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疫病危害现状及其综合防控探讨

2021-03-03王慧灵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45期
关键词:防控措施现状分析小麦

王慧灵

摘 要:本文简要地介绍几种常见的小麦疫病,对小麦的染病原因、品种不易存活、耕种方式陈旧等现象作出了分析。根据现状的分析得出结论,想要有效预防小麦灾害,就要从优化小麦品种、更换灌溉方法、合理使用农药等方式科学合理种植小麦,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小麦产量最大化。

关键词:小麦;病害分析;现状分析;防控措施

引言:小麦作为三大谷物之一,维持着人类日常生活能量来源。而小麦的种植也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了提升小麦的质量以及产量,解决小麦病害问题刻不容缓。加强对小麦疫病的综合防控,深化种植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小麦产量的未来措施。

一、种植小麦过程中的主要病害

(一)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又叫“黄疸病”,染病初期,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后期由鲜黄色变为褐色冬孢子堆。发病位置主要在小麦叶片上,形状像一条条黄色的锈痕分别错落在小麦叶上,其次是茎秆,麦穗、麦芒上也有发生,是小麦种植过程中较为普遍却又十分严重的病。

(二)小麦纹枯病

纹枯病是麦区常见灾害,小麦受到纹枯菌的感染之后,在各个阶段出现烂芽、枯死等症状。发病初期在接近地面的叶鞘上产生病斑,后期逐步扩大,直到叶鞘叶片枯死。尤其是在早春时间,扩展快、面积大、极易发病。

(三)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等地。初发病时,小麦叶片上呈现微小的白色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色斑点逐渐扩大成为白色圆斑,圆斑上伴随着白色粉末,这种白色粉末就是白粉菌。白粉病感染小麦叶片、叶鞘两个部位,严重时也会损害小麦的全部器官。

二、小麦疫病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种植小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旦遭遇到这些因素,当年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

(一)小麦品种易染疫病

山东菏泽市主要种植小麦品种中,鲁原502为锈病高感品种,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2%;济麦22为锈病中感品种且易感纹枯病,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3.8%;山东29、良星66等也为锈病中感品种[1]。

1.疫病原因分析

(1)水源肥料因素

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林间灌溉技术的不断优化,水浇田面积增大,田间土壤湿度变大,导致小麦患上茎基腐病的概率逐渐变大。另一方面,化学肥料的肆意使用是小麦产量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我国田间普遍使用氨肥,尤其在更偏僻的农村田间,有机肥料的使用远不如氨肥,小麦同时缺少其他元素肥料。化学肥料的肆意使用使土壤环境受到破坏,土传病害的发病几率逐年提升。

(2)气候因素

小麦疫病发生的程度和小麦生长环境的湿度、温度有着密切关系。多降水田间温度和湿度适合病菌侵害,降水量少会导致土地干旱,小麦产量减少。

小麦集中常见疫病通常为菌类疫病,纹枯病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一旦空气即将達到此温度就要立刻注意纹枯病的防治。而小麦条锈菌的发病期多为春季,一旦遇到春雨或结露的情况,条锈菌就会迅速蔓延。因此,小麦在生长期间,不同的气候会带来不同的疫病侵害,只有时刻注意小麦的生长状况,才能降低小麦的染病率,增加产能。例如此前,山东河北等地区,小麦成熟前15天内有降雨,降雨过后2-3天内温度高达35℃以上,这种情况会造成小麦青枯和熟枯。

(二)耕作方式并未达到全面机械化

第一,我国目前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在收获之后,剩下的秸秆并未及时清理,大量的根茎留在田地间,随着时间的增加,秸秆还田量不断增长,秸秆不及时清理导致土壤里的病菌也在不断增加。

贵州各个地区以种植冬小麦为主,通常于10月中、下旬播种。秋季收获作物后,清理田园杂草,残留根系和作物病残体,秸秆粉碎还田,对连作田实行深耕。在有限地块控制种植密度,注重合理轮作倒茬、生产推广应用小麦-水稻的水旱轮作,有效防止了小麦全蚀病等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大面积暴发[2]。

