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联合华佗夹脊穴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1-03-03刘勇白钰莹
刘勇,白钰莹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多发于中老年的一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姿势平衡障碍和肌强直等,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精神情感障碍、抑郁状态、便秘等。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帕金森病患病人群正在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每1 000万人中就有10万人患此病,且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中老年生活和健康的严重社会问题。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多以美多巴等药物为主,治疗费用昂贵且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产生药物依赖,长期服用效果会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中医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多采用针灸和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采用头针联合针刺双侧华佗夹脊穴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针灸一科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79岁,(67±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7.333±3.397)年。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78岁(65±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3年(7.500±3.27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神经病学》[1]中帕金森病诊断标准。1)运动减少 ;2)至少满足下列一项特征: ①肌肉僵直,②静止性震颤,③姿势不稳。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中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2]诊断标准。1)头部及肢体颤抖、摇动,不能自制,甚者颤动不止,四肢强急;2)常伴动作笨拙,活动减少,多汗流涎,语言缓慢不清,烦躁不寐,善忘,神识呆滞等症状;3)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起病隐袭,逐渐加重,不能自行缓解。部分病人发病与情志有关,或继发于脑部病变;4)临床分型:实证:风阳内动型、痰热风动型,虚证:气血亏虚型、阴虚风动型、阳气虚衰型。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诊断标准,且属于颤证风阳内动型、痰热风动型等实证范畴;3)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稳定且积极配合治疗;4)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逐渐进展、发病后症状多为持续性受累的患者;5)发病年龄在55周岁以上且病程在1年以上的患者;6)发病后持续用美多巴治疗的患者;7)治疗前没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如心、肺、肝、肾等系统病变。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和诊断标准的患者;2)符合上述标准,但帕金森运动症状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多发性硬化症;3)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如感染、药物、中毒、脑动脉硬化、外伤、甲型脑炎等;4)伴发于其他神经变性疾病的帕金森综合征:如垂直性眼球凝视障碍、直立型低血压、小脑性共济失调、角膜色素环、皮质复合感觉缺失和椎体束征等;5)饮酒或服用普萘洛尔后引起的震颤。
1.5 剔除标准
1)不遵循设计方案、医从性较差者;2)没有按规定时间复诊或失访者,临床疗效无法判定者;3)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
1.6 治疗方法
患者在针刺治疗期间持续服用且在针刺治疗病程中美多巴用法用量没有改变,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规律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对照组:参考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学》中颤证的治疗选穴[3]。取穴:主穴:百会、四神聪、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太冲;配穴:风阳内动配大椎、风府、太溪;痰热风动配中脘、丰隆、内庭。操作方法:患者选取仰卧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选用一次性安迪牌针灸针,型号为 0.30 mm×40 mm的毫针,百会、四神聪平刺10 mm~16 mm;针刺风池时向鼻尖方向斜刺16 mm~26 mm;曲池直刺33 mm~83 mm;合谷直刺16 mm~33 mm;阳陵泉直刺33 mm~49 mm;太冲直刺16 mm~26 mm。主穴采用毫针平补平泻法,其余配穴根据病情虚补实泻。每日1次,留针40 min。治疗6 d、休息1 d,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组:头针取双侧运动区[4](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移0.5 cm处,下点在眉枕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和双侧舞蹈震颤区[4](运动区向前移1.5 cm的平行处),华佗夹脊穴[4](位于脊柱两旁棘突下脊正中线旁开0.5寸,左右各17穴,共34穴。操作方法:用酒精棉球常规消毒患者皮肤。第一步,针刺华佗夹脊穴:患者取俯卧位,使用0.30 mm×40 mm毫针直刺华佗夹脊穴,针刺深度约1 cm,以每分钟200转的速度小幅度捻转约0.5 min后,留针40 min后起针。第二步,头针:患者取仰卧位,选用 0.30 mm×40 mm 毫针以针身与头皮呈15°刺入帽状腱膜,针刺双侧头针运动区及舞蹈震颤区,进针深度约1 cm,采用毫针平补平泻的方法,20 min行针1次,留针40 min后起针。每日1次,治疗6 d、休息1 d,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7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改善,疗效指数≥90%;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90%>疗效指数≥70%;有效:临床症状稍改善,70%>疗效指数≥30%;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
1.8 观察指标
1.8.1 Hoehn-Yahr分级
根据1967年Melvin Yahr和Margaret Hoehn两位医生提出的霍亚分级[6]来评价疾病进展程度。Hoehn-Yahr的帕金森病严重程度分级:Ⅰ级:症状位于一侧,轻微,功能不影响或仅轻度障碍;Ⅱ级:有双侧性障碍,但仍可以保持正常的姿势,日常生活、工作多少有些障碍,但能坚持;Ⅲ级:可见直立反射障碍,一定程度上活动受限,但仍能从事某些职业方面的工作,功能性障碍轻度或中度,但仍可不依赖别人,能努力料理生活;Ⅳ级:功能障碍重,仅依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困难,但仍可以不依靠支撑而勉强起立、步行;Ⅴ级 :不能站立,不依靠帮助只能勉强在床上或轮椅上生活。
1.8.2 Webster评分量表
