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西部小城镇中心区有机更新规划模式研究
——以陕西蒲城为例

2021-03-03

华中建筑 2021年2期
关键词:蒲城县小城镇有机

李 晶

马 云

蔡忠原

中国西部小城镇普遍存在“前店后宅、下店上宅”的商住混合型区域,多数位于小城镇中心地段,但存在基础设施配套、停车设施不足,公共空间缺乏,绿色空间短缺,建筑风貌混乱等诸多问题。目前大多数针对小城镇中心区改造方式,多以“囚笼式”保护,忽略与周边区域的发展融合。以沿街风貌的重塑或立面改造的方式,忽略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再生;或者采用粗犷式的推翻重建,忽略老城历史价值,改造过后如同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1]。

本项目改变以往老城改造浮于表面的模式,改变小城镇改造成本局限、禁止强拆的政策压力、原住民拆迁安置的社会问题等困局,结合小城镇中心区发展现状,达到更新片区与外围融合共生,从而成为城市现代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名片。

图1 城市组织构成要素与相互关系

图2 西部小城镇有机更新技术框架

1 文化导向下城市有机更新理性辨析

1.1 类型拓展

(1)有机更新

有机更新最初由吴良镛院士提出,认为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局部,如同生物体一样是有机联系,按照城市内在秩序和规律,顺应城市的肌理,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和将来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使得城市改造区的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相一致。

表1 城市更新项目中的社会指标

图3 有机更新空间体系四维关系

图4 蒲城县中心城区建筑高度分布

(2)城市组织

城市组织即Urban Tissues[2],与有机更新一样,将城市认同为生命有机体,由日本城市规划与建筑师布野修斯教授提出。生命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①。城市组织是将城市空间内构成要素进行类型划分与归类,包括城市区域、城市分区、城市单元、城市邻里、城市住宅、住宅内部空间,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聚集方法成为不同规模的类组织。

(3)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即文化的空间是将文化具像化并赋予其空间形态的政策过程[3],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 (周期、季节、日程表等) 或是一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②。十九大报告后提出文化自信,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③,从此标志着文化大繁荣背景下的空间营建高潮出现[4]。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文化空间与社区文化空间共同构成城市地方文化特色系统,实现对突出文化品种保护与各种文化品种保护相结合[5]。

1.2 关系思辨

(1)城市组织、文化空间与有机更新互动机制

①文化空间是城市组织的内生动力。城市组织的构成要素分不同层级,包括城市区域、城市分区、城市单元、城市邻里、城市住宅、住宅内部空间,组织单元慢慢聚集与成长。聚集过程中伴随着空间单元规模变大、人口增加、功能丰富,文化空间是空间单元的内聚性核心单元,是邻里单位中生活交往空间,是城市单元中街区中心空间,是城市分区中公共文化中心,是城市区域中城市地方性、传承性的代表(图1)。

②城市组织是城市更新的补充。1942年伊利尔·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提出“有机的城市生长”,是一种“适应性的改变”(Adaptive Change),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既能够充分适应现状的复杂性[6]。(沙里宁,1942年)城市有机更新是对城市中已不适应一体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改建,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主要包括对建筑物等客观存在实体的改造,以及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7]。城市有机更新的模式包括重建(Redevelopment)、复修(Rehabilitation)、活化(Revitalization)和文物保护(Heritage Preservation)四种手段④。城市组织用生物肌体生长的方式看待城市,适应城市地方性特点、城市发展内在机制与规律前提下,对城市局部空间进行模块化的功能修补、设施修补,具体包括营造文化空间、改造社区居住空间、建造绿色宜居空间等,最终使城市更新区域与城市整体协调一致。

③文化空间是城市有机更新价值诉求。城市有机更新社会指标包括地方特色保护/改善、开放空间可达性、非住宅发展对不断变化需求的适应性指标[8],其中“地方特色保护/改善”是城市更新中最为重要指标,衡量本地特色是否升值、更新区域的独特性两项指标,定量评价标准便是文化空间的空间分布、规模尺度及空间内部设施配套与文化承载,最终构造出人气活跃,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城市[9](表1)。

