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务员需要具备的能力结构初探
2021-03-03伍海峰
伍海峰
[摘 要] 由于青海省的特殊情况,要求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必须具备适应多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能力,必须上通下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这是对青海省国家公务员最基本的要求。
[关键词] 国家公务员;能力结构;一专多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1. 01. 086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1)01- 0208- 05
1 青海省政府公务员能力概述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財政状况以及民族环境,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有其特殊的能力结构要求。即: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深入调研、注重实践,着力提高谋划四个发展能力、转变发展方式的能力、创新社会治理的能力、建设文化名省的能力、改善民生的能力。
2 青海省国家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结构
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除了具备2003年人事部印发《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规定的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外还应该具备其他一些基本的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驾驶汽车的能力、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能力、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能力、电脑网络运用能力、调节处理民族宗教矛盾的能力。
在青海省,国家公务员具有极强的政治鉴别能力是青海省国家公务员最为重要的能力。青海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家公务员面临的问题要比我国其他地区的国家公务员所面临的问题复杂得多。这里的贫困、民族、宗教等一系列问题交织在一起。许多国家公务员自身就面临这些问题。许多国家公务员的经济收入不高,特别是和东部地区的国家公务员相比经济收入水平就更低。在这种情况下,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必须具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这样,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利。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特别是在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
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具有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其实是一种能力的两个方面。国家公务员依法行政就其核心而言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国家公务员必须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契约意识和法治观念,忠实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公务员必须在维护宪法、法律尊严的前提下,准确运用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依法办事。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诚实为民,守信立政;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较强的行政成本意识,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益;乐于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采纳群众正确建议,勇于接受群众批评。
老一辈革命家陈云曾经告诫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就需要青海省的公务员要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我们的国家公务员必须时刻了解社会大众对政府的期望,及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那些我们的政府有能力解决,而又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国家公务员要深入到社会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装样子,走过场,听汇报,搞形式主义。要想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取得最真实的信息就必须直接面对调查研究的对象,和他们交朋友,要对调查研究对象倾注自己最真实的感情。还要讲究调查研究的艺术。既要深入进去,还要拔得出来。要以客观公正的视角去分析调查研究中遇到的各种现象。不能因为有的调查研究对象会哭会抱怨会诉苦,我们就对他们给予额外的照顾,也不能因为有的调查研究对象只报喜不报忧而忽视实际问题的存在。要全面多角度地去了解有关信息。特别在青海省现在正面临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对青海省等藏区社会经济民生发展的投入以及国家加大对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投入的关键时期,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更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及时准确地了解最真实的情况,然后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该花的钱,我们一分钱都不能省;不该花的钱,我们也一分钱不能乱花。要把资金、人才和其他社会资源都用到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只有这样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良好到位的公共服务。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沟通协调的过程。公务员在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学习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必须了解调查研究对象的一些基本知识。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学习到新的知识。这对学习能力的提高很有意义。古人曾经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教育理论也很强调向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在实践中学习到的知识才是最实在的知识。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培养沟通协调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国家公务员必须面对各种个性、知识结构、年龄、民族不同的调查研究对象。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和他们沟通协调,否则是难以得到最真实的信息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公务员还可以及时了解那些可能产生危机事件的苗头。特别是在青海省,国家公务员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那些可能产生危机事件的苗头,并且及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汇报这些情况。对于那些公务员自己能够解决的危机事件就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把那些危机事件扩大化。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不断调节的过程。因为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这就需要公务员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可以很快地适应所面临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取得最真实的信息。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可以使国家公务员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可以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青海省国土面积广阔,行政区划面积普遍比较大,政府财政状况不好,而社会大众又极度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掌握驾驶汽车的能力。这样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在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就很方便。青海省由于政府财政状况比较差,政府机关要供养一个专职的汽车驾驶员一年至少需要三四万元。如果青海省的各级党政机关都精简掉那些专职汽车驾驶员的话,青海省将精简相当数量的专职汽车驾驶员,这对于青海省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掌握汽车驾驶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节省这笔经费。在青海省,特别是最基层的国家公务员应该掌握自己工作地方的主体少数民族的语言、要了解并尊重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要为社会大众提供最佳的公共服务,就必须把自己融入工作所在地的社会大众中去,才能为他们提供最佳的公共服务。
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微博、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电脑网络运用能力,掌握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电脑网络操作技能。不但要及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也要及时从网络中发现问题。
青海省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而且各个宗教内部教派众多。各种宗教矛盾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了解自己工作岗位所在地的各种宗教及教派。及时发现各个宗教以及教派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矛盾,培养调节处理民族宗教矛盾的能力。
