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地藏族学生教育培养策略探析

2021-03-03李会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语言环境课外活动培养策略

【摘要】本文基于内地藏族学生的特点,从普通话水平、文化课基础、自信心现状以及学习习惯特点等因素入手,分析了内地藏族学生的现实表现,并从以上四个方面探索了内地藏族学生教育培养育人策略,以期提高内地藏族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内地藏族学生;混合编班;培养策略;课外活动;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081-03

【本文著录格式】李会娟.内地藏族学生教育培养策略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1):81-83.

1984年,中共中央在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上,做出了开办内地西藏班的重大决定,明确了“智力援藏”的宗旨。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继续办好内地西藏班,扩大高中阶段的招生规模,尽可能实行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1]。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地许多学校开始了西藏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在培养过程中,针对内地藏族生学习中表现出的特点,学校摸索出了从独立编制班向混合编制班转变的路子。而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以期提高藏族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内地藏族学生的语言障碍及解决对策

内地藏族生的母语是藏语,而内地教师授课多采用普通话,且部分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因此,内地藏族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交流障碍,给学生听课和师生面对面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仅如此,藏族学生在汉语表达上信心不足,缺乏与汉族学生大胆交流的勇气,藏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高低和主动交流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内地藏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呢?

(一)抓住课堂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同时也是锻炼内地藏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主要平台。内地藏族学生的语言沟通有困难,加之学科专业术语难以理解,教学方式就应当很好地推敲。如果采用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老师讲得多,控制学生的时间长,学生因语言障碍听不懂的知识就多,就会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模式上,我们推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藏族学生提供更多的与汉族学生交流的机会,进而提高藏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提问环节,有意识地加大对藏族学生提问的密度,让他们的思维紧紧跟上课堂,保持较好的听课状态,同时,教师要求藏族学生多向老师和同学提问问题,以此锻炼他们普通话表达的勇气和技巧。

(二)抓课外活动的拓展

内地藏族学生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困难比较大。在对高一入校学生的摸底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位内地藏族学生写道:“虽然我的脑子里已经想到说什么了,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得重新组织一下才能说出来。再一个问题就是平时不敢开口讲普通话,怕自己因说不好而招来别人的嘲笑。”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供不同的课外活动平台,帮助内地藏族学生锻炼普通话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学生每周的升旗仪式活动中,特别让藏族学生做“国旗下的演讲”,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祖国成立七十周年征文活动中,两位藏族学生的文章在全校获得展评,提升了内地藏族学生的写作能力。2020年春季,泰安周刊刊登了“风月同天,守望相助”内地藏族学生抗疫故事征文,表现了内地藏族学生良好的汉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每年十月份的金秋艺术节,藏族学生的诗歌朗诵、歌舞等节目都是活动亮点,他们的表现都能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课外活动平台,在给内地藏族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认同。

(三)营造生活化的语言环境

近几年,我校招收的内地藏族学生有援藏干部子女、藏族城市市区学生、藏族牧区学生。援藏干部子女普通话水平和汉族学生没有太大差异,城市市区学生讲普通话的机会多、表达能力强,而藏族牧区学生普通话水平则比较低。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安排藏族学生宿舍时,特别搭配不同普通话水平的学生,让他们在宿舍放松的生活化环境中,多讲普通话,大胆开口,不怕出错。在班里安排汉族学生作同桌,日常多用普通话交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主动与藏族学生交流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感兴趣的话题,打开他们的心扉,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

二、内地藏族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及解决对策

由于学习经历、学习条件、家长的教育水平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内地藏族学生的文化课基础非常薄弱。具體来说,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概念理解不到位、公式记忆不牢、对知识缺乏基本的应用能力等表现,与内地学生有着明显的差距。针对他们的学习现状,我们做了以下尝试和探究: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模式作为新型的学习模式,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潮流,可以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可以有效弥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师生沟通与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2]还可以加强生生沟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推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内地藏族学生普通话交流能力差、基础薄弱的现状进一步助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开展小组合作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之间可以充分交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和自我学习管理能力的综合发展,帮助学生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与荣誉感,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3]

例如,在地理科目青藏铁路案例学习时,把学生分成了六组,其中每一组都有内地藏族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青藏铁路修建意义的讨论、铁路的选线设计以及对铁路修建过程中困难的预估等任务。修建青藏铁路是藏族学生熟悉的知识情境,藏族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中参与度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在交流青藏铁路修建的地理意义(促进民族团结,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内容)时,内地藏族学生从自己的体会出发,给全班学生介绍青藏铁路修建后家乡的变化,充满自豪感,以此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周末独立编班单独授课