(2)有机更新对小城镇中心区发展的作用机制

①渗透机制。渗透机制是指通过城市有机更新方式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将本土地域文化、减少大拆大建、局部更新后与城市整体相一致协调的理念渗透。以小区域、小节点、多个层面、多阶段进行渗透式的改造及优化,发展—优化—完善—再优化的方式,改变当前小城镇出现“千城一面”建设方式,尤其是对缓解小城镇中心区普遍面临的交通拥挤、绿地设施较少等问题具有作用,通过“疏减密度,增加节点”的方式进行有机式渗透。

②提升机制。提升机制是指通过有机生长方式,局部改造城市空间,增加城市功能的完整性,实现小城镇空间与功能的复合化互动,拓展新的融合空间。同时降低了小城镇开发、更新建设成本,使更多原住民留在原址生活,为小城镇后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红利,保留承载地域文化特点与地方性特征,实现经济效益发展与公益文化价值的融合,提升城市的归属感。

图5 蒲城县中心城区现状

图6 蒲城县历史文化街巷分布

2 有机更新背景下小城镇复兴与活化

2.1 西部小城镇发展困境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我国各级城市共697个,县城单位共1544个,建制镇约为18000个,行政村规模为10万量级[7],文本研究对象为县城。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针对城市建筑贪大、媚洋、乱象丛生,特色缺失,文化传承堪忧等问题。县城同样面临着建设空间与城镇特色不匹配等“城市主要问题”区。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5》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2015》的相关数据,县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整体差距较为明显⑤,不同地区县城差距明显、县城与城市差距明显。

西部地区县城发展与建设面临困境和滞后更为严重,普遍存在建筑体量过大、建筑高度超高、建筑色彩混乱、建筑风格迥异等问题。以蒲城县城为例,城市天际线的近景、远景居住建筑以33层居住建筑为主,天际线单调,超宽建筑数量较多,空间尺度与小城镇特征不匹配。

2.2 西部小城镇有机更新技术框架建构

(1)有机更新框架构建

城市有许多历史记忆特别老城区,不能因为浮躁、无知而破坏掉[8]。针对西部小城镇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有机更新技术框架采取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的总体定位前提下,尊重总体城市设计(或城市风貌规划)为原则,解析城市精神、城市性格及城市文化特征,最终建构营造文化涵养空间—改造社区居住空间—建造绿色宜居空间”的有机更新模式。综合考量城市改造的建设成本与经济效益,以最小拆迁成综合平衡社会改造代价,保留城市近现代发展的一段历史。保留原住民及其本源生活,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增强城市归属感,缓解社会矛盾。实现城市特色性发展目标,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促进城市活力的重新焕发,调整城市用地及产业机构,最终达到老城有机更新。

(2)有机更新空间体系营建(图3)

①营造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是代表城市性格的精神文化空间场所,小城镇老城区或中心城区中历史文化地段、原住民生活区域公共活动与交往空间、民俗祭拜或家族祭奠场所。有机更新最终目的不是消除城市印记,而是塑造并强化城市记忆,强化城市精神场所的营建,最终从本源回归城市文化自信。营造文化空间是恢复城市地域文化生活习俗,重塑小城镇地缘交往空间,营建具备精神空间承载的内聚型公共空间,最终实现城市更新成本最低、原住民保留最多、社区内聚活力最足、规划改造规模最小、宜人节点最多的社区。

②改造社区居住空间。社区居住空间是小城镇中心城区或老城区主要存在形式,小城镇城市发展面临城市改造,全部拆迁的更新模式赶走了代表城市近代发展史的群体及其集体记忆,因此将重新与部分居住社区予以保留相结合,保留居住社区进行改造,改建成符合城市形象且满足当下现代生活需求的居住空间单元。保留社区混合业态形式,“拆小房、留主房”,配套排水、燃气、暖气、停车位等设施,拆围墙将交往空间外置与文化涵养空间结合。

③建造绿色宜居空间。中心城市是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较为缺乏的区域,同时整体建筑密度大,私宅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绿化节点严重缺乏。与改造社区居住空间结合,遵循“疏密度、增节点”的方式,利用风廊及建筑日照综合分析,选择冬季阳光最充沛、夏季体感最适宜风速的区域建造绿化节点,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的绿化空间,增加本地居民交往与活动,从而促进文化涵养空间的内聚力。

