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脉、意志”范畴的表达:嘉庚艺术中心设计

2021-03-03

华中建筑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脉范畴入口

王 辉

黄 平

1 文化艺术的综合体

嘉庚艺术中心工程是以陈嘉庚先生命名的,该工程属于厦门集美新城中心区公建群项目,是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美新城既是厦门联系内外辐射的交汇点,又是城市文化要素相对集中的区域,近百年的文化积淀不仅构建了本区域深厚的文化资源,而且形成了城市风貌的底层特色——“嘉庚风格”,因此,对“嘉庚风格”的保护和传承是本项目作为地标性建筑应遵循的设计主题(图1~2)。

本项目是一座文化艺术综合体,共分为3大功能区:剧院区、影院及多功能区、入口共享区。建筑规模6万m2有余,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主体为东西朝向,主入口位于西侧。在功能布局上,中区为入口共享大厅,北区为剧院及排练厅,南区为电影厅与多功能大厅。剧院座位数1450座、多功能厅500座,电影院7个影厅共约1000座。此外,还设置了餐饮、精品店、咖啡厅、展厅等商业文化设施。总之,这不是普通的剧场集合地,而是一座功能复杂、规模宏大的综合性文化中心(图3)。

2 回归建筑的第一性原理

英国学者戴维·史密斯·卡朋把维特鲁威古典建筑三原则“坚固、实用、美观”扩展至6个范畴:即“形式、功能、意义、结构、文脉和意志(精神动机)”①。前3个是基本范畴,后3个是扩展范畴,这些范畴涵盖了建筑理论的基本原则,这表明当代西方建筑理论界又回归了对建筑第一性原理的关注。在具体的建筑创作实践中,如何协调这些原则是建筑师应认真考虑的问题。建筑设计的目标是平衡所有要素,并集中对一个(或几个)关键要素的关注上。建筑创作应该像圆规,圆形代表各方面发展的均衡性,圆针则寻求单点突破(也可能是多点),使建筑师有表现建筑物个性的自由。

图1 嘉庚艺术中心

作为大型公共建筑,嘉庚艺术中心采取“整体兼顾,重点突出”的思路,在完善“形式、功能”基本范畴的前提下,突出“文脉、意志”范畴。本文从“建筑群体创造城市文脉”、“地域形式凸显城市意志”来分析嘉庚艺术中心的创作特点。

3 建筑群创造城市文脉

每个建筑物均定位于具体的“场所”,如历史延续性的(时间维度)、或环境与建筑构成的情境(空间维度),这个特点“可以归在一个特殊的范畴之下,这个范畴在文章中称作‘上下文’,在历史承续性上称为‘文脉’,而在特定的空间场所中,似可称为‘背景’或‘依托’”②。一般用“文脉”来概括这个范畴。“文脉”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包含了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的问题,也包括建筑所处的自然或城市环境,即“文脉”关注的是建筑应该如何融入到既有的环境中。

而实际上,文脉往往是创造出来的,并达到相互和谐统一的效果。奥托·瓦格纳在《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书中谈到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相和谐的美学需求”③,F·L·赖特与爱德华兹曾都曾明确提出和谐一致的需求:“按照用地的特征,以及城市或城镇的用途而与基址和谐”,“建筑物……必须组成一个社会,其中的各个单体应该彼此相互关联,每一座建筑最终都应该建立在对其他建筑的尊重之上。因此,在这里所宣称的评价标准既是社会的,也是美学的。”④

图2 区位图

图3 功能布局

从“历史延续性”和“既有的城市环境” 两方面来讲,“嘉庚风格”是体现该区域“文脉”特征的设计锚点。

3.1 群体即背景

艺术中心是集美新城中心区公建群的单体建筑之一(图4)。基地原是大片空地,这几栋大型文化建筑均采用了“嘉庚风格”,绵延形成了城市区域性的地标中心。形式的统一既起到对区域统领的作用,具有规模化效应,也为行人提供了必要的方位标识。独特的地域风格增强了城市中心区的标志性特征。艺术中心与其他建筑相互成为“背景”或“依托”,在城市环境上构成了“文脉”的特征。

