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焦虑水平对社会支持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2021-03-03夏垒
夏 垒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他人或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一般的或具体的支持性资源。它帮助个体应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危机[1]。过去几十年里对社会支持的研究,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社会关系与健康提升和压力缓冲的一般规律,聚焦的问题在社会支持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上。一些以心理健康指标为变量的前瞻性研究提出[2],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缺少积极的社会关系会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可能最终影响身体健康。目前社会支持研究已经进入到第二个层次,即以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转向以社会整合、网络和支持为因变量的研究。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许多研究的论证[3-4],但是这种联系的因果关系不能确定。
目前焦虑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研究,焦点集中体现在应对方式对焦虑水平的影响。如宋宝萍(2005)[5]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各维度在焦虑水平间都存在显著差异,与焦虑水平表现出显著相关。在医学护理领域,发现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会对其自身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如陈露露(2012)[6]的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SCL-90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成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这也表明,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同样会对应对方式产生影响。心理健康水平越好,个体往往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
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为探讨高中生焦虑水平对社会支持的影响,特构建了一个中介模型,同时以寻找应对方式在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的中介模型中的实证证据。本研究假设:①焦虑水平会负向预测社会支持水平;②应对方式在焦虑水平和社会支持水平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山东省德州市抽取高中学生共550人。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30份,有效问卷52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
(二)研究工具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评定量表[7];状态-特质焦虑量表[8]。
(三)统计方法
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Pearson相关法、自抽样方法(Bootstrap)和PROCESS宏文件对研究假设模型进行验证。
二、结果
(一)高中生的焦虑水平
高中生的状态焦虑得分39.85±9.27;特质焦虑得分42.84±9.25。从平均数及标准差可以看出,高中生焦虑各维度及总体状态都处于中等水平(总分40-60分)。其中,高三年级的焦虑水平在三个年级中最高,高一年级焦虑水平最低。
(二)高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
高中生总体主观支持得分18.44±4.05;客观支持得分9.52±2.47。从平均数及标准差可以看出,高中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体状态都处于比较满意的社会支持度(总分30-40分)。
(三)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模型分析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知,焦虑水平各维度均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其中积极应对方式和焦虑水平及社会支持各维度相关显著相关(p<0.01),但是消极应对方式和焦虑水平及社会支持各维度相关都不显著(p>0.05),所以在做中介效应检验的过程中选取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变量。
表1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及焦虑水平的相关关系
在控制性别、年级的情况下对积极应对方式在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焦虑水平对社会支持的负向预测效果显著[B=-0.21,t=-4.98,p<0.01];焦虑水平对积极应对方式的负向预测也显著[B=-0.35,t=-8.35,p < 0.01];积极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的正向预测显著[B=0.42,t=10.11,p< 0.01]。在加入积极应对方式这个中介变量后,焦虑水平对社会支持的负向预测不再显著[B=-0.07,t=1.63,p > 0.05]。直接效应(0.07)和中介效应(0.15)分别占总效应的32%、68%。
三、讨论
(一)各变量的描述结果及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焦虑水平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高三年级最高,高二年级和高一年级依次降低,但焦虑水平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p>0.05)。可能是由于高三年级面临即将来到的高考,焦虑水平相较于其他两个年级会增加。高中生焦虑水平在性别上差异十分显著(p<0.01),这与苏虹[9]、等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女生相对男生来说,感情可能比较复杂、敏感、细致,在遇到生活问题时,容易引起内心的波动和不安。
高中生社会支持在总体水平和各维度水平上,都处于比较满意的状态。高中生的社会支持在年级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都具有比较满意的社会支持度,该结果与以往的研究一致[10]。高三年级社会支持度最低,高一年级最高。高中生受到的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总体社会支持都是不错的。
(二)积极应对方式在焦虑水平和社会支持之间的中介作用
焦虑水平对社会支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与本研究的假设一致。焦虑水平越高,个体产生负性能量场越强,会将他人的帮助、客观支持拒之门外,从而使得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降低。焦虑水平高的个体可能会丧失一些应有社会支持。这也验证了前人的观点[11]。所以在校园生活中,学校要多开设一些调节个体焦虑水平的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调节自己的焦虑水平,从而间接增加学生的主观社会支持水平。总体社会支持会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保持和改善。
本研究中,积极应对方式在焦虑水平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得到证实。这一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一致。并且个体的焦虑水平影响社会支持水平是完全通过积极应对方式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的,即个体的焦虑水平低,个体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处理问题,那么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也会达到满意水平;反之,个体焦虑水平高,个体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少,个体的社会会支持水平就会下降。具体来说,高中生群体压力较大,易出现焦虑的情绪状态,那么当高中生处于持续焦虑的心理状态,遇到问题时,会使其采用极少的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对待人际关系、处理学习事务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进而使得自身的人际关系紧张,个体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就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