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创新意识
2021-03-03史春梅
□ 史春梅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2021 年春节,歌手王琪带着其原创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登上央视春晚,他的深情演唱打动了无数观众,而在这之前,《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就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歌曲爆红后,不但在公园和社区有人们用各种演唱形式演绎着,各种乐器演奏着,连著名歌手刘欢也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称赞这是一首难得的好歌。不少明星也在翻唱此歌,抖音、快手等平台播放着不同表演形式的音视频,音乐网站上这首歌的点击量更是达上亿次。这首歌曲为什么能够风靡全国?此歌的创新意识值得音乐工作者认真分析和研究。
一、创新来自于厚重的生活积累
(一)歌曲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做基础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讲的是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虚构故事。主人公是哈萨克族牧羊小伙和带着两个孩子的四川养蜂少妇,两个漂泊的人在新疆阿勒泰可可托海草原鲜花盛开的季节相遇。从阳春三月的相遇到秋风瑟瑟的八月转场,两颗漂泊的心互相温暖着。牧羊小伙愿意成为养蜂女的孩子的父亲,养蜂女也爱上了善良豁达的牧羊人。然而,养蜂女不愿再拖累牧羊人,便带着孩子赶着驼队在一个雨夜默默地离去,冰冷的雨水冲刷了她滚烫的泪水。牧羊人在枯黄的草场痴情等待,悲伤无奈。一个为了爱悄悄离去,走得那样隐忍而又不舍;一个为了爱痴痴留守,等得那样坚定而又悲哀。有这样凄美的爱情故事的铺垫和渲染,使听众未闻歌声,先感其情。
那拉提草原
(二)生活积累使王琪作品有厚重感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由王琪作词、作曲并演唱。王琪出生于辽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三家子镇高家宝村,父母都是淳朴的农民。他从小热爱音乐,初中毕业后选择了学费较低的民办艺校学习音乐,他梦想通过音乐走出小山村。在父母和亲戚的支持下,2004 年王琪完成了学业,揣着几百块钱开始闯荡北京。两年多艰难的“北漂”写歌唱歌并没有得到业内的认可,他之后便作为流浪歌手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2009 年他到了新疆乌鲁木齐,就在他梦想全部破灭的时候,遇到了知心爱人。为养家糊口,他写歌便宜地卖给别人,并自学编曲和伴奏。受家乡二人转的影响,他写的《情人迷》带有东北小调色彩,在不少地方流传。2018 年他终于在北京有了商演机会,还相继推出《站着等你3000 年》《万爱千恩》等被广为传唱的歌曲。王琪在新疆生活了10 年,这里已经成了他割舍不掉的第二故乡,他很用心地写出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来表达自己对美丽新疆的爱。2020 年5 月,他在微博上宣传自己的这首新歌。就是这样一个怀揣音乐梦想的普通人,凭借自己十几年的艰辛努力,以互联网的传播力量为依托,用歌声诉说着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平凡普通的草根音乐圈走到了春晚的舞台。
二、创新来自于对词曲的精雕细琢
(一)极具独特韵味的歌词
一首歌曲的成功,词、曲、唱三者都不可或缺。王琪创作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词极具特色、韵味。
第一段“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你的驼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告诉我你曾来过这里。”歌词一开始就不落俗套,直接借助特定的天气、特定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那夜的雨”“山谷的风”“留住”“陪”“哭泣”,特定的环境产生特殊的感情,一下就把听众的心抓住了,不由自主带入到可可托海这个听起来就令人感到好奇,颇具吸引力的地方去。“驼铃”更是一个对于广大内地听众来说极富魅力的元素,如同新疆人看到大海,海南人看到沙漠。王琪走遍全国,在新疆更是生活十年之久,他对各地听众的心理、情感需求揣摩得很透彻。