3.2 与城市环境的协调

艺术中心的东侧为市民广场,市民广场北端是行政服务中心。市民广场的设计实现了大胆的构想,广场架空大平台跨越杏林湾路,行政服务中心与艺术中心的主入口也抬至二层,与市民广场直接相连,三者共同形成城市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并有力烘托轴线端点行政服务中心的气势,这个抬起的入口顺势成为艺术中心的剧场观众厅入口,使艺术中心主入口直接拓展至城市空间,有效增强了入口空间与城市的联系。在平台下方即一层设置为机动车道路,做到人车分流、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图5~7)。

3.3 开敞与聚阖

建筑与多个广场构建了多层次的递进的“城市客厅”。建筑主入口由三层高的大尺度凹弧型回廊与两端塔楼共同组成,高起的塔楼类似于中国古建筑“门阙”的形式,突显主入口的位置,远观极具标志性。弧形广场和披檐围廊类似于圣彼得广场,塑造了入口室外空间的围合感和领域感,也增加了入口灰空间的层次。由室外到室内、由公共到私密、由开阔到聚阖,形成“市民广场—弧形广场—入口围廊—室内大厅”等4个层次(图8)。

艺术中心另一个特征是使用了大面积的玻璃窗,突出现代建筑空间渗透性和流动性,一方面使阳光与光线进到建筑物的室内;另外从室内看到是外部广场的景观,使得内外交流,营造建筑、人文共生的和谐氛围(图9)。

图4 集美新城中心区公建群

图5 总体协调

图6 平台拓展城市空间

图7 立体交通

图8 多层次的入口空间

图9 立面细部

图10 嘉庚风格:厦门大学建南楼群

上述设计特点包括群体即背景、环境协调、抬起与叠层、开阔与聚阖、空间渗透等,从集美新城区的街道和广场扩展到艺术中心单体建筑内部,均考虑了人的“情感需求”,从而建立人们之间的“情感关系”,而“文脉”的概念是从如画风格与城镇景观理论中发展而来的,“文脉”由人的感觉组成,这种感觉形成了人们对建筑的感知,这种感知一方面来源于与空间相联系(运动和静止)的模式,另外一方面来源于对形式的感知。从“物的文脉”到“人的文脉”,这也是文脉概念的底层逻辑。

4 形式突显城市意志

“意志”是现代建筑理论中极为重要的范畴,这个范畴有两层含义,其一为“时代意志”,即特定时代所涌现的观念,以“意志”的方式内化到建筑风格中,所谓“时代精神”就是“意志”的外化形式,现代建筑就是一种时代意志的体现,是人们对“现代”刻意追求的产物。其二为“文化意志”,即一个国家可能将“意志”赋予到标志性建筑上,如北京十大建筑就是用传统形式表达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意志②。一个城市也是如此,尤其是厦门这座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在建筑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意志”即“嘉庚风格”。

图11 北立面

图12 正立面

图13 入口回廊

4.1 嘉庚风格

自清末民初以来,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华侨从海外带来新的建筑类型和技术,并结合福建地方民居传统,创造性地运用了本地的工艺和材料,建造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侨居建筑,这种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建筑被称为“嘉庚风格”。“嘉庚风格”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外建筑文化碰撞的具体实践。其建筑形式呈现出“闽南式屋顶、西洋式屋身、南洋建筑的拼花、细作、线脚等”⑤,在体现地域性和民族形式方面有所创新(图10)。

4.2 严整的形态设计

艺术中心正立面中轴对称,呈现中式大屋顶及檐口、西洋式屋身的三段式构图,造型工整严谨,两端高起的塔楼形成起伏有度的天际线,立面底层基座敦实,顶部披檐深远,角部起戗,用中西合璧的古典手法展现出大型公共建筑的宏伟形象(图11~12)。

