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

2021-03-03黄仁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增长率陕西省指标体系

黄仁全,田 径

(西安外国语大学 经济金融学院,西安 710128)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为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省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发展质量不高,需要由以往粗放型低质量发展模式,转化到质与量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上来。黄河流域的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黄河流域提质增效的新动力。[1]然而,如何测度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研究高质量发展中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制定对策建议的起点。从系统论角度出发,若将高质量发展视为综合系统,则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为高质量发展中最核心的三大分系统。对此,本文拟分别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研究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测度问题。

一、相关研究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这一表述,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新主题,国内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林兆木认为,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而共享为根本目的。[2]吕薇对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认为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将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效率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标相结合,同时也要将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标予以结合。[3]李浩民提出,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环境五个维度。[4]洪宇和马成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模型构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了其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效率之间的联系。[5]

综合相关文献,本文认为现有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还有待改进之处。一是指标体系设计缺乏理论支撑,专家学者普遍以十九大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高质量内涵为基准进行探讨,但并未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最新理论成果纳入其中。本文提出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适应当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二是主观指标计量缺乏准确性,部分学者在指标权重确定上采用主观方法,调查人群和调查数量的不同将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拟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从而克服主观法带来的缺陷。三是一些指标数据的获取与测算难度较大,指标数据不连续等从而影响测度结果。对此,本文遵循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以各类年鉴指标数据为主构建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测度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内涵

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基础之上,服从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既要包含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就是依托科技创新。从系统论角度出发,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可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进行研究。

经济发展系统。陕西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基地。从全省经济结构来看,第一产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为区域产业经济主体,其中初级加工业占比较高,能矿资源采掘业特色突出;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显著低于沿海地区。因此,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适度增加第三产业占比,可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化进程,促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系统。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质量发展对陕西省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等新要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新技术、新能源的利用加快陕西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创新构建现代化的产业链,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目标。

生态环境系统。陕西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据统计,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1.9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57.8%,生态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6]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应限制开发区建设,依托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促进地区的绿色发展;对生态环境较好区域,应重点开发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指标体系构建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科技创新为实现路径,同时高质量发展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本文立足于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现实情况,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系统论的思想,将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进行逐层分解,构建目标层、准则层与指标层,将总目标分解为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反映经济发展指标包括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国内外贸易和社会指标[7],共有20项指标层指标,皆为正向指标。反映科技创新指标包括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融资和创新产出指标[8],共包含15项指标层指标,皆为正向指标;金融在科技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将部分科技金融指标纳入科技创新系统中。反映生态环境指标包括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指标[9],共有9项指标层指标,其中反映生态环境压力的3项指标为负向指标,其余6项为正向指标。

(三)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0—2018年的数据,研究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情况。相关数据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陕西年鉴》《陕西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和Wind数据库、陕西省统计局官方网站以及部分期刊文献中的调查数据。个别年份有数据缺失,通过趋势外推法、插值法获得。

表1 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1

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测度方法

(一)数据标准化

本文构建的陕西省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较复杂,不同指标的度量单位不同,因此各指标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此外,指标反映了对子系统的两种作用: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正向作用是指该指标越大则该子系统越好,统称为正向指标。负向作用是指该指标越大则该子系统越差,统称为负向指标。因此,本文需要对子系统中的各指标进行标准化,以消除指标度量单位和正负作用的问题。[10]标准化的计算公式为

(1)

(2)

(二)灰色关联模型

(3)

其中:ρ∈(0,1)为分辨系数,反映关联系数间的差异显著性,取ρ=0.5,则可得关联矩阵

(4)

(三)熵权法赋权

为了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本文采用熵权法分析各个指标间的相关程度,根据每个指标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权重。第i个指标的第j期对应的熵值为[9]

(5)

由此,得到各个指标的信息熵为(H1,H2,…,Hm),各指标熵权值为

(6)

其中:W为由各指标熵权值构成的熵权向量,WT=(w1,w2,…,wm)T。

综合式(1)至(6),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为

E=R×WT。

(7)

四、实证分析

(一)综合情况分析

1.高质量发展指数

运用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对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和三项分指数(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进行测度,2000—2018年期间,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各项指标均呈稳定增长态势,如图1所示。

根据各阶段发展特点,将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2000—2006年间,各指数都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其中,科技创新指数位于三大系统指数前列,而生态环境指数在2000—2002年三年期间高于经济发展指数,2003—2006年生态环境指数低于经济发展指数。在此阶段,三大系统之间发展相对均衡,陕西省生态环境基础相对较好,但过于重视经济发展,而开始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导致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逐渐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发展趋势。

二是2007—2010年间,各指数值步入中低发展水平。其中,经济发展指数位于三大系统指数前列,科技创新指数高于生态环境指数,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并仍处于以牺牲生态环境换经济发展的粗放式发展阶段。

三是2011—2014年间,各指数进入中等发展水平。其中,经济发展在三大分系统中仍然保持领先优势,生态环境系统指数首次超越了科技创新系统指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得以体现。此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之间发展的均衡性进一步恶化,特别是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