图7 改造社区居住空间模式图

图8 Envi-met软件参数设计

图9 公共空间改造意向图

2.3 蒲城有机更新营建实证研究

蒲城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位于县城中心偏西位置,总区域面积约3km2。

(1)现状问题剖析

蒲城老城小尺度历史街区较多,但历史遗存较少,建筑功能多以居住为主,沿街有线性商业,但规模不大。整体建筑风格混乱,缺乏统一建设标准。由于规划管理滞后,造成现状居住用地属性为集体土地,随着物权及产权意识提升,这部分“独家院住宅”成为蒲城县人民政府改造、城市更新发展的棘手问题。

规模化独家院自20世纪70年底开始建设,由于中心城区建筑高度多以低层为主,建筑密度大,道路宽度窄,缺乏公共停车场且未对停车与交通问题有预见性,造成停车问题相当严重。由于政府批地,个人对建筑进行自行修建,造成给水、排水、天然气、暖气等基础设施未与城市管网进行联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严重缺乏(图4~5)。

(2)有机更新模式

①文化空间营造。结合蒲城县城市历史问题特点与人文性格特征梳理,据《蒲城县志》记载解放前县城内有72条街巷,皆以十字状排列。结合历史街巷复原位置,并与现状街区进行比对,梳理出来8条居住功能集中、具有历史空间肌理的文化街区空间。因此蒲城文化空间营造主要营造历史街区格局,恢复近代城市发展的记忆承载空间,将无形的文化要素及历史空间机理外化,具体包括姜家巷、南新路、真人祠巷、三义庙巷、南观音庙巷、仁义巷、南麟趾巷、新后巷等老城街巷。对历史城区进行街巷整治,植入街头绿地节点、完善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实现街巷阡陌格局的文脉延续(图6)。

②改造社区居住空间。地方政府给居民划批用地时尺寸控制在20m×10m,独家院区域内公共空间较少,现状建筑高度1-2层,局部3层。内部户型两排三间形式,前排房屋为门房,后排为主房,院内空间拥挤基本上都在10m×3m左右。由于缺乏物业管理,人口结构复杂,低廉的租金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混住,治安等社会问题突出。

按照“拆小院、围大院”思路,拆小院模式是院落空间整治策略,将独家院的前排门旁与围墙拆除,保留后排主体建筑。将门房建筑拆除,增加12m×10m的空间,改造为停车与绿化空间,提升了环境品质。拆除其门房、侧房建筑和围墙等辅助设施,形成开敞空间,重新布局道路、停车、绿地、环境等设施要素,配套和改造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提升为住宅的等级需求(图7)。

围大院模式是街巷空间整治策略,即在拆小院基础上,划定一个较大范围的区域增设围墙,将拆掉门房的“独家院”进行统一管理。划定范围可根据32组为一个单元,通过组团围合,空间更新、填绿补率、功能活化的方式,并纳入社会化物业管理渠道,最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建筑立面保留现状红瓦白墙,环境改造为青红砖相间点缀,形成独特本土风貌区域。

③建设绿化空间。由于蒲城县夏季盛行东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冬季干燥少雪夏日多雨伏旱,利用城市微气候仿真软件Envimet,模拟室外风环境及舒适度。利用软件导入计算,片区网格数设置200×200,蒲城县城选取区域90m×70m。最后通过软件中Data Navigator查看风速与温度,同时考虑太阳辐射因素SET[10](OUT-SET)体感预测参考,最后选取四个空间节点作为区域内公共交往与活动空间(图8~9)。

结语

通过蒲城县实例论证探讨小城镇中心区有机更新规划模式,以最小的城市拆迁成本达到最大化城市更新的目的,保留城市近现代发展的一段历史。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增强城市归属感,缓解社会矛盾。实现城市特色性发展目标,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促进城市活力的重新焕发,调整城市用地及产业机构,最终达到老城有机更新。

资料来源:

表1:郎嵬,李郇. 从社会因素角度评估香港城市更新模式的可持续性.[J] 国际城市划,2018.33(6):63-67;

图1~9:作者自绘。

注释

① 新华字典[M]. 商务出版社,2011。

② 法规文件原文摘录均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 ihchina. cn/index. html。

③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2017-10-180。

④ Development Bureau. People First a Districtbased and Public Participatory Approach to Urban Renewal Urban Renewal strategy [EB/OL]. (2011) [2016]. http://www. ura. org. hk/en/pdf/about/URS_eng_2011. pdf。 ⑤ 刘铮等,2016。

猜你喜欢

蒲城县小城镇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基层组织如何直面乡村现实?——以蒲城县椿林镇为样本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