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背景下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07-31田德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一专多能学科融合汉语言文学

田德芳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进入“互联网+”的发展时期,很多本科和高职高专学校明确提出专业融合、学科融合、专业与职业融合等发展思路,努力探讨“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从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新探索,在学科融合背景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保证学生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可实现跨专业就业。

[关键词]学科融合;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一专多能

随着中国社会进入“互联网+”的发展时期,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很多本科和高职高专学校明确提出专业融合、学科融合、专业与职业融合等发展思路,努力探讨“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人才培养中所用非所学的矛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如2015年06月04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的报道,为高校转型提供了专业教育与职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向;2015年10月26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了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江苏财经职教集团、四川财经职教联盟支持的“2015年海峡两岸职业院校商科人才培养”高层论坛,该论坛预示着专业融合渐成趋势。

跨学科研究是学术研究中融合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学科,其特征是跨越了学科专业的边界,特别是要进行跨学科的思维,进而在相关研究领域中有所创新。一般说来,跨学科是指跨越传统的学科,从而既拓宽了传统学科领域,也给新兴学科带来新的活力。跨学科研究、专业融合已成高校人才的培养趋势,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紧跟时代需要,努力探索汉语言文学与广电新闻、计算机、医学、商学等学科的融合,真正实现学科融合下“一专多能”人才的培养。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及现状

汉语言文学作为基础学科,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学、文字的重任,着重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熏陶,侧重情商教育,因此传统人才培养理念不过分强调其功利性、实用性。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成为独立学院的共识,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适应时代要求作出新的定位。如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较好语言文学修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运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胜任与语言文字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既不放弃传统的“人文教育”——语言文学修养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注重应用型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完善,增强了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学生就业涉及中小学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办公室文书工作、自主创业等领域,体现着“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成果。

专业融合背景下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虽有现代培养理念,但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困境。首先是培养目标相同导致专业设置趋同、人才培养相近,社会竞争激烈。独立学院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因而开设的专业方向以国内基础教育、文秘方向、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产业等为主,人才技能相近,就业竞争激烈。同时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处理好专业基础知识理论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并不是易事:过度重视理论无法实现应用型目标,偏于应用技能而轻视理论知识,则会后劲不足。其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非老即小”成为独立学院发展的瓶颈问题。科研水平和教学实践经验的不足,教师观念转变艰难等问题,限制了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探索。再次,独立学院教材使用依然沿用普通本科高校的教材,独立学院学生培养使用的教材编写滞后。同时,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亦无大改变。最后,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很多企事业单位对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存在歧视。加之当下急功近利、物质第一、投机等社会风气的影响,学生的学风浮躁,学习不够认真刻苦,基础知识不扎实,技能掌握不娴熟,进一步加大了就业困难。

由此可见,如何改变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在专业融合的大背景下探索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二、“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针对社会所需人才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专业融合的切入点,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重基础、强特色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建设新型师资队伍,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设计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尽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學专业的共识,但是从教育理念上并没有形成真正的认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人文学科一直强化其基础性、人文性特征,而应用性、实践性被弱化,甚至有学者认为两者不可共存。因而,转变汉语言文学的教育理念是“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地基,理顺现有培养目标与传统理念的关系应贯穿探索过程。

全新的教育理念要落实在专业培养方案中,重新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基础上,把生存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即形成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培养多种生存技能。这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把通识课程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化的通识课程,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如计算机基础课程,对汉语言文学学生授课时应偏重PPT制作、office办公系统操作等应用知识和能力培养;英语教学中偏重英语文学名著的赏析、西方文化的了解等内容。专业课设置形成专业特色,扩展专业核心课程,以说、写实践练习带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践课以选修为主,开设国内外汉语教学技能、图文信息处理、广告、影视、出版营销策划、产品设计、创意写作、影像摄录等多样化就业技能培养课程,学生根据自己所长和兴趣选择1-2方面的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学习体系。

其次,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课堂教学以教授为主,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因而很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逐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伴随着知识碎片化和传播媒介的新特点,翻转课堂逐渐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和模式。学生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自主学习,针对问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形成自我观点。课堂成为学生观点碰撞和完善的延续,教师通过课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其创新能力的鼓励与肯定。

另外,汉语言文学语言类、文学类等主干课程的基础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又一目标。项目学习方法是调动学生兴趣、培养能力的有效教学法,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组建能力培养工作室则是完成项目任务的有效方式。如写作工作室、艺术设计工作室等,各工作室合作运营,教师对内指导学生,对外承接业务,能够实现学生以行促学,提高综合能力。

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考核方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课堂考核方面可以通过论文写作+过程表现+卷面考试等多样成绩构成,注重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另外可以借鉴上海市推行的“双证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改革,课程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融通,从而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的衔接贯通,实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转换互认。真正把学生知识培养与能力落实联系在一起,学生学校学习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

最后,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课堂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专业融合背景下需要老师具有跨学科知识,如文学与医学的融合,需要老师有文学知识、教学知识、相关医学专业知识;文化与艺术设计融合,需要老师有文化背景、教学技能、美术功底。因此,需要把老师送出去学习,或者教师进行自主学习、定期集中培训。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最终形成知识广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专业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师资需求。这既是教学改革的成果,同时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既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兼顾职业规划。该培养模式以“互联网+”形式下的就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多方面能力培养,保证学生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可实现跨专业就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探索成果亦适用于其他人文科学专业建设,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一专多能学科融合汉语言文学
浅谈中职体育教师如何有效向高职教师转型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村(社)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