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宿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研究

2021-03-04王卓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民宿建筑设计特色

王卓

摘 要:随着体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旅游模式也逐渐体现出体验式的特点,传统的酒店已无法满足游客体验式的住宿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体验感更丰富、形式更新颖、更有助于游客了解当地文化的民宿应运而生。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能够体现地域性文化的建筑类型,民宿的建筑设计要充分体现当地的本土文化和地域特色,这样才能够避免形式趋同,为游客带来更新颖的体验感。通过分析民宿建筑设计遵循的原则,提出民宿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民宿;建筑设计;地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學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研究——以南京高淳区为例”(2021SJA0773)研究成果。

一、民宿建筑设计遵循的原则

虽然目前业内未对民宿进行明确定义,但是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民宿是指利用居住建筑,结合当地的人文、自然、特色景观,以个人、家庭为经营主体提供休闲服务和配套餐饮的个性化旅游住宿场所。小型青年旅社、客栈、驿站、山庄等都属于民宿的范畴。民宿与传统酒店的经营模式不同,管理理念也存在差异,因此民宿的建筑设计要遵循特定的原则。

首先,民宿选址原则。游客选择民宿除了满足旅游住宿需求外,还为了体验新颖的生活方式,因此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是民宿建筑设计选址的首要原则。在民宿选址过程中,自然资源是评价民宿选址质量的重要指标,游客在选择民宿时也会重点关注当地的自然环境。民宿选址过程中的自然资源可分为生态性资源与开拓性资源两种。生态性资源是指由于地理因素形成的先天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特殊,自然风貌原始,不过生态性资源的交通通达性不高;开拓性资源具有更强的人工性,分布广阔,比如小的风景区、古建筑群、主题游乐园等,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民宿在选址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域。当然,交通的便捷性与自然资源的优质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需要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保证民宿项目的经济效益。此外,民宿的选址还要考虑水电、道路等生活基础设施。

其次,前期规划原则。民宿的前期规划要服务于区域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尊重自然。民宿项目在规划设计前要进行充分调研,对当地的人文特色、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进行深入了解,明确民宿项目的社会作用和经济作用,准确定位民宿的发展方向,将民宿的自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值得一提的是,民宿产权手续相对城市住宅而言更加复杂,要客观评估民宿地点,科学规划、配置相关的公共资源和服务设施,尊重民宿周围环境,充分重视地形特点并将其体现在民宿建筑设计中。

最后,民宿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功能复合、结构合理的原则。民宿要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能够与周围的建筑互相照应,并服务于使用者,这样才能将建筑本身的价值与表现力充分显示出来。民宿是游客体验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居住建筑,无论民宿的选择、规划如何遵循尊重自然的原则,归根结底还是要以人为本,使建筑服务于人。因此,民宿的建筑设计要功能复合、生态宜居,保证游客的日常生活需求,并延伸休闲度假与田园体验功能。民宿建筑的尺度弹性要大,在功能设计合理的基础上提高民宿的舒适性和宜居性。民宿建筑结构设计除了要满足基本的安全性需求外,还可以应用全新的材料技术和施工技术增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二、民宿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策略

(一)民宿前期规划中融入地域文化

民宿在选址时要将当地的地理位置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民宿选址在城市近郊时,游客群体通常是自驾游游客,这类民宿可重点策划体验互动活动和特色化餐饮服务;民宿选址在远郊自然生态优良的地域时,则要将民宿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可设置观光项目或主题活动等。若民宿选址在岩壁旁,可设置攀岩项目;若民宿选址在水边,则可开发游泳、划船等项目。民宿主题策划除了建筑内部空间设计外,还可以融入外来文化资源,比如在民宿餐饮服务中融入当地的特色饮食,在民宿建筑设计中融入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人文风俗等,将设计与地域特色融合,以突出民宿建筑的个性化、特色化。

(二)民宿内部功能空间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

民宿内部功能空间包括公共空间、卧室空间、餐饮空间、经营者空间及辅助空间。

1.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包括入口空间、交通空间和大厅。入口空间是为游客留下第一印象、展示民宿特色的重要平台,因此入口空间要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人性化设计进行规划,注意入口空间的疏散流线问题和人流聚集问题,并注意入口空间设计要融入当地的特色文化。交通空间设计要根据客流量进行基本的疏散规范设计,并通过借景引入室外景色,可设计半开放式交通空间,或者通过植物盆景引入室外景色。大厅主要提供民宿经营、管理及特色展览等服务功能,设计者可采用长条窗或落地窗等使入口大厅与民宿大门营造的氛围互相呼应。