根据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量表[7]来评定治疗前后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该量表共有十大症状分级:1)双手动作减少;2)姿势;3)强直;4)步态;5)行走时上肢摆动;6)震颤;7)面容;8)起、坐立运动;9)言语;10)自我照顾。每个症状分为4个等级,即:正常记0分,轻度不正常记1分,中度不正常记2分,重度不正常记3分。评分越高,说明对症状改善越不明显,评分越低,说明对症状改善越明显。
1.8.3 UPDRS评分量表
根据目前国际通用的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8]来评价患者精神行为、运动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等改善情况。UPDRS量表评分:第一部分:精神、行为、情绪:①智力影响;②思维混乱;③抑郁;④进取性。第二部分:日常活动:⑤语言;⑥流涎;⑦吞咽;⑧书写;⑨使筷子;⑩穿衣;清洁;床上翻身;摔倒(与僵住无关);行走中被僵住;步行;震颤(身体任何部位的震颤);与帕金森病有关的感觉异常。第三部分:语言;面部表情;静止性震颤;手的动作震颤或姿势震颤;肌僵直;手捏合(拇指和食指最大幅度、最快频率的捏合);手的运动功能(完全伸展、完全攥紧);手的快速交替运动(手掌、手背交替拍打另一只手的手掌);膝关节在屈曲状态下的腿的灵活性(坐位时抬起脚约10公分,用后跟拍打地面);从有扶手的椅子上起立;姿势;步态;姿势的稳定性(患者在站立位,睁眼,双脚适度分离,具有背后检查者突然拉动双肩动作的心理准备);患者身体的动作缓慢和动作减少(动作慢、迟疑、摆臂幅度小等一般性动作缺乏)。第四部分:治疗的并发症不纳入评分。每一项有5个分数:0~4分,每项评分相加后得出总分,评分越高,症状改善越不明显,效果越差。
1.9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治疗前后Hoehn-Yahr分级程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Hoehn-Yahr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帕金森病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oehn-Yahr分级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Webst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Webster量表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治疗组帕金森病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Webster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UPD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UPDRS评分降低(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治疗组对于帕金森病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UPDRS评分组内前后比较
3 讨论
针灸疗法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针灸治疗补充全身气血、调整全身肝肾阴阳,使机体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减少肌强直和静止性震颤等症状。帕金森的病因也与肝、肾密切相关,而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养髓,其源于肾精,故肾精足则阴阳调和,发育正常,筋骨强健,能滋养脑髓[9]。肝脏以血为本,肝肾同源,《素问·筋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濡养人体全身”,肝血充足则筋脉得以濡养,肢体活动自如,肝血亏虚则筋脉失养,会出现肢体拘急颤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10]。所以治疗本病应该补益肝肾,充养脑髓,肾精养肝血,肝血滋肾精,肾精充足则肝血旺盛,肝血得养则肾精饱满,患者肝肾之精血充足则气血充盈,筋脉得以濡养则肢体活动有力。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学“颤证”“痉证”范畴,其病位在脑。脑,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脑精不足,失于调控,精不得以导气,则震颤不得控[11]。因此脑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针刺患者头部运动区和双侧舞蹈震颤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大脑皮层功能,进而改善患者颤动的症状。头部双侧舞蹈震颤区,两侧走行着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三条经脉。督脉者,阳脉之海,其循行“上至风府络属于脑,上巅也”。足太阳膀胱经,其循行“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与肾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其循行“足少阳之筋……上额角,交巔上”,与肝经相表里[12]。所以针刺头部运动区和双侧舞蹈震颤区不但能够通过调节督脉、肾经等经脉气血来达到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同时还能调节肝胆经经脉气血以达平肝潜阳、熄内动之肝风的效果,针对帕金森病的病因治疗起到较好的疗效。
“夹脊”穴,出自于马王堆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其载:“足泰阳脉……其直者贯臀,夹脊,出项……其病:……产痔,腰痛,夹脊痛,背痛,项痛……诸病此物者,皆灸泰阳脉。”记载了足太阳脉从足走头、在背部“夹脊”而行的范围和路径,而且提及“夹脊痛”及其灸治方法等[13]。华佗夹脊位于人体背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体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各17穴共34穴。有专家认为,夹脊穴是对脏腑背俞的特殊定位,是华佗从实践中对(明堂经)背俞的合理改动。因此便有了“华佗夹脊穴”这个名称,并把其归入经外奇穴之列。人体脊柱从大椎开始依次排列到17椎,都具有相当特殊的治疗作用,这些穴位与人体躯干部相应的脏腑相对应,脏腑功能下降时相应的夹脊穴处会出现酸痛、刺痛等不适感觉,而刺激这些部位也可以调节和提高相应脏腑的功能。手足三阳经皆与督脉相互沟通,特别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均在其两侧循行,脏腑之经脉与督脉互为沟通,因此背俞穴和督脉在功效方面有相通之处,两者密切相关。而夹脊又位于督脉和背俞穴之间,并且每个穴位都和背俞穴、督脉的穴位相平行,因此决定了它兼有二者的主治功能,既可以起到背俞穴的作用,调理脏腑,补益气血,疏通经气,又能资助督脉,调整全身的阳气,补充背俞穴之不足。通过针刺背部夹脊穴,增强肝俞、肾俞的功能,调整全身气血阴阳,肝肾之精血充足,则能够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震颤、肌肉强直的症状。而现代解剖学认为华佗夹脊穴正下方是脊神经根,脊柱两侧是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干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通过针刺夹脊穴对这些神经节、干的刺激,借助神经、体液因素来调整内脏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作用。也有人将华佗夹脊穴称为“原始点疗法”,人体的肢体活动和内脏活动皆由高级神经脊神经所支配,因此针刺双侧华佗夹脊穴可以刺激下方脊神经根,激活脊神经根处神经元细胞,刺激神经元细胞激发肢体活动功能,从而改善患者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障碍等症状。总之,头针联合双侧华佗夹脊穴能够显著改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