第二,在我国田间仍然使用旋耕的方式为主,旋耕的方式耕层较浅,土壤翻松不到位,表层土壤病菌堆积,在无意之间增加了小麦的发病几率。而机械化深耕,可以使耕地深度达到30cm,大大降低了土壤中菌病的存在,减少发病率。

(三)缺少养护小麦意识

大部分耕种者在小麦的种植和栽培过程中,护理小麦的意识薄弱。出现只种植不照看的情况。小麦前期播种时未进行杂草清理,幼苗时期不注意防护疫病,等到小麦发病出现症状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极易造成小麦死亡和产量减少。例如,德州市宁津县气象局农气服务人员深入开展小麦生长和病虫害调查。农气服务人员提醒农户根据土壤做好浇水工作,及时预防锈病和赤霉病等虫害。保证小麦产量丰收。

三、针对小麦疫病危害的综合防控措施

当小麦遭受到疫病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对症下药,成了耕种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小麦的种植,不仅仅是在病害出现时才进行及时治疗,也要做好防御工作。

(一)农业防治

1.优化小麦品种

现在市场小麦品种繁多,但大多属于不抗病种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麦易感疫病问题,就要提高小麦品质。在播前要筛选种子,去病粒、烂粒等不合格种子,并在晴天晒1-2小时。播种用种纯度≧99.0%、净度≧99.0%、出芽率85≧%、水分≤13%。应用深耕深翻技术,深度25cm左右,通过深耕深翻,增加土壤含量,平均气温在16-18℃为适宜播种期[3]。

在选择种植小麦时也可以根据种植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状态选择最合适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在提升小麦自身品质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小麦的存活率、产量等问题。由于近几年小麦茎基腐病频发,但是并没有推广出针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免疫小麦。由此看来,要想提高小麦抗疫病的情况,就要优化小麦品种,提高小麦基因。

2.合理使用水肥配制

一些害虫和疫病在干旱时繁殖能力增强,小麦也会因为干旱而发育力不足,所以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浇水灌溉。浇水过多会导致无氧呼吸,出现根部腐烂的情况,浇水过少又会加重小麦干旱。所以采取浅水灌溉的方式进行小麦的浇灌,既能避免深水淹苗,也能预防其他小麦病虫害的现象发生。

小麦种植期间,水肥的相互配合也十分重要。在土壤中水分很低的情況下,土壤中养分的利用率会大幅度减少,这个时候肥料就显得十分重要。水源和肥料的合理配置会为小麦提供更加合适的生长条件。

3.采用有效科学的方法种植小麦

在全面种植小麦时期,打破传统思想,制定防疫病措施,采用有效科学的手段治理小麦疫病。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进行小麦种植的深度学习。例如,经山东省农科院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系济麦5198亩产831.93公斤,去年通过山东省审定的小麦新品种济麦38亩产量806.81公斤,标志着山东省大穗高产小麦育种取得了新突破。

(二)合理使用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是有效治疗小麦疫病的方式之一,有些种植者认为疫病越严重使用的农药数量就越多,浓度越高越好。这样首先会导致农药残留过量的情况出现,农药残留不达标,小麦的食品安全就无法保证。其次,一些疫病看起来危害较小,但是低浓度的农药无法有效治疗疫病,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最后,一些种植者长期为小麦使用同一种农药,导致病虫害对此药产生抗药性,药效大打折扣。

无法合理使用农药既会对身体产生间接危害又会大大降低小麦的产量。合理使用农药是对小麦产量的基础保障,同时响应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小麦种植环境和土壤成分作出保护。因此,针对不同的情况合理用药才是预防小麦疫病的最佳措施,提升小麦产量的正确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关于小麦疫病综合防控问题中,仍然存在着未解决的问题。小麦的疫病防治是小麦种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采取预防治疗两手抓的措施,并在科学有效地防治过程中不断改进治理方法。既保证了质量又保证了产量。

参考文献:

[1]高俊平,高庆刚,曹秀芬.2020年菏泽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21(06):231-233+322.

[2]关晓溪,冉灿,骆红肖,等.贵州小麦病虫害防治现状与策略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21,41(01):102-104.

[3]熊慧君.绿色小麦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21(05):65-66.

猜你喜欢

防控措施现状分析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