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童”话聊数学

2021-03-03薛铮

中国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数学理解儿童数学

薛铮

【摘 要】用“童”话聊数学,是儿童用自己能懂的语言表达数学、内化数学的过程。教师可以创设敢表达、能表达、会表达的课堂环境,帮助儿童降低学习数学的焦虑,带着对数学的真切感悟,在属于儿童的数学道路上走得快乐些、持久些。

【关键词】数学“童”话 数学理解 儿童

许多学生都有过“数学好难”“我不适合学数学”的想法,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语言简练严谨,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表达能力的实际,急于呈现精准的数学语言,使儿童对数学学习“望而却步”,逐渐形成焦虑情绪。

教师可以蹲下身来,用儿童的视角看待数学,用儿童的思维思考数学,并允许学生用儿童的话语表达数学。用“童”话聊数学,是儿童用自己能懂的语言表达数学、内化数学的过程,具有浅显易懂、形象直观、充满童趣等特点。教师创设“敢表达”“能表达”“会表达”的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童”话的幽默,儿童在宽松包容的环境中,可以降低学习数学的焦虑,带着对数学的真切感悟,在属于儿童的数学道路上走得快乐些、持久些。

一、思悦法——“童”话树立学习自信

以人名命名的现象并不罕见,此种做法是对此人成就莫大的肯定。在笔者的班上,也常常会出现以某一学生名字命名的“某某法”。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时,笔者给学生三根小棒,让学生判断是否能围成三角形,大部分学生会依据书上的结论,把任意两条边相加的和与第三边的长度分别比较,从而得到结论。此时,思悦站起来,表达了不同意见:

我觉得那样太麻烦了,只需要用这两根(举起较短的两根小棒)和这根最长的比较,如果它俩合起来比最长的小棒长就可以,如果短就不行。

师满脸“不屑”,面向全班同学:同学们,她居然敢质疑书上的方法!

习惯看老师“脸色”的学生们坚定了“拥护”书本结论的信心:你这样太不全面了,应该都验证一遍,要不然有可能这样行,换一下就不行了。

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思悦也迟疑地看着笔者。笔者知道她在“求助”,此时笔者微笑着向她点点头,随即拍了拍她的肩膀。安静了几秒,思悦开口道:

我还是坚持!我觉得用两根短的小棒和最长的小棒比,就够了。因为如果连短的两根都比最长的小棒长,那最长的不管和哪根小棒合起来,都会比剩下的那根长的。所以,只用短的合起来跟最长的比就够了。

生:哦——还真是!

学生们茅塞顿开,自发地鼓起掌来:厉害的思悦法!

接下来,学生再做判断时,都说自己用的是“思悦法”,并且跃跃欲试,争取自己的名字也能载入“班级史册”。

只要是学生们经过思考,没有被班里同学提出过的特有方法,都可以被“命名”为“某某法”。这样的“某某法”,不过分追求是否“原创”,而是鼓励学生敢质疑、敢创新,树立对学习的自信。

二、豆渣工程——“童”话减少学习困难

学习中的困难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绊脚石”,仅用“毅力”来激励而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可能会被某个困难长时间“绊着”挪不开脚步,从而失去信心,停滞不前。数学“童”话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使数学学习轻松点、顺畅点。

许多教师都见过这样的竖式吧?(图1)笔者的课堂上也没有悬念地出现了。

师: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果的?

生1:您看,42除以2,得21,再用2乘21,得42,42减42等于0。

笔者拿出小棒来演示,生2跑上来熟练地分起来,先分整捆的4个十,再分单根的2个一。

生1:哦,我这样写看不出来是先分哪儿,再分哪儿。但是无所谓呀,反正我一下就能算出来。

这种缺少必要计算过程的记录,很难体现除法竖式的价值。数简单时,这样的竖式还能应付,当数比较大时,就会出现麻烦。可是,学生常常写成这样,算不出的过程就在旁边写草稿,机械地认为除法竖式只要呈现计算结果就可以了。怎么办呢?

师:同学们,谁有好办法让××同学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呢?薛老师真发愁呀!