第二段“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这一节的头两句也写得很美,很富有哲理,能引起广大听众的强烈共鸣。谁没有这样的经历呢?不同年龄段的听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这两句歌词是能流传很久的,被现在乃至今后的无数恋人所吟唱。“雪山”“戈壁”,这些专属意象用好了,就能常用常新,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种欲求不能不得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三段“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歌词大家张黎老师为电视剧《篱笆·女人·狗》《辘轳·女人·井》写插曲,留下了一系列精品。农村里常见的景物被他“化腐朽为神奇”,产生了特殊的效果,这与他在农村生活多年是分不开的。同样,在新疆生活十年的王琪当然知道“塞外江南”伊犁,“空中草原”那拉提,知道伊犁那片亚洲最大的四万亩野杏花对内地听众具有怎样的“杀伤力!”王琪在春晚的舞台上演唱了这首歌之后,在伊犁引起强烈反响,不难想象,冬到海南三亚,夏到新疆伊犁,将成为众多游客的旅游指南。
第四段“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再没人能唱出像你那样动人的歌曲,再没有一个美丽的姑娘让我难忘记。”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爱情这首歌永远听不腻,关键是怎么去做,怎么去写。你是我的唯一,这句话小伙子在给姑娘献殷勤时都会说,几乎能脱口而出,但能一下就听出恋人所独有的驼铃声就令人感动了。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亿恋人就有一亿种独特的表白方式,就有一亿首不同的恋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歌词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灵。自然和谐的韵律,精美的语言,独特的意象,富有情感和哲理的内容,使之成为一首不可多得的精品。
土尔根杏花
(二)巧妙地把新疆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风格相融合
新疆是个好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各民族风俗人情相融,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很多音乐人在这里都能产生创作灵感。西部歌王王洛宾在新疆创作改编了大量传世佳作,刀郎在新疆创作了数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把新疆风格的音乐作品传播到全国各地。王琪也怀揣着自己的音乐梦想来到了新疆,他创作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来源于生活,取材于民间,创作风格和刀郎音乐作品很相近,把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融合,创作手法有沿袭继承又有创新突破,他注重感情的抒发,把悲情歌曲演绎得肝肠寸断。
这首歌曲是A 羽七声清乐调式,主要运用主、下属、属三个骨干音的连接,曲调流畅顺耳、简单上口,旋律优美且充满沧桑感,线条空灵婉转、悲怆苍凉,极富意境。这首歌的结构是二段曲式,引子+A 段+B 段+间奏+B+尾声。歌曲的编曲配器糅合了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元素,前奏、间奏和尾奏都是用维吾尔族乐器北疆热瓦普演奏的,极具维吾尔族音乐特色。而且,歌曲的画面感很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戈壁雪山雄浑静穆,绿洲与黄沙相伴,飞鸟伴驼铃起舞,草原与雪岭相连,唯有形影孤单的牧羊人遥望远方思念心上人,画面映入脑海,有美丽、有沧桑、有广袤、有凄凉。
乌孙山落日
人声在前奏之后进入音乐,A 段中a 句5-8小节,乐器分配有变化,合成器、贝司铺底的弦乐以及前奏、中奏、旋律、声部的热瓦普都暂时退出,音乐风格由新疆音乐元素转换成流行风格,剩下电钢琴柱式和弦及琶音在相对平静和温柔地演奏着。b 句9-12 小节时之前,暂时退出的合成器、贝斯又都回来了,同时增加了吉他和打击乐,鼓点节奏鲜明,镲在正拍响起,每一个乐句中间都有一小段的衔接演奏,这些处理让歌曲添加了流行音乐的色彩和风格。B 段时音乐效果逐渐丰富,打击乐节奏变化复杂,吉他、贝斯声部出现华彩乐句演奏,合成器把弦乐和声铺垫得更厚实,使听众在层次清晰音效丰满的音乐烘托中更加注重聆听人声的表达,被歌声所吸引,情感升温产生共鸣。间奏在前奏的基础上有变化,又切换到维吾尔音乐风格,热瓦普演奏旋律,打击乐节奏强劲起来,钢琴的伴奏更加流畅,贝司相对活跃,引导听者,告知要出现一个平稳的段落。音乐的变化带动听众心潮的起伏波动,在反复B 段d句时,所有乐器又全部进入音乐再现流行风格。这种张弛有度的处理,强化了听众对这个富有特色的重复段落的记忆,一咏三叹式把听众的情绪再次推向高潮。人声全部结束之后,尾声又回到热瓦普演奏的旋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音乐风格前后呼应,结构完整统一,全曲给听众带来酣畅淋漓的听觉效果。
草原雪景
三、创新来自于对市场的精心把握
(一)王琪饱含深情的歌声来自于生活的馈赠