四是2015—2018年间,各指数进入较高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指数分别在2015和2016年位居三大系统发展指数之首,科技创新发展也得到充分重视,三大系统发展趋于均衡。但2017年与2018年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再次打破了原有均衡状态。究其原因在于,陕西省提出的“三个经济”发展战略,主要针对提升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而对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系统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

图1 2000—2018年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和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指数

2.指标体系权重

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分系统权重分别为:经济发展分系统0.382、科技创新分系统0.487和生态环境分系统0.187,如表1所示。科技创新分系统占比最大,说明科技创新在促进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新驱动已经成为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生态环境分系统占比最低,这与之前粗放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因此,陕西省在高质量发展中,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利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分系统指数分析

1.综合发展指数

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及其增长率如图2所示。2000—2018年期间,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由0.36提升至0.89,指数值增长了138.89%,年均增长水平5.02%。以指数值每提高0.2作为划分,从0.3~0.5历时13年时间(2000—2012),年均增长率为2.42%,低于整个周期年均增长率,为低速增长阶段;从0.5~0.7历时3年时间(2013—2015),年均增长率为10.76%,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从0.7~0.9历时3年时间(2016—2018),年均增长率为10.74%,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其中,2018年和2015年综合指数增长幅度分别排第一(15.88%)和第二(15.74%),这与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2015年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密切相关。说明陕西省在加快经济发展“动力切换”、加速经济“升级换挡”,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图2 综合指数

2.经济发展指数

如图3所示,陕西省经济发展指数从2000年的0.34增长至2018年的0.97,年均增长率为6.09%。除2001年和2004年略有降低之外,其余年份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以指数值每提高0.2作为划分,从0.3~0.5历时11年时间(2000—2010),年均增长率为3.01%,低于整个周期年均增长率,为低速增长阶段;从0.5~0.7历时6年时间(2011—2016),年均增长率为6.37%,处于中速增长阶段;从0.7~0.9历时2年时间(2017—2018),年均增长率为20.68%,处于超高速增长阶段。特别是2017年与2018年,经济发展指数增长都在19%以上,说明陕西省2017年提出的“三个经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战略在实现“追赶超越”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陕西省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

图3 经济发展指数

3.科技创新指数

如图4所示,陕西省科技创新指数从2000年的0.37增长至2018年的0.81,年均增长率为4.79%。以指数值每提高0.2作为划分,从0.3~0.5历时14年时间(2000—2013),年均增长率为1.66%,低于整个周期年均增长率,为低速增长阶段;从0.5~0.7历时3年时间(2014—2016),年均增长率为15.42%,处于超高速增长阶段;从0.7~0.9历时2年时间(2017—2018),年均增长率为9.15%,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07年之前科技创新指数一直保持在低位增长,增长率小于2.5%。自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后,陕西省陆续出台科技创新与金融扶持相关政策,促进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012年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并成立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科技创新综合指数得到迅速提升。

图4 科技创新指数

4.生态环境指数

如图5所示,陕西省生态环境指数从2000年的0.35增长至2018年的0.84,年均增长率为5.29%。以指数值每提高0.2作为划分,从0.3~0.5历时14年时间(2000—2013),年均增长率为2.38%,低于整个周期年均增长率,为低速增长阶段;从0.5~0.7历时1年时间(2014),增长率为9.53%,处于中速增长阶段;从0.7~0.9历时4年时间(2015—2018),年均增长率为12.24%,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00—2008年间,大部分年份生态环境指数增长速度小于经济发展指数增长速度,从侧面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尚未跟上。2009—2015年间,生态环境保护逐渐得到重视,其间仅2012年生态环境指数增长速度小于经济发展指数增长速度。2017年和2018年生态环境指数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发展指数增长速度,一方面由于“三个经济”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依然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

图5 生态环境指数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在分析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和熵权法建立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模型。对2000—2018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经济发展指数、科技创新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各类指数都得到了稳步提升,步入相对较高的发展阶段,陕西省在经济发展“动力切换”、加速经济“升级换挡”所采取的措施有效。实证结果同时显示,陕西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是创新驱动已经成为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三大系统指标权重显示,科技创新分系统占比最大,说明科技创新在促进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体来看,2010年前陕西省经济发展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此后生态环境保护逐渐得到重视。随着2012年后陕西省各类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经济法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长足效果。

三是“三个经济”发展战略在促进经济发展中作用凸显。2017年陕西省“三个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后,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高达20.68%,在促进陕西省实现“追赶超越”目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三个经济”战略的实施对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系统的溢出效应有限。

(二)对策建议

陕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游,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对此,针对本文研究和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政策红利。一方面,陕西省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省份。陕西省应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探索提升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另一方面,陕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游,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明显,应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主动作为,加强与其他省区的联动,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是平衡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之间的发展。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尽管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短期来看,“三个经济”发展战略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十足成效,但同时也导致了陕西省经济发展系统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发展得不均衡。从长期来看,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12],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是补齐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陕西省生态环境总体依然比较脆弱,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产业发展污染严重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水土流失严重问题,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引进民间资本,完善绿色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机制,增强综合防治的系统性。针对经济效益低污染严重的能源产业,要优化能源基础原材料产业发展方式,加快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加大淘汰力度,提升产业资源环境的效率水平。

猜你喜欢

增长率陕西省指标体系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