按“凡本地可取之物料,宜尽先取本地生产之物为至要”⑥,这既是材料的利用原则,也是形式原则。艺术中心的细部注重对拼花、线脚等的刻画,墙面主要采用赭红色的面砖,稳重的拱形壁柱、斗拱变体与灵动的玻璃面配合使用,注重纵向与横向乳白色石材线角勾勒的效果,开窗突出节奏感与活跃因素,体块凹凸变化。这是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厦门地方特有的、端庄的“嘉庚风格”(图13~14)。

密斯·凡德罗称“建筑学是用空间术语表述的时代意志”⑦,而格罗皮乌斯则提醒不要丢失古代的根,这反映了建筑意志的“时代性”和“文化性”的双重属性。当考虑建筑形式时,应该对流行风格(时代意志)和传统元素(民族意志)加以明确。“嘉庚风格”作为在多元文化冲击下形成的历史见证,艺术中心的形式选择更多是从文化意志来考虑的。即建筑表达了社会的文化性,使用与之相关的形式—--对称、比例、秩序、韵律等来体现建筑的意志,这种文化性通过对传统风格的使用与过去保持联系。

结语

建筑语言在现代主义运动之后具备了充分的自由性,尽管从逻辑上讲,建筑师可以任意地建立有意义的形式,不过这六个范畴已经对各方面进行了限制,并且在功能确定之后,对形式联系最密切的范畴如意义、文脉、意志,它们对形式的影响程度来自于具体的视角,角度不同对建筑形式的影响也不同,例如文脉,是从城市的角度还是从街区的角度来考虑?抑或仅从相邻的建筑来考虑?即使角度相同,最终的形式也会有所差异,甚至是大相径庭。

艺术中心以“传统展现现代”的方式运用了历史建筑类型,但是在空间的内在逻辑上仍然是现代的。笔者时常在想,如果当初采用的是现代建筑风格而非嘉庚风格,也许更能反映现代主义的“时代精神”,但在这个既无地形起伏、又无特殊场景的环境中,它所创造的文脉效果将是不得而知的,最大的可能是呈现出“千人一面”的普通的新城开发区的面貌,也许能闪现出几幢“特立独行”的观念艺术类的建筑,但无论如何,在当今未能为新的建筑语言找到足够的传统依托情况下,都无法展现厦门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许在厦门特定的场景中,以现代派的空间叙事为基础、以传统的嘉庚风格为依拖,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策略在大概率上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图15~16)。

(注 本项目获2019年“上海市建筑学会第八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

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29457m2

总建筑面积:63028m2

地上:52119m2;地下:10909m2

座位数:剧院1453座;多功能厅507座;电影院973座

容积率:1.77

绿地率:15%

建筑高度:35.4m

地上建筑层数:5层

地下建筑层数:2层

图14 入口大厅

图15 剧院观众厅

图16 主入口广场夜景

机动车位:150辆

剧院噪音控制指标:NR-20;

多功能厅噪音控制指标:NR-25

资料来源:

图1,图4,图9,图11~18:马元摄影;

图2a:高德地图截图、作者绘制加工;

图2b:上位规划图;

图3(平面图):作者绘制;其余照片为摄影师马元拍摄;

图5~8:左侧示意图为作者绘制;右侧照片为摄影师马元拍摄;

图10:作者拍摄。

注释

① 戴维·史密斯·卡朋.建筑理论(上、下册)[M].王贵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ⅹⅷ。

② 王贵祥.建筑理论: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建筑理论》上、下册译后有感[J].建筑学报,2006(1):89。

③ 戴维·史密斯·卡朋.建筑理论(上、下册)[M].王贵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333。

④ 同上,第333页。前者是莱特所言,后者是爱德华兹所言(笔者注)。

⑤ 程建.对嘉庚建筑的形成及未来传承发展的探讨[J].福建建材,2016(1):24。

⑥ 梅青.嘉庚建筑与嘉庚风格[J].建筑学报,1997(4):59。

⑦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原山,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94。

猜你喜欢

文脉范畴入口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高速公路入口疏堵解决方案及应用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秘密入口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