3 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应该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
由于青海省的特殊省情,要求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这是对青海省国家公务员最基本的要求。
一专多能指的是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在某一方面是专家,如农牧业专家,或者是企业管理方面的专家,或者是经济方面的专家。一专多能也常被说成是一专多长。一专多长的人才也就是“复合型人才”。 就是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出类拔萃的人,其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个人既要拓展知识面又要不断调整心态,变革自己的思维,成为一名“光明思维者”。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一专多长的人。“一专多长”是顺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便于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服务于社会。所以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在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如心理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营销理论等,使自己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就我们实地调研发现,青海省的各级行政机关,特别是基层在行政机关将越来越倾向于聘用多元化人才,此类人才不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掌握了多种业务技能,可以处理各种工作任务。可见,具有相当能力和丰富经验的“一专多长”型的复合型人才仍将成为各级行政机关对于聘用国家公务员的主要需求。青海省的各级行政机关由于受服务对象人口少、行政经费少的限制,所以各级行政机关普遍规模小,单项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业务量少。所以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做不到精细分工,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需要的是能将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从头做到尾,能够奋战在第一线的、应用型的、具备解决大量实际问题的独当一面的综合型人才。因此,要弥补能力断层,成为一个优秀的“一专多长”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内的综合性能力。
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多看多学多研究,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应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大众已经逐步从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大众对政府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复杂多样。在这种情况下,青海省的各级行政机关对本单位所属的国家公务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拥有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只有这样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才能顺利完成各项工作,才能为社会大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在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涉猎其他专业知识。在某一个具体的方面出类拔萃的人,在其他方面都会有一定潜力,多才多艺,能够在很多领域大显身手。
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如果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社会资源,可以提高青海省各级行政机关服务于社会的工作效率。
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要做到多岗通用的复合型人才,并且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行政成本。在具体的工作中,沟通协作,一体化作战也日益重要,这决定了人员要精、效率要高。平时一专多能,战时一兵多用。他们可以各专业互通互用、相互配合,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4 实现青海省国家公务员一专多能能力结构的有效途径
应该从国家公务员的招聘、培训、绩效考评、晋升、淘汰等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问题。第一,在国家公务员的招聘的过程中就应该招聘那些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进入行政机关工作。青海省的各级行政机关在向社会发放国家公务员招聘广告的时候就明确写明需要哪些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然后从笔试、面试到试用都必须考察所招聘的人才是自己单位所需要的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很多大学在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比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就设有土木工程与法律实验班,这个实验班就是系统培养具有法律素养的土木工程人才,上海外语大学设有外语和跨专业的实验班,另外很多著名大学实行跨专业的双学位学历制度,这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第二,在国家公务员的培训过程中要着重培训国家公务员的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我们不仅要把刚招聘进来的国家公务员送到党校以及其他类型的学校学习,更要把他们送到最基层,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到社会实践中去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和知识。第三,在对国家公务员的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既要考核他在一个工作年度完成工作的情况,还有考核他是不是可以胜任其他工作岗位的工作,是不是可以临时顶替其他人的工作,考核他是不是可以在具体的工作中适应多个工作岗位的要求,一个人可以顺利完成多个岗位的工作。第四,在国家公务员职务晋升方面要着重提拔那些具有坚定政治信仰的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国家公务员。这样做可以在行政机关内部树立良好的政策向导,这对行政机关内部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有利于国家公务员自觉地加强一专多能的学习,更多地去切身体验。这需要引导公务员不要固守在自己小的专业范围之内,跳出来学习更多的与自己工作岗位有关的其他知识技能。第五,在国家公务员淘汰的过程中,淘汰那些不注重學习提高的国家公务员,淘汰那些不具备一专多能的公务员。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淘汰那些不适宜继续在行政机关工作的国家公务员。
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结构是青海省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青海省各级行政机关为社会大众提供良好优质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
5 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具有上通下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的能力
由于青海省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青海省在国家层面具有至少五层在全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一,青海省是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其生态地位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恢复和保护好青海省的生态环境,建立与青海省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国家公园等系列生态保护措施是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最根本的工作要义,在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第二,青海省是稳疆固藏的后方保障地,承担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责任;第三,青海省是我国“一带一路”向西陆路发展的战略支点,随着青海省的西宁市和格尔木建成我国西部的交通枢纽,青海省已经逐步实现了与新疆、西藏、四川的高等级铁路、高等级公路的联系,青海省省内已经建成以西宁市曹家堡机场为核心,以格尔木机场、德令哈机场、玉树机场等八个地方机场为骨架的民航运行网络,青海省在我国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承担越来越多的国家责任和义务;第四,青海省是我国实施黄河健康有序发展战略的源头,2019年6月,国家把黄河健康有序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青海省又是黄河的源头,所以黄河发展战略一定要把青海省作为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重要的支点之一;第五,青海省是我国精准脱贫的主战场之一,青海省的海东市是六盘山集中贫困带的组成部分,青海省的青南牧区是我国藏区贫困带的组成部分。由于国家对青海省的发展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加大了对青海省的包括民航机场、高速公路、铁路、清洁能源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发展民生事业与环境已经成为青海省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发展民生事业就要及时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对青海省的战略部署,与此同时,青海省的各级国家公务员要大兴调查研究的风气,要深入青海省的各个地方深入了解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比如青海省的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因为国家已经调整了青海省的生态保护措施,实施了生态保护与民生建设并举的改善青海省民众生活质量的各项有效措施,这些措施会改变青海省的发展格局。