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分析

2021-03-04颜旭东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发展分析电力营销大数据

颜旭东

 摘 要:电力企业实现信息化营销主要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能够针对用电客户需求做到服务的精准供给,同时可以对各类风险实现预控,例如政策风险、电费回款风险、线路电负荷检测等。而且供电企业根据大数据技术,能够找到同行业营销方面的差异性,方便自身调整方针策略,提升营销水平。在未来随着5G技术融入,电力系统信息采集功能更为强大,电力企业营销也将更为精准。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分析

前言:电力市场逐步放开,电力企业竞争程度逐渐白热化,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企业营销管理当中,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从目前来看电力營销信息化建设从企业数字化平台、内部管理ERP系统、电网信息化设计已经成为现实,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全面智能设备融入也将会实现。

一、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必要性

1.通过智能电表等实现远程抄表以及用电监控,有效预防窃电行为,有效地帮助供电企业降低线损。

2.保证供电线路可靠性。主要是利用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积极巡线,能够做到定期更换易耗性设备,保证线路的可靠性。例如智能防雷系统,能够在雷电天气自动切断供电,并在雷电消失后自动恢复供电。

3.实现客户精准分析。能够对客户用电情况展开分析,并且结合客户用电方式方法形成针对性服务内容,帮助客户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用电效率。

二、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及未来趋势

1.大数据技术应用。①大数据系统由数据仓、用户系统、大数据调度系统、网络层、操作系统、服务器等模块构成。目前电力企业普遍融入了大数据技术,能够对供电区域之内的客户用电习惯、用电量、客户性质等展开数据采集,能够有效计算出不同街道、不同城区对电能的依赖性,从而有效地预测总电荷做到有效调度,在保证电网稳定的同时满足客户用电需求。②未来对用电大户直供电能力将成为趋势,在大数据技术之下,能够对该类大客户电费回款形成动态分析监测,帮助电力企业实现大客户分级管理,降低电费回款风险。③利用大数据系统来对电网运行展开监控,可以总结经常发生的停电事故,方便形成全面的应对措施,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1]。

2.ERP系统。电力企业为了保证企业采购等业务顺利开展,分别融入了该系统。其可以对目前电力市场有关设备、线缆等材料价格展开分析,并将性价比合理的材料供应商记录下来,为本企业有关材料、设备的采购提供参考,方便本企业形成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在ERP系统之下,能够做到电力企业各部门的有效沟通,能够帮助该类企业形成严密内控,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3.5G技术。目前5G技术尚未充分融入电力行业,但是因为该技术具有高传输水平、低延时、高稳定性等特点,必然最终融入到电力行业为电力营销提供巨大的助力。5G未来将在电网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利用,例如:在雷电防控上,其可以凭借强大的物联网系统实现随时切断电源、随时恢复电源,可以增加电网动态防雷水平;5G技术和传感技术融合,能够增强二次设备监控水平,一旦一次设备出现局部过热、短路放电情况,二次设备会立刻报警;通过广泛采用手持型智能检测设备提高对线路的巡检效率,并能够发现用电客户非法操作,提高了对用电客户管理水平,保证了用电公平[2]。

4.BIM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电网设计、电力工程构件碰撞试验等方面。电网设计优劣直接关乎到供电企业线损高低,不良网络设计会导致故障频发,线损不断增加,导致供电企业盈利水平不断降低。电力工程构件不科学彼此冲突就会导致工程返工,增加了工程造价,而这部分超出的造价必须由电力企业来承担。融入BIM技术凭借其具有三维模拟、四维建造、五维运营能够有效地结合辖区形成最科学的网络设计,避免了过度线损。而在电力工程当中通过该系统也能有效做到构件之间、构件和设备间的碰撞检测,保证设计图纸的科学完整,减少了施工阶段的变更,降低了施工成本。

5.网络安全技术。电力供应是关乎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在本国电力系统融入独有软件系统,目的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不受他国计算机技术干扰。我国电力系统在未来也必然将其作为关键技术加以突破,由本国生产的各类智能型设备等也将先后投入电网当中[3]。

三、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面临问题和解决对策

1.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维护等人才缺少,这直接导致大数据分析等难以开展,网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会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对策: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主要对策有二:①从现有技术人员当中挑选出一部分人进行深度培训,能够让其掌握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维护等技术,满足现阶段信息化营销管理所需。②从各高职院校或者高校吸收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维护等专业毕业生,这部分人专业性强,而且容易管理,可以作为重点技术队伍加以培养。

2.电力企业内部制度问题。因为制度所限,还没有形成和营销信息化匹配的管理模式。尤其是一分部电力企业甚至于缺少营销意识。这将影响营销信息化发展速度。

对策:电力企业需要充分学习国有企业改革有关精神和经验,积极地进行制度改革,确保信息化管理沉入到财务、营销、采购以及电网设计等方面,充分地发挥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优势。能够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等方面做到合理调配,保证信息技术贯穿改革部门以及各个业务当中,消除部门间、流程间的信息孤岛。

总结: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是以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化平台建设等为基础的,需要电力企业在业务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都能及早地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入进来,能够积累扎实的应用经验。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应用处在初级水平,还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多下功夫。另外,需要从现在起重视5G技术,能够拥有足够心理准备将其融入到具体的营销活动之内,为电网稳定、客户管理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梁彤.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研究[J]. 营销界, 2019(38):79+83.

[2]邹立威.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20, v.22(01):69-69.

[3]蔡权.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探讨[J]. 信息周刊, 2019, 000(008):0109-0109.

猜你喜欢

发展分析电力营销大数据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分析及发展探究
智能化抄表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运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