2.卧室空间

卧室空间的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融合地域文化资源。与传统的酒店相比,游客更注重民宿的休闲功能,因此卧室的空间设计要以隐私距离为主,小尺度的交往能够增进游客与家人之间的感情沟通。民宿多为亲子游、情侣游、公司团建等旅游类型服务,因此民宿卧室的种类要具有可调节性,人流量大时可改造一些较大的空间,人流量小时可将冷门房间类型改造成热门房间类型。卧室内部要设置交流空间,营造小型交流互动场所,这样能够为游客带来亲切感。设计者可以合理设置窗户类型,移种盆栽,也可以用大面积玻璃材料增加室内的通透感。

3.其他空间

民宿的餐饮空间可设计特色化主题餐厅,餐饮空间的设计面积要根据民宿建筑规模而定,规模较大的民宿可适当加大餐厅面积,小型民宿则要将餐厨比控制在1∶1以内。餐饮区可引进当地的特色饮食、风俗文化,增设餐厅互动小游戏。经营者空间要注意划分共享空间和独立空间,经营者隐私空间所形成的交通流线要与游客流线互不干扰,可加建附属用房,满足经营者个人的休闲娱乐需求。经营者个人隐私空间呈垂直状态布置,可以避免房间重合。民宿中的辅助空间通常要采用隐蔽的手法进行建筑布局,在确保服务高效性的同时合理利用空间,以提高整个民宿建筑的整体性。

(三)室内装饰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

民宿室内设计是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渠道,也是民宿呈现出多样风格的重要手段。民宿内部装饰要根据地域文化选择典型的设计元素,比如某民宿内部装饰古朴、精致,布艺沙发与明清实木家具搭配,古老与现代交融混合,特色鲜明。该民宿选择形式多样、格调素雅的现代布艺沙发、桌椅,厨房、卫生间墙面采用五彩的瓷砖饰面,既能保证空间的防水抗潮功能,又能为整体偏灰暗的风格添加亮点。此外,室内陈设运用了老式的花灯、挂画,铸铁吊灯与风土人情摄影图片和谐地放置在一起,整体风格大胆创新,并体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四)建筑本体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

民宿建筑风格要体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并与当地环境和谐共生。因此,民宿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周边的自然环境,通过建筑与环境的对话赋予民宿建筑新的意义。民宿建筑设计的要点包括形式设计、材料设计、色彩设计和建筑精神内涵等方面。首先,建筑形式的设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民宿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就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游客无法通过民宿外立面看到民宿整体面貌,民宿建筑的形式设计要根据传统民居形式优化建筑功能需求。比如可以在传统民居上开设天窗,或者改变窗户的比例、材质等,以提高民宿室内采光质量;再比如有些民宿为了获得良好的视觉观感,会用木质格栅遮挡空调外机等。其次,材料的选择。不同的材料会赋予建筑不同的风格,为游客带来不同的住宿体验,因此民宿建筑材料的选择要契合民宿经营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选择民宿材料时,应尽量选择方便、易得的当地材料,这样既能够凸显出地域特色,又能够降低成本。再次,色彩设计。民宿建筑色彩设计是民宿建筑体现其地域特色的直接表现方法,游客往往会通过民宿的色彩形成最直接的感受,也可以通过色彩与民宿经营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低调、温和的色彩可以使建筑与环境融合在一起,鲜艳或特殊的色彩则可以表达民宿的个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民宿的精神内涵表达。民宿的精神内涵是民宿经营者思想、意志的表达与呈现,民宿与地域周边有着千丝万缕的无形的联系,设计师要准确把握这种无形的联系,塑造能够引起游客情感共鸣的实体空间,将民宿经营者所想表达的精神内涵通过设计语言体现出来,形成独特的建筑认知与精神追求。

三、结语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市场对于民宿也表现出极大的适应性与迫切性,游客通过体验民宿独特的设计,感受地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够获得舒适的住宿体验,又能够深度融入当地的文化氛围。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民宿必然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在民宿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不仅能够凸显民宿的特色,而且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因此后续进一步研究民宿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楊珍珍,唐建.老宅新生: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探析[J].设计,2017(9):158-160.

[2]李烨晴,陈蓦然.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肇兴侗寨民宿改建策略[J].城市建筑,2017(23):126-128.

[3]刘文金,唐立华.当代社会与技术条件下的新型木质复合住宅建筑[J].建筑学报,2004(10):36-38.

[4]孟东生,李敏,何雪.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表达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7):51-53.

[5]曾坚,杨崴.多元拓展与互融共生:“广义地域性建筑”的创新手法探析[J].建筑学报,2003(6):10-13.

[6]杜相,丁炜.从长三角地区地域性出发的民宿规划与设计营造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58-59.

作者单位: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民宿建筑设计特色
孪生院子民宿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完美的特色党建
你是民宿达人吗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