王琪在新疆十年打拼中,对雪山、戈壁、沙漠、草原、毡房、驼铃、可可托海、伊犁那拉提、杏花、美酒等十分熟悉,他对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人生旅途的艰辛、角色的转换、世态的冷暖等都在不断增加他的阅历和感悟,新疆歌舞音乐的浸润和滋养,更加激发了他的音乐灵感,他把自己的心灵和情感融入了音乐。他在《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歌声中如泣如诉地讲叙着牧羊人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痴情向往,深情凄美、伤感怀念、期盼呼喊的音乐情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那略带沙哑的音色句句道出了牧羊人的沧桑和孤寂。王琪将自己完全融入到音乐作品之中,歌唱中他将温润细腻、深切饱满的情感与苍劲豪放的人声相互交织、拿捏自如,使歌曲情感的表达和宣泄更加酣畅,恍惚间让你感到王琪仿佛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古人云“无戏不服人、无技不惊人、无情不感人”,王琪作词作曲并演唱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印证了这三个规律。
(二)王琪的作品符合大众审美心理易于传播
从原唱王琪的音色及声乐技术来说,离殿堂级还很远,但是普罗大众绝大多数是未学习过音乐专业的,歌唱是大众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随着我国群众文化的普及和自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人们不满足于丰富的物质生活,在参与大众文化活动以及进行审美消费的同时,内心深处有着巨大的精神生活需求,表现为我想唱歌我就唱,我想直播就直播。各类别、各层次自发的群众艺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网络自媒体和社区广场是活动的主阵地,每个人都可以是舞台的主人,或自娱自乐或打擂台竞演。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由乡村搬入城市,长久地在高楼林立的职场、车水马龙街头、人声嘈杂的烟火环境里生活。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进出都是水泥建筑物,人们更渴望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的风景,渴望山青水秀的地方,渴望地老天荒的爱情。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音域适中,旋律优美,琅琅上口,故事凄美感人,歌词朴实口语化,音乐有新疆地域特色,西域风情的画面感强,爱情主题老少皆宜,很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在自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助推下,更易于传播、传唱、演奏和舞蹈。
(三)王琪的成功是平凡人励志的典范
王琪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出身贫寒,没有受过名校科班教育,无高人指点,无贵人相助,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芸芸众生之一。但王琪的平凡和普通不代表平庸和世俗,尽管生活不易,他始终怀揣音乐梦想,即使流浪各地,他依然用心创作,用情歌唱。在十几年的沉寂中,他不断吸收借鉴其他优秀音乐作品的精华丰富提高自己,创作的每首新歌都在不断超越自己,作品越来越接地气,充满人性光辉,表达对生活的诉求。王琪靠着强大的内心支撑,努力地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行,他坚守住了自己的音乐阵地,《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成功也是对他十几年以来艰辛付出的回报,王琪的成功是一个平凡人励志的典范。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对文艺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要始终坚持普及与提高两条腿走路,既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创作出他们能够接受和喜爱的作品,又要不断引导和提高他们的文艺鉴赏水准。我们音乐工作者要主动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满足了人民群众健康的精神生活需求。优秀的作品只有专家说好是远远不够的,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作品只有得到全社会认可,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这就是王琪《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样优秀的音乐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