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东市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分析与建议

2021-03-04罗曼王若情杨梓李威刘在越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6期
关键词:金融创新人口老龄化

罗曼 王若情 杨梓 李威 刘在越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金融服务;金融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的老龄化进程推进,我国中老年群体的养老金融需求正在逐步增加。与大城市相比, 我国中小城市的养老问题更加迫切。以丹东市为例的中小城市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和政策仍处于落后状态。一些金融机构在养老金融领域做出的相关推进,还属于碎片化的状态,没有形成比较完整、比较成熟、可持续推广的商业模式。

从学术界来看,学者们都关注养老金融服务的问题。在谢乙溱,王宇龙,发表的《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2021)论文中,研究结合了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以养老金融的现况为起点,介绍我国养老金融的现状和瓶颈,并进一步分析瓶颈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同样,在李阳阳,贺红佳等人发表的《辽宁省养老金融服务模式探索》(2019)一文中提到研究辽宁省的养老金融服务,将养老产业与金融紧密融合,对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所推出的大多数产品及服务都是面向大城市的购买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展开的,而面向丹东市的一些养老金融服务产品覆盖面窄,保障程度不足,让消费者并没有切身感受到购买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带来的保障及好处。且丹东市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水平处在小康状态,优质供给严重不足, 因此在丹东市养老金融市场需求更大,市场潜力仍未得到充分释放。

一、 丹东市养老金融市场现状

据丹东市统计局统计,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丹东市的人口总数为2188436人,从人口结构上看,60岁及以上人口为635571人,占29.0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37576人,占19.9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2.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9.27个百分点。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以此为准,早在1997年我市便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2022年丹东市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重度老龄化趋势使全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满足迅速增长的养老服务业发展和居民养老领域金融服务需求。但目前,丹东市的养老金融服务行业制度还不够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并不多元化。如何提升丹东市养老金融服务成为一大难题。

二、  丹东市养老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业务不匹配

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供给端与需求之间的衔接性与匹配度不够。政府具体政策指导的缺乏,使得保险机构的运行机制缺少制度性,面临的不确定性颇大,大多要依靠自身力量来支持运作。相较于大城市,丹东市金融机构对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动力不足。现如今,金融机构已广泛意识到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服务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之一,但主要是针对大城市及发达地区的养老人群,比如兴业银行的"安愉人生"、民生银行的"商行+投行"业务发展模式。受中小城市金融支持不足的影响,丹东市金融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进迟缓,从而无法提供推出足够的养老金融服务及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是难以及时跟进。此外,金融机构提供的养老产品和服务设计单一、同质化严重,以银行储蓄、新农保为主,缺乏与老年人群风险收益需求相匹配的养老储蓄、养老理财等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而也无法提升中老年群体居民的养老金财富储备。比如,养老理财产品已逐步呈现出风险低、期限长、追逐长期收益的特征,但仍存在养老概念不突显、产品趋于同质化等问题。产品针对性较差,大部分理财产品或基金并非针对中老年客户群体独立设计,当前的养老金融账户体系还不健全,缺乏比较成功的养老金融财富管理模式,部分停留在理财功能、保险账户功能方面,对于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关注度较低,未能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金融服务。整体上养老金融重在产品维度,而缺乏个性化、综合化养老金融账户管理。

(二)宣传不到位,群众不了解

我市大部分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收入水平偏低,承受保费能力有限,保额低、保费少,极大制约保险机构开拓养老保险市场的冲动;并且,绝大多数居民更注重资金的储蓄功能、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对基金信托的认同感低,参與养老金融服务的意识薄弱,即使认识到重要性,也无足够的经济能力来参保,导致养老金融市场未得到释放; 加之各金融机构忽视对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市场的推广、宣传与开发,机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地方居民对保险产品缺乏了解,有限的知识水平更是难以理解复杂的合同条款,给保险营销展业带来极大困难,制约养老金融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  针对丹东市养老金融市场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创新产品类型,推出多样化、个性化产品

探索推出更多养老金融服务产品类型:例如基金、信托、证券等其他类型,提供各种个性化综合性养老服务内容:包括理财、信贷、便利结算、增值服务等、纳入健康管理、法律顾问、财产保障等新的个性化服务,实现养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养老金融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型,广泛开拓补充医疗、住房补贴、薪酬激励计划、廉洁保证金、高校医院类职业年金、新型城镇化农民养老保障等多个业务领域。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金融意识,创建良好环境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基础上,通过编印宣传海报、派专人对辖内网点进行走访督查、公众号定期发布养老金融宣传知识、分享行业优秀宣教案例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行业宣传氛围。并且相关银行或金融机构可以从社区银行出发,扎根社区,辐射周边,获得良好的口碑。在社区或者养老中心试点,定期进行公益活动,贴近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并开设专业的宣传防诈骗知识讲座并普及金融知识,旨在提高老年人的金融知识储备、金融意识,增强老年人对电信诈骗、养老骗局、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认识程度,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老年人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保护老年人合法金融权益,创造良好的养老服务金融的大环境。

(三)完善养老扶持政策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要统筹兼顾,系统安排,鼓励和支持社会社区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完善养老优惠福利政策大力发展社区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要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事业,以养老产业促进丹东市养老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丹东市统计局  丹东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丹东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N]. 丹东日报,2021-06-11(003).

[2]白娜.丹东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中国外资,2012(21):202-203.

[3]蔡庆红. 加大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力度[N]. 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09-24(006).

[4]邱峰.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养老服务金融发展探析[J].北方金融,2021(08):53-60.

[5]邓宇.银发经济蓝海:商业银行养老金融的未来布局[J].现代商业银行,2021(05):53-57.

[6]娄飞鹏.供给侧视角下养老金融发展策略[J].当代金融家,2021(07):108-110.

[7]张佩,毛茜.中国养老金融创新发展:现实障碍、经验借鉴与应对策略[J].西南金融,2014(07):43-47.

[8]张思媛,马园.新疆构建养老金融体系的研究[J].北方经贸,2021(03):125-127.

[9]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凝聚“浙银”力量温暖金融服务“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周,浙江银行业在行动[J].大社会,2021(03):55.

[10]张栋,孙博,2018.养老服务金融:严监管背景下的跨行业探索与创新IMV/董克用,姚余栋,孙博,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党俊武,2013.老龄金融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制高点印,老龄科学研究(10)

[12]孙博.老龄化时代呼唤养老金融新思维[N].中国保险报,2015-12-09(008)

[13]陈涵,郑欣,黄新,颜炳辉.创新养老金融业务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7,

作者简介:

羅曼(2002.02-),女,汉,江西上饶人,学生,就读于辽东学院2019级金融学专业;

王若情(2001.04-),女,汉,辽宁大连人,学生,就读于辽东学院2019级经济统计学专业;

杨梓(2001.05-),女,汉,辽宁沈阳人,学生,就读于辽东学院2019级税收学专业;

李威(2000.06-),女,汉,贵州贵阳人,学生,就读于辽东学院2019级税收学专业;

刘在越(2000.05-),女,汉,辽宁朝阳人,学生,就读于辽东学院2019级税收学专业。

猜你喜欢

金融创新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
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未来展望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金融创新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