以青海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开启青海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工作为例,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结合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及时学习掌握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涉及青海省发展战略的工作部署,及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对于由于国家在青海省设立的国家公园、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以及国家投资兴建的诸如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大中型水利枢纽、大中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普通铁路都会对青海省这些所涉及的地区的社会发展格局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再考虑到新冠疫情对全球政治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导致我国必须及时实施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的发展战略,这会影响到国家对青海省发展地位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这会影响到青海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开启青海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工作的发展思路。
可以这样说,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开启青海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工作是青海省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除了青海省的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和西寧市海东市,其他地区都不能将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作为主要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高原特色旅游业在新冠疫情等传染病迅速传播面前显得极为脆弱,是属于不可持续的产业,而统筹推进青海省的新型城镇化,是青海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国家在青海省设立的国家公园、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以及国家投资兴建的诸如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大中型水利枢纽、大中型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普通铁路而改变的青海省的地理发展战略格局的实际情况,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青海省的发展必须依靠中央和对口支援省区市的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安排青海省的发展。在这里就需要解决青海省城镇的问题,走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重新对青海省的新型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
统筹推进青海省的新型城镇化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根据青海省现有的小城镇的布局做加减法,重新审视当前青海省小城镇布局的实际情况,在这里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就必须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要完善充实国家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件规定和国家对青海省的发展要求以及深刻领会国家及对口支援省区在青海省实施的民生项目背后的目的,及时对所服务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时修正工作方向。青海省的新型城镇建设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时调整城镇的布局,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所谓的加法就是要集中人、财、物,集中布局建设几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地位重要的城镇。城镇是人类社会由传统的农牧业向现代工商业发展的必然产物,这是一种由于人口的逐渐聚集而产生相应的产业聚集进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很自然的发展过程。青海省在新型城镇建设方面刚面临起步阶段,很多地区都想利用青海省的新型城镇建设起步的窗口期分一杯羹,都想在本地区的新型小城镇布局规划方面占得先机。青海省的新型城镇布局规划的权力应该由青海省政府所属的省级民政部门行使,由青海省的发展改革委员会进行规划设计,由青海省政府所属的财政部门对新型城镇建设所需要的资金进行配套,由青海省的教育、卫生健康、自然资源管理等部门进行配套完善的过程。不能让青海省的八个州市各自独立完成青海省城镇的规划布局工作。其目的就是集中优势资源建成足以容纳600余万人的以西宁市为中心、以海东市为重点、以具有完善功能可以有效培育与当地实际情况密切关联的新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的新型城镇格局为支撑的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城市群。
在做好加法的基础上,我们就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度减少青海省城镇的数量,把那些自然条件恶劣、没有国家投入大的基础设施依托、没有发展潜力以及被其他新型城镇取代的城镇逐步退出小城镇的序列,青海省的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把这些没有发展潜力的城镇作为农牧民进行农牧业生产的居民定居点处理,只是在这些地方做一些诸如道路硬化、配套一些卫生室文化站等最基本的投入工作。要把学校、幼儿园、医院、电子商务、行政服务中心设在新型城镇里面。
青海省国家公务员最基本的能力就是不断学习地能力,不断利用各种时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要立足公务员所在地的工作实际,站位要高,看的要远。青海省的公务员只有不断的学习各种有关的知识才能成为青海省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正确行使国家人民赋予的社会治理的权力,才能真正在工作中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理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青海省的公务员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所服务地区社会民众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公务员所在地区的局部利益与青海省全省、乃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关系。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复兴,青海省才能获得国家和发达省区市的有效的对口支援帮扶;只有青海省整体发展水平上去了,青海省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项社会事业才能取得健康有序的进步,青海省的各族人民才能真正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才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人生最苦的事情;是最需要心静的事情;是需要有耐心和不断追求的事情;是克服各种诸如名利、美色诱惑和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有效措施;是一个人自我完善和升华的过程。
青海省的公务员的学习包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学习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学习青海当地的历史、经济、政治、民族、宗教、地理等知识;还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及时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以青海公务员服务的工作岗位为平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所在地的社会建设之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青海省的国家公务员必须具有上通下达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的能力是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的;是通过自身不断持续努力汲取涉及公务员自身工作实际的各种知识技能实现的。而青海省的公务员具备完善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是青海省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最基本的保证。只有这样,青海省的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以及政法系统的公务员才能充分发挥潜力,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在青海省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才能实现青海省的现代化。
主要参考文献
[1]马亮.公务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数字政府建设:中国城市的调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2]唐潔.论公务员政治能力建设与制度保障理论视野[J].理论视野,2020(3).
[3]周乐泓,曾天德.我国公务员能力结构特征及建设之探讨[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4]田承先.基层公务员建设路径探索[J].法制博览,2018(10).
[5]刘娇娇.我国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J].经贸实践,2018(12).
[6]邹虎.加强公务员职業道德建设 不断提升公务员履职能力[J].发展,2015(5).
[7]梁丽芝,李磊.公务员能力建设研究图景及其演进历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14).
[8]刘振军.公务员职业能力建设的内涵、意义及路径探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