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2021-03-04韩金铭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

韩金铭

摘 要:环境艺术设计的实施,需要依托于城市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在绿色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也必然要考虑到绿色生态性。在绿色生态城市规划中,运用环境艺术设计思想和方法,可通过空间设计、绿化设计、水体设计和声音设计,推动现代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市;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

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融入绿色生态理念,尽可能发挥艺术的美学效应和生态效应,积极探索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下的设计方法,通过利用生态要素和新材料、新技术,可呈现具有生态价值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一、绿色生态城市规划

绿色生态城市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理念,基于城市发展与人类和谐共存的宗旨,通过城市规划来构建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路线,可改善环境,促进社会有序、协调进步[1]。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和发展融为一体,通过对土地、人口、环境等的全面把握,利用城市景观建设来解决城市与人类共存共赢方面的问题,同时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降低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城市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系统。

二、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将环境作为艺术设计对象,基于艺术设计思路来提高环境的美学水平。环境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不仅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依托,也需要为人们提供审美支持,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和熏陶[2]。环境艺术设计通过艺术思想和方法,将人类艺术行为融入环境建设当中,如通过雕塑、景观等艺术形态为城市环境增添色彩和美感,让人们置身于城市环境中时,可以欣赏和领略艺术带来的美,也让生活环境更有品质。

三、绿色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一)人本性原则

在绿色生态城市规划当中,规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必须为人。生态城市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城市规划中,需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环境艺术设计也要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所有的设计内容都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满足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具体需求。城市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可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在人本性原则下,环境艺术设计要立足于缓和、解决这些冲突[3]。如景观设计可以从绿色生态角度来思考,将人工景观内容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环境方面的要求,也能够体现生态特征,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二)整体性原则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规划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考虑,这也要求环境艺术设计符合城市整体规划特点。环境是城市的基础,在城市生态规划中,一般要从城市整体布局、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层面来把握城市发展目标,这个目标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应当遵从的要求[4]。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增添艺术要素满足城市美观方面的需求时,艺术设计内容应当作为城市布局中的构成,起到点缀、补充和完善等作用。环境艺术设计内容在生态城市规划方面,需要注重对整个城市功能和价值的支持,城市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可以基于艺术设计加强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可以使城市处于一个有序、规律和协调的状态之下。

(三)地域性原则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考虑地域性原则,地域因素对于城市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进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时,也要从地域性方面来分析设计对象和设计方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很多城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十分突出,在进行生态环境设计时就要力求保持这些特征,而不是在进行城市规划和环境设计时,对原有地域风貌进行破坏和较大改变[5]。一个城市环境条件的构成要素必然包括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城市环境在人类活动和生活方面,也会包括经济、文化等要素。基于地域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将地域特征体现在设计中,不拘泥于固有的艺术内容,充分融合不同的环境要素,使城市呈现出新的环境特点,容纳生态城市中人与环境和谐共赢的各种需求,消除地域因素中的消极方面,激发其中的积极方面。

(四)生态性原则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作为绿色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和手段,生态性原则是十分核心的。生态性原则体现了人类在对城市环境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对生态价值的保持和维护[6]。在绿色生态城市规划中,人们对于自然资源和条件应当进行全面的分析,将自然资源作为环境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通过生态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城市进步提供重要的驱动力。同时,利用环境艺术设计打造一个资源循环系统,使城市在绿色生态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循环,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污染,避免资源浪费。

(五)艺术性原则

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艺术性原则的运用能够提高城市环境的美观性。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增添城市风景,增加生态城市情趣,提升城市品质。环境艺术设计方法不断成熟,尤其是各种技术、工艺的进步,使得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更加符合绿色生态城市规划的宗旨和目标。环境艺术设计通过绿色材料、先进施工技术等,可以减少对城市生态的不良影响,同时形成更好的环境艺术效果,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四、綠色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路径

(一)空间设计

空间是城市中的要素,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考量要素。空间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限制。在绿色生态城市规划中,以空间为基础进行布局,空间大小、形态等要素都应有效掌握,进而在具体的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保证设计作品的大小、形态和特点都符合空间特质。环境艺术不仅要利用空间,还要优化和拓展空间,通过生态环境艺术作品,给人们的视觉感官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让城市空间更加美观和舒适[7]。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价值也不断提高,高楼大厦林立,各种空间显得狭小紧张。环境艺术设计就要积极利用这些有限的城市空间,通过增添绿色景观、打造休闲场所等,让城市空间价值不再仅仅依托于空间大小等传统因素,还要将品质、舒适性等因素融入其中,进而提高城市居民的满意度。

(二)绿化设计

绿化与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人工绿化可以将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环境进行融合,让人们即便生活在城市中,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舒适享受。绿化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需要通过对绿化措施和效果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在城市中以绿化景观系统为核心,增强城市纳污吐新的能力。城市生活中产生的废气,会影响空气质量指数,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增强绿化设计,扩大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帮助城市重新回归到自然状态,有利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基于环境艺术设计,在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同时,可以利用树木、花草等塑造具有审美特性的景观,人们可以在城市绿化氛围内增强视觉享受。

(三)水体设计

水体是城市的重要脉搏,水体能够对城市环境起到调节和改善的作用。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基于生态保护目的,将水体保护与水体价值作为设计出发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融入“海绵城市”思想,在城市水体方面构建系统,水体能够基于城市环境结构进行流转和储备。城市地下水和径流水都是重要的水体资源,对于地下水的涵养和保护,需要在城市环境规划和设计中,为地下水的渗透和储存提供条件。如在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中,地面可以采用具有较强渗水性能的材料,使降雨可以及时补充城市地下水[8]。城市径流水主要是城市河流、湖泊等,在打造城市生态景观时,可将这些水体作为景观的一部分,通过严格管理城市污水排放,增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等,使城市径流水体保持清洁。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在水体周围环境中增添景观灯、小桥、凉亭等,使水体周围环境可以成为人们生活和休闲的重要环境。

(四)声音设计

声音对于城市生活来说是重要的要素,声音在绿色生态环境中,可以起到积极效果,也可能有着消极效果。环境艺术设计就要充分挖掘声音的听觉价值,消除对听觉感官造成不适的噪音,并融入带给人们听觉享受的美妙声音。对于城市中的人、车和自然界的声音,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利用必要的技术措施,对有害的噪音进行降噪。在生态公园等场所,可以适当播放一些优美的轻音乐等,提高城市声音环境质量。另外,自然生态环境中的鸟鸣声、水流声或者风吹树叶发出的“沙沙”声,都可以通过环境设计进行适当的突出,带给人们仿佛置身大自然的美好体验。

五、结语

在绿色生态城市规划中,要注重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为城市生态的完善和优化提供重要路径,让城市环境能够更好地符合人们生活和自然保护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苏国鹏.绿色生态城市规划中环境艺术设计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2):116,119.

[2]杜山昕,张玉香,张敏.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9(3):150.

[3]刘滨谊,姚新辉,王立革,等.“一带一路”上的中华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展现:新疆可克达拉市伊犁河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的追求[J].中国园林,2020(5):10-17.

[4]聂晶晶.生态美学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评《多维领域与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探微》[J].环境工程,2019(5):209.

[5]王超萍.绿色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百科论壇电子杂志,2019(18):789-790.

[6]任宇.环境的绿色生态化设计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推广应用[J].现代园艺,2019(8):144-145.

[7]李思凯.绿色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大观,2019(10):47-48.

[8]王义鹏,孟亨在.绿色设计下的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9(1):73-76.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探索
景观设计发展思考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