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应用稻鸭共作技术的效益分析
2021-03-03胡兴年刘观清张国彬张取仁
胡兴年 刘观清 张国彬 张取仁
摘 要:在怀宁县云生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田内进行了规模化应用稻鸭共作种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作种养虽然增加了养鸭生产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单位面积综合产值及纯收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成本产出率;减少了农药、化肥施用量及用工数,节省了水稻种植的物质投入和人工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自然环境和农产品的化学污染;生产出的鸭肉和大米无公害、优质、安全,鸭子市场认可度高,价格高并畅销;同时可为企业创建绿色无公害品牌,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为农民增加了致富门路。由此可见,稻鸭共作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良好,是一种绿色高质高效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应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稻鸭共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11;S83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3-0028-03
怀宁县是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产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5%以上。为提高水稻产量,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污染了河塘等水体,也影响了稻米品质,进而危害人体健康。为此,怀宁县引进示范了稻鸭共作等多种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既能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又能使水稻保持较高产量。为加速稻鸭共作种养技术的推广应用,2020年笔者进行了规模化应用稻鸭共作种养技术试验,探讨稻鸭共作种养技术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期为推动稻鸭共作种养技术在水稻生产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设在怀宁县云生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田(116.8073°E、30.7035°N),位于怀宁县高河镇太极村胡屋组的畈区内。区内稻田地势平坦,排水灌溉便利。土壤为棕灰色粘性土,有机质25.03g/kg,全氮2.11g/kg,有效磷17.58mg/kg,速效钾62mg/kg,pH 5.48。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两优688;所用复合肥含N、P2O5、K2O各为15%,所用尿素含N 46%;供试肉鸭品种为东至县大渡口大白鸭。田间防护围网为粗2mm涂漆细铁丝网,围网网格长宽各为2cm,围网高1m;固定围网的插杠为粗4cm、高1m的铁质插杠;田间鸭棚用粗2.5cm的热镀锌不锈钢圆管搭建,鸭棚长6m、宽2.5m、高2.5m,单棚面积15m2,棚架上分别覆盖厚0.1mm以上的聚乙烯薄膜和针织遮阳网;放到稻田前的雏鸭圈养鸭舍、从田间收回的成鸭圈养鸭舍均为养蛋鸭的鸭舍,面积500m2,鸭舍前留500m2活动场地,活动场地前挖1333m2水塘,鸭舍、活动场地及水塘四周均被铁丝网围起,形成互通的整体。放到稻田前,雏鸭所喂饲料为市场上购买的小鸭扶苗饲料,稻鸭共作期间及成鸭收回圈养期间所喂饲料为烘干房丢弃的次品稻。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稻鸭共作、单种一季水稻2个处理,以单种一季水稻作为对照(ck)。试验为大区种植,不设重复,稻鸭共作面积13.33hm2,单种一季水稻面积10hm2。管理措施见表1。
1.4 调查项目 分别统计稻鸭共作区和单种一季水稻区的生产成本、鸭子及水稻产量、销售收入,计算2个试验区的产值、纯收入、劳动生产率、成本产出率。
产值=产量×单价 (1)
生产成本=物质成本+人工成本 (2)
纯收入=产值-生产成本 (3)
劳动生产率=产值/工作日数 (4)
成本产出率(%)=(产值/生产成本)×100 (5)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效益 由表2、3可知,与单种一季水稻相比,稻鸭共作水稻田中鸭子吃掉了部分害虫、杂草,脚掌踩踏又抑制了杂草萌发与生长,排出的粪便可作为肥料,减少了农药、除草剂、化肥的施用量;另外,为增加鸭子活动空间,插秧时扩大了穴距,从而降低了机插秧密度,相应减少了稻种、秧盘、育苗基质和育苗土,减少了物化成本541.95元/hm2、用工成本41.25元/hm2。但稻鸭共作增加了鸭苗费、养鸭饲料费、养鸭设施折旧费、养鸭活动场地及水塘租金、养鸭用工费等生产成本6300.6元/hm2,扣除水稻减少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净增加5717.4元/hm2。稻鸭共作虽增加了养鸭生产成本,但另产出了255只/hm2鸭子,增加了11475元的鸭子产值。稻鸭复合产值比单种一季水稻多11225.52元/hm2,增收51.91%;纯收入比单种一季水稻多5508.12元/hm2,增收154.52%;劳动生产率比单种一季水稻高117.32元/d,提高了12.21%;成本产出率比单种一季水稻高18.4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稻鸭共作虽然增加了养鸭生产成本,但减少了水稻、农药、化肥施用量及用工数,节省了水稻种植的物质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值及纯收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成本产出率,经济效益显著好于单种一季水稻,因此稻鸭共作技术是一种高效益的种养技术。
2.2 生态效益 稻鸭共作区因稻鸭的互利共作,水稻未施用除草剂,又少喷1次农药,追施分孽肥时又少施了尿素,农药施用量(有效成分)减少了283.5g/hm2,减少了14.16%;化肥施用量(纯N)减少了13.8kg/hm2,减少了3.28%(见表4)。由此可见,稻鸭共作减少了水稻化学投入品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自然环境和农产品的化学污染,改善了自然环境,因此稻鸭共作技术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技术。
2.3 社会效益 稻鸭共作田的鸭子活动量大,吃食的饲料为稻田中昆虫、青嫩杂草、水生动物等营养丰富的动植物饲料,收回圈养阶段也喂次品稻(稻谷烘干房的下脚料),没有添加化学添加剂、抗生素,鸭子瘦肉率高,鸭肉品质好、味道佳,药物留量少,鸭子不仅在鲜活市场上高价畅销,还可被肉鸭加工企业加工成无公害品牌食品加价销售,增加肉鸭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填补了绿色无公害鸭肉的市场空缺。应用稻鸭共作技术大大减少了农药、化肥用量,降低了对土壤和水域的化学污染,相应减少了农药在稻谷中的残留,提高了稻米品质,保证了稻米的质量安全。稻鸭共作生产出的稻谷经企业注册商标后,售价在7元/kg以上,比普通大米贵3元/kg以上,稻谷增值2元/kg以上。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作虽然增加了养鸭的生产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鸭子收入,其单位面积综合产值、纯收入、劳动生产率及成本产出率显著高于单种一季水稻;稻鸭共作减少了水稻的农药、化肥施用量及用工数,不仅节省了水稻种植的生产成本,还直接减轻了对自然环境和农产品的化学污染,改善了自然环境;稻鸭共作可生产出无公害、优质、安全鸭肉和大米,鸭子市场认可度高,价格高且畅销,可与大米一同为企业创建绿色无公害品牌,增加鸭子及稻米的附加值,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为农民增加了致富门路,能促进水稻产业和养鸭业的健康长久发展。由此可见,应用稻鸭共作技术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绿色高质高效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应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结球,李权生.2008年望江县稻鸭共生技术示范[J].安徽农学通报,2009(17):67-68,78.
[2]张金萍,王冬青.稻鸭共作高效种养技术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23):272,274.
[3]聂文芳.稻鸭共作生态农业集成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14):30-31.
[4]戴志明,杨松华,张曦,等.云南稻-鸭共生模式效益的研究及综合评价(三)[J].中国农学通报,2004(8):265-267,273.
[5]陈飞星,张增杰.稻田养蟹模式的生态经济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2(3):323-326.
(责编:徐世红)
作者简介:胡兴年(1971—),男,安徽怀宁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業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