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021-03-03王瑞琦
王瑞琦
摘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辽宁现代农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介绍辽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促进辽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方案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1-0087-02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污染环境问题逐渐显现,经营效益提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畜禽养殖排放的粪便及养殖污水中携带大量的COD、氮、磷等污染物,以面源形式污染当地环境,对土壤及地下水质造成极大危害。此外,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也增加了面源污染失控风险。因此,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倡导绿色发展,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对于保护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1 辽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进展情况
2007年,辽宁通过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全面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对老旧养殖场(小区)畜禽粪污的处理设施进行改造。2015年以后建设的养殖场需执行环保“三同时”政策要求,即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017年起,全省以畜牧大县为重点,实施种养结合整县推进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来处理畜禽粪污,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通过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在全省27个县(市、区)推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种养结合工作。目前该项目已获得中央扶持资金7.1亿元,实现畜牧大县全覆盖,项目区域内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项目县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超过90%。养殖大县有效带动了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種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逐步构建,为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全省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还田利用率达到72%,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82%,“两率”指标全部高于国家规定指标10多个百分点。
2 辽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畜禽粪污治理历史欠账繁多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谁养殖、谁治理”,养殖业主是畜禽粪污治理的责任主体,但大多数养殖业主的环保意识淡薄、治理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同时,粪污处理设施装备一般投入较大、运行成本高,使得“先发展后治理、只发展不治理”等现象普遍存在。
2.2 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困难
近年来辽宁畜禽粪便处理模式愈发成熟,可以通过堆沤工艺生产成农肥,或通过工厂回收生产成有机肥。相比之下,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因具有总量大、不便于运输、处理成本高、肥效较低、实用处理技术缺乏等特点而较难处理。
2.3 畜禽散养密集区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运营机制缺乏
初步统计,辽宁共有畜禽散养密集区(村)88个,畜禽养殖总量折合猪当量为37.8万头。这些密集区普遍存在规划滞后、秩序混乱、生产重发展轻治理、面源污染控制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缺乏长效运营机制所引起的。有些处理设施是政府买单,但缺乏后续监管;养殖户自行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缺少相关标准,且有关部门监管难。畜牧部门在指导工作时,将更多精力放在对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技术路线、治理方法的研究上,而对散养密集区治理模式和方法研究较少,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畜禽散养密集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后续长效运营机制。
2.4 粪肥还田机制种养结合不够
辽宁省普遍存在“种地的不养殖、养殖的不种地”现象,种养分离导致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渠道不畅。农村种植散户承包地不集中连片,使得集中消纳粪肥能力有限;缺少粪肥运输、还田利用的农机具和田间储粪(液)设施,影响粪肥大规模还田消纳;施用有机肥的农产品质量优于施用化肥,但有机肥生产成本相对偏高,产出的绿色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导致施用有机肥得不到真正的实惠,难以推广。目前对有机肥生产者的补贴政策比较健全,而对有机肥购买和使用者的补贴政策还处于试点阶段。养殖业与种植业如何能有效衔接,实现真正意义的“以种定养、种养结合”,还需要不断探索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
2.5 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落后
辽宁重点推广应用粪污能源化利用模式和粪污全量化收集还田利用模式。粪污能源化利用模式是通过沼气工程经厌氧发酵产生生物质能源沼气,同时产生沼渣和沼液,沼气工程在建设和运行中存在原料收集困难、工程造价高、消防要求严格、缺少专业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季节性产气不稳定、沼气利用渠道不畅通及沼液池占地等难以解决的问题。粪污全量化收集还田利用模式存在贮存周期长(6个月)、贮存设施占用土地面积过大、处理效果不稳定、肥效不高及粪污转运存在二次污染风险等问题。
3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源头减量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从畜禽粪污源头入手,实施总量减排、降低后续粪污处理压力的措施,以降低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的资金投入。可通过改进养殖设施、清粪工艺和规范投入品使用等实现源头减量。一是养殖设施做到畜禽舍外的雨污分离和舍内的饮污分离。二是清粪工艺方面推广干清粪,实现干湿分离,减少冲水。三是在投入品使用方面做到两个严格。首先严格落实饲料使用规定,控制粪污中重金属残留,可通过改进饲料配方,改进饲喂工艺,提高饲料消化率,降低排泄量;其次严格落实兽药使用规定,控制粪污中的药物残留,尽量使用低残留药物,以中草药替代部分抗生素,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执行禁用药物和休药期的规定。
3.2 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
重点从实施范围、技术研发、装备配套和长效机制建立等4个方面,切实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一是扩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实施范围,在全省畜禽养殖大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县区全面实施该项工作。二是加快研究适合辽宁地区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用技术,特别是养殖污水的处理和利用技术。三是推广使用先进适用的粪污处理利用装备,尤其是适合规模以下养殖户和密集区的粪污贮存和处理装备。四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可以通过试点先行和借鉴外省经验来逐步建立起适合本地区的体制机制。
3.3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坚持以地定畜、以种定养,根据农业部发布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按本地区土地承载能力确定畜禽养殖规模,宜减则减、宜增则增,促使种养业在布局上科学协调、在规模上完善匹配。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中,因地制宜,研究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农牧业等模式,力争构建“三个循环”。一是主体小循环,养殖业与种植业为同一主体,产生的畜禽粪污在养殖场周边自有土地进行农牧结合、生态循环;二是区域中循环,以村或第三方为纽带,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养殖场与种植户对接,实现区域内农牧结合、生态循环;三是县域大循环,以县域为单位,由政府牵头、企业运作,统一收集、集中處理,实现县域内农牧结合、生态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伟.辽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8(1):71-72,74.
[2] 刘一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 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J].中国食品,2020(2):92-97.
[3] 翟长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解析[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10):51-52.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te in Liaoning Province
WANG Ruiqi
(Liaoning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Service Center, Shenyang 110032, China)
Abstract: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t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arry out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Liaoning modern agricul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gress of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te in Liaoning province,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te in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 livestock and poultry waste; resource utilization; problem; sc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