学生们陷入沉思,不一会儿就有了好点子。

生3:374除以3,商应该是几位数?

生1:应该是3位数。

生3:那如果是分小棒,需要分幾次?

生1:三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小棒的过程。

生3:对,那么这座竖式高楼就得是3层,每一次分小棒都要盖一层,可是你这个高楼怎么就只盖了一层呢?

有个学生大喊:豆渣工程呗!

大家笑作一团。

学生在“豆渣工程”的启发下,又提出了“环保工程”(图2)。这个竖式中,被除数的十位不够除,就不必写出来浪费“材料”了,这不就是当今社会提倡的“环保工程”吗?学生们在笑声中逐渐熟悉了除法竖式的书写。

除法竖式是竖式中结构较为复杂、思维含量极为丰富的一种竖式,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运用有比较大的困难。二年级的有余数除法口算就能解决,而三年级的是两位数甚至三位数除法,仅仅凭口算,没有必要的记录,恐怕很难正确求出商。学生幽默地把规范的计算步骤用“竖式高楼”这种充满童趣的语言描述出来,使学生对自己屡犯不止的“错误”一下子产生了亲近感。

教师对于“豆渣工程”这一数学“童”话的理解和接纳,促使“环保工程”这个个性十足却又生动形象的儿童语言自然生成,帮助学生加深了对除法竖式的理解,从而扬起了自信的风帆。教师应以热情的鼓励和巧妙的疏导与学生同喜同忧,不但关注他们的成功,更关注暂时失败的学生,给他们重新跃起的机会。

三、定海神“点”——“童”话直击数学本质

用数学“童”话聊数学,轻松的氛围、和谐的关系,都是为了让儿童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借助数学“童”话,击碎数学与儿童之间的隔阂,帮助儿童触摸到数学的本质,才是“童”话数学的根本目标。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课,讲的是小数除法。课上,吴老师创设了4人AA制付餐费的情境,学生列出算式:97÷4=24(元)……1(元)。问题来了,剩下的1元怎么分呢?吴老师把一张1元纸币贴在黑板上。學习就这样发生了。

生1:画图。

生2:我把1元看作100分,这样计算出来就是24元25分。

生3:1元=100分,100÷4=25分。余下的1元每人付25分。

生4:1元=10角,10÷4=2(角)……2(角)。2角=20分,20÷4=5分。每人付1元2角5分。

此时吴老师鼓励学生们:真有办法,把1元用转化成角和分的方法就能平均分了。

接着吴老师引导学生合理又简洁地表达。

师:怎样把刚才的一堆算式用竖式表示出来呢?

一名学生板演了竖式,竖式中带着“角”和“分”的单位。

师:看到这个竖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这样列竖式是不是太麻烦了,把余下的1元写成10角继续分,余下的2角再转化成20分继续分,能不能简单一些呢?

师:麻烦在什么地方啊?

生1:他的竖式中写上角和分。

生2:不写行不行呢?

生3:不写单位就看不出来了,1怎么就变成10了?这样就会出现误差啊。

师:谁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4:加上小数点啊。

师:同学们真棒啊!在你们交流的过程中,这余下的1元我们解决了,是谁平息了这场战争?

生:小数点。

师:小数点太伟大了,谁是元、谁是角、谁是分一目了然。小数点太了不起了,真是定海神——

生(齐):点!

接着吴老师引导学生将“元、角、分”进行拓展,直到抽象成0.1、0.01、0.001……这样的计数单位。

吴老师“分分分”分出了小数除法,分出了计数单位,分出了除法本质。而“定海神点”的这一“点”,点住了数位,点化了儿童对除法生硬算法的记忆,点开了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吴老师对数学“童”话的运用,绝不仅仅是因为有趣那么单纯,而是借助它道破数学的本质,使数学变得简单。这是借助数学“童”话的最高境界,也是运用它的最终目的。

数学“童”话无须训练,只是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有真实的感受,有真实的表达,需要教师读懂、欣赏和赞美。这些话语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更能帮助教师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便有效地做出调整,为学生烹制出更加美味的“数学大餐”。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促进儿童语言向数学语言转换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CDDB191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数学理解儿童数学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