2020 年8 月收治的72 例痉挛型双脑偏瘫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6 例。参照组男21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6.30±1.55)岁;观察组男22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6.48±1.21)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经临床诊断确诊;患儿家属均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的耐受性以及依从性良好,可以配合临床治疗。排除标准:存在皮肤病患儿以及治疗部位皮肤损伤的患儿;存在严重脏器功能异常的患儿;临床资料不完善以及无法耐受本次治疗的患儿;存在意识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的患儿。
1.3 方法
1.3.1 参照组 实行常规运动治疗。通过神经发育学疗法来对患儿的异常运动模式以及姿势进行抑制,促进正常运动发育,主要包括牵伸、平衡训练、肢体负重训练以及步行功能训练等,4 次/周,30 min/次,治疗时间为10 周。
1.3.2 观察组 在参照组基础上实行肌内效贴治疗。放松小腿三头肌,采用“Y”型贴布,“锚”固定在足部,“尾”则沿着腓肠肌两侧腹肌由上延伸,直到腘窝下;促进足背屈,使用“I”形贴布,将“锚”固定在胫骨外侧1/3 部位,并向内外踝延伸,直到足背;缓解膝关节伸展不足,利用“Y”形贴布,将“锚”固定在大腿根部,沿着股四头肌肌腹,向髌骨两侧直到胫骨粗隆部位延伸并且汇合;促进躯干稳定,将“锚”固定在患儿腰骶部,“尾”则要向C7 延伸。贴扎肌内效贴1 次/d,4 次/周,4 周为1 个疗程,治疗时间为10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采用GMFM 中的GMFM-D 及GMFM-E 对患儿进行评定,分值越高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越好。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通过治疗其运动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有效:患儿经治疗其运动功能获得了显著改善;无效:通过本次治疗患儿的运动功能并没有产生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D 及GMFM-E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D 及GMFM-E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分)
注:与参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论
在脑瘫类型中,痉挛型双瘫是极为常见的,相比于上肢,其下肢受累程度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骨盆控制力差、下肢内旋、躯干前屈以及膝关节屈曲等。临床一般都是利用肉毒素治疗、水疗以及神经发育学疗法来改正患儿的异常姿势、缓解其肌张力,进而促进其运动功能的尽快恢复[3]。当前,一般都是利用神经发育学疗法抑制痉挛模式来对患儿实行康复治疗,改善其异常姿势,进而促进其运动功能的尽快恢复,也可以对患儿实行肉毒素治疗以及佩戴矫正器等方式来实现对患儿姿势的控制。肌内效贴早期主要是用于运动防护,其通过贴布的力学方向以及粘弹性质量,能够对组织进行牵拉,使皮肤产生褶皱,促进淋巴以及血液循环,并和生物力学以及肌动学原理相结合,进而实现强化、放松肌肉以及矫正肌腱和筋膜的作用;而感觉输入的强化,能够对肌肉痉挛进行有效缓解,改善肌肉张力,进而促进肌肉萎缩[4]。相比于普通贴布,肌内效贴可以提高躯干以及肢体活动度,并且其能够长时间贴附于人体表皮;此外,其不存在备药性,不会引发不良反应以及过敏反应,所以其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对于患儿力量较弱以及肌张力高等问题,通过将剪裁方式、贴布性能和生物力学贴法相结合,能够使肌肉保持在放松状态,缓解异常肌张力,促进肌肉功能以及筋膜重建,进而实现力学以及筋膜纠正效果,促进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尽快恢复。
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其肌力下降主要是因为脑损伤后所造成的下位神经元传导功能异常,和正常儿童相比,其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肌肉无力等。肌肉是非常重要的吸收装置,其有着稳定关节的作用,所以如果股四头肌肌力降低,则很有可能会对膝关节稳定性产生影响[5]。通过对股四头肌实行髌骨支持贴布以及促进贴布,主要就是为了强化患儿的膝关节支撑力,使髌骨周围组织力学保持在平衡状态,进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活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为患儿的躯干张力相对较高,再加上其躯体核心力量不够稳定,因此很容易产生站立平衡能力异常以及站立姿势控制异常等现象。所以,临床需要对患儿实行能够促进竖脊肌收缩的肌内效贴治疗,进而缓解患儿的异常肌张力,实现促进患儿肌肉功能重建的目标。对于痉挛型双瘫患儿所存在的踝关节内翻、跖屈,下肢无法支持体重以及足底无法接触地面等一系列问题,要从胫前肌前端对其进行贴扎,此时作用在皮肤的自然回缩方向、肌肉收缩方向以及拉力都是相同的,而贴布则会对局部软组织产生持续性的引导力量,进而实现矫正足踝、支持软组织以及引导筋膜的作用[6]。但是如果在腓肠肌终止端贴扎,则会产生反向拉力,并不能实现预防肌肉挛缩以及放松伸展的作用。受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影响,患儿的大脑并不能提供正确的力量以及姿势来对肢体运动的灵活性以及计划性进行控制,则对感觉器官所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且机体运作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动作不协调以及肌肉力量不平衡等现象。肌内效贴的应用,其能够对皮肤产生拉伸以及压力,进而对躯体以及机械感受器进行刺激,强化贴扎周围部位的感觉反馈,增强感觉输入,并且通过运动信息的反复传递,能够实现调节骨骼肌活动力以及神经的目标,进而促进患儿动作协调性的进一步提高[7]。对于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肌内效贴的应用,能够促进患儿下肢功能的尽快恢复,因为儿童身体较轻并且关节负荷力相对较小,肌内效贴的应用能够在固定肢体持续矫正的同时刺激患儿的感觉输入以及肌肉,进而降低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时间。肌内效贴是一种对脑瘫进行治疗的辅助方式,因此临床医师需要对患儿实行综合性、个体化评估,对症贴扎,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尽快恢复[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GMFM-D及GMFM-E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痉挛型双脑瘫患儿的治疗中对其实行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不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尽快改善,有利于患儿恢复,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肌内效贴和运动治疗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痉挛性双脑瘫痪患儿的运动功能,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