内地西藏学生初中知识储备不足,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原理、规律无法理解,对专业术语感到困难。在心理上也与本地的汉族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统筹安排内地西藏生周末独立编班进行文化课知识单独授课,这给藏族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希望。教学时,我们独立做教学计划,单独编制教学学案,针对学生的基础单独编制检测试卷,补弱效果特别明显。从学校2017、2018、2019三届毕业生来看,内地藏族学生本科录取率达到80%以上,其中王煜圣被清华大学录取。2020年,内地藏族学生程思源高考成绩637分,位居全省内地西藏学生高考成绩第一名。

三、内地藏族学生信心不足及解决对策

内地藏族学生与内地其他学生在学习的相关因素上有很大差异。在听课方面,他们需要从双语转换直接到纯汉语接收,加之教学节奏快、信息量大,难以跟上教学节奏;在知识水平方面:多数内地藏族学生是当地考试选拔的尖子生,在初中班级中有很强的优越感,来内地后却排名落后,心理落差大;在生活上,他们远离家乡,父母不在身边,缺少家庭关怀,孤独自闭。压力感和挫折感造成了他们的自信心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实施以下策略增强他们的信心:

(一)基于藏族民俗文化优势激发藏族学生的自信心

西藏、新疆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到内地接受教育,与原来的生长环境暂时割裂,面临着语言、生活习惯、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4]因此,关注和改善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求学的文化适应状况,是促进其心智健康、提升教育成效的关键。[5]要提高内地西藏学生在内地的文化适应性,就要加强学生进入内地时文化的双向了解,即向刚入校的藏族学生介绍学校的文化和内地的风俗习惯,还要深入了解藏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家乡文化的特点。

为尊重内地藏族学生的习俗,学校在金秋艺术节、运动会开幕式、国庆节活动中都设置藏族锅庄舞的表演,充分表现出内地藏族学生能歌善舞的特长。每逢盛大节日时,藏族学生都会穿着民族服饰盛装参加活动。这些举措在尊重藏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同时,也让汉族学生体会到了藏族文化的魅力。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使藏族学生感受到了民族团结、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氛围,他们在内心建立起安全感,在行为上也就越来越自信。

(二)通过介绍自己家乡增强藏族学生的自豪感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发现,内地藏族学生羞涩内敛、不喜欢说话、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而在藏族学生的小集体中,活泼团结、遇事爱讨论,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为改变这种状况,在班级活动中特别为藏族学生安排了介绍自己家乡的环节。在介绍自己熟悉的家乡时,他们往往眼中有光,表现出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这个小活动,同时也激发了汉族学生了解神秘西藏的欲望,往往在藏族学生介绍完家乡后,还会有许多汉族学生围着他们要求讲更多的相关内容。在这样的小活动中,内地藏族学生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自信心,释放了对家乡的思念情怀。

四、内地藏族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及解决对策

内地藏族学生普遍存在上课听课效率较低,总会有不由自主地走神、犯困等现象,笔记记得很全面,做题的时候不会应用;延续了初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重结果,轻过程”,对于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做深究,只想记住结论;缺乏自主探究的愿望,不愿意通过自主思考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学习能力。为了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严格的教学管理

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6]作为培养习惯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将内地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一视同仁,规范其学习行为。由于藏族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上课睡觉、逃课、迟到等情况时有发生,学校建立了巡視课堂制度,保证每节课都有课堂检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就会及时反馈给班主任和藏族学生班主任,进行相关教育引导,保证从管理方面及时跟进。

(二)落实导师制管理制度

在学校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坚持人文关爱,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条件,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培养“博学多思,健身强体,全面发展,自强不息”的学生。

五、内地藏族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困惑与诉求

在内地藏族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学校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教师也探索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内地藏族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惑亟待解决。

第一,内地藏族学生远离父母,家校很难形成教育合力怎么办?内地藏族学生离开家乡来内地求学,学校与家长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因藏族学生家长听不懂老师的普通话而难以交流下去,无法达到交流的目的。寻求有效的沟通渠道,形成教育合力,成为当前内地藏族学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其二,内地藏族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应当怎样处理?少数内地藏族学生自由涣散、纪律意识差,屡次教育,行为规范难以做到,散漫的作风难以改变;极少数学生频繁违反学校规章制度,通过与西藏教育厅沟通,并且进行相应的处分,仍效果甚微。针对这一问题,需要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

以上两方面的困惑,希望得到教育专家和教育同仁的不吝赐教,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内地藏族学生教育得更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为西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信莹.内地西藏班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2]王志梅.浅谈新课改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下),2014(2):19.

[3]孙震,杨晓琴.新课改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效性研究[J].教育论坛,2002:24.

[4]严庆.浅析内地民族班(校)师生的文化适应[J].民族教育研究,2009(2):72-77.

[5]吴晓蓉.内地西藏班(校)学生文化适应状况调查分析——以成都西藏中学为例[J].中国藏学,2013(3):166-173.

[6]陈卫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论习惯[J].少年儿童研究,2002(1):28-29.

作者简介:李会娟(1980-),女,山东泰安,鲁东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地理教育。

猜你喜欢

语言环境课外活动培养策略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淘气包马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