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表象,回归非功利的美育本质
2021-03-02谷珵
谷珵
即将来到不惑之年的门槛,如今的陈治更加坦然而松弛。那是一种身心放平的笃定,源自对经行过的生活沉甸甸地把握。对他来说,艺术已经成了人生的一种背景色,只有从对生活的反思中汲取养料,才能不局限于“术”的表达,从美的宏观层面寻找自己的创作坐标。这也是美育的开展与学习中,教师与家长需要把握的基调。
从生活中参悟艺术规律
作为一个终日和“美”打交道的人,陈治将挖掘美的根脉扎向了生活深处,化作工笔人物创作里颇有意蕴的亮点。2009年,他和爱人武欣合作的全国第11届美术作品展银奖作品《零点》,以初为父母的小夫妻为蓝本。那种身份转换所带来的无序、压力与责任,让不少同龄人找到了共鸣。而5年后,新一届大赛到来,陈治夫妇又将创作的触角探向更为本质的日常琐碎中,展现离家奋斗的年轻人与翘盼游子归来的老人团聚的场景:父亲坐着的轮椅、两组分散的构图,揭示出隐藏在团圆表象下令人伤怀的真相,缓缓诠释着当代家庭历史转型中所面临的冲突和困难;母亲圆润的手臂上扬,象征对整个家庭的托举和情感的维系,似乎在诉说着,真正的强者敢于直面生活的坎坷。
这样一幅厚重而不失明快的《儿女情长》,打动了评审团和观众,一举夺得了第12届全国美展中国画的唯一金奖,成为天津美术界一个里程碑式的记录。
手握大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陈治被如何在审美道路上进一步形成独立性所困扰。用他自己的话形容,“身份在变化,年龄在增长,人就开始不满足当下的状态,觉得自己学有所成,想要摆脱束缚或是建立自己的秩序”。
攀登传统的大山,试图找准自己的位置,几乎是所有绘画艺术研习者都要回答的命题。从不断学习、调整状态,到反复受挫、再思考,几个来回过后,陈治终于豁然开朗。在他看来,从认识美、发现美再到由“不知足”产生创造美的冲动,是在学习中体悟艺术规律,并将其内化为个人认知的转换过程。“绘画样式的改变是容易的,可若只停留于表象,缺少了内涵,便意味着同规律背道而驰。”三矾九染是工笔画的程式化语言,也是学习这门艺术的通路;如何在提笔运墨间真正显示出对规律的把握,才是考验一个画家能力和底蕴的时刻,往往需要终生求索。
打通了关窍的陈治,虽然“情绪偶然会起伏”,但离浮躁越来越远。艺术不能醉心于表象,陈治深諳,任何年龄段的学艺者都要谨记此要旨。一些心高气盛的家长总是急于看到孩子学画的成果,“像不像老师要求临摹的”“画错了是不是要从头再来”,身为教师的陈治耳闻目睹过太多强求孩子超越规律的行为,“浪费的不仅是家长的金钱,还有孩子的生命时光”。
自己的童年里,没有丰富的艺术学习资源,对美的认知从朦胧体验出发。美是身为画家的舅舅整日与丹青打交道,让陈治知道“画画可以作为一份职业”,艺池边的启蒙应运而生;美是物质并不丰盛的年代里,沉醉在一本争相传阅的连环画中,埋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直到追随当代工笔人物画巨擘何家英,陈治推开了艺术的大门,逐步在专业路上夯实了基础。
如今忆及,他觉得那是最初自发接受美育的幸福。虽然父母不懂艺术,家庭却充满了自由生长的快乐。现下,许多家长依然对艺术一知半解,但是对回报的诉求发生了本质性变化,带来的除了泰山压顶般的压力,还有前途未卜的风险:许多美院学生面临着“毕业及失业”的尴尬,与入学前不了解所学专业基本方向不无关联。盲目地走上求艺路,影响的正是孩子的未来。
金钱只是简单的付出,如果家长只凭借这一点就索取巨大,无疑是偷懒的做法。如何做好孩子艺术学习路上的陪伴者?不是要求所有父母成为精通艺术的人,陈治知道,切实可行的办法,是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悉心关注孩子的性格与发展所长。
以“天赋”这个与艺术关联度颇高的概念为例,“许多人将其等同于‘聪明‘反应快,实际上,吃苦耐劳、厚积薄发、品行高尚,都可以作为天赋的内涵”。艺术学习需要天赋,但天赋的定义不拘一格。陈治认为,在伴随孩子学艺的过程中,父母需要不断观察和了解孩子,根据性格辅佐其经营未来,孩子的发展就会有更多五彩纷呈的可能,这正是一个普通家庭能够给予的高性价比投入。以发现孩子个性之美为出发点,受益之处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
厚植审美综合素养
20世纪80年代初,大众“美学热”悄然兴起,从工厂到理工科学院,青年人对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年后,艺术界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革:欧美现代艺术和年轻一代的前卫艺术,以强势姿态席卷了艺坛,对圈子里的各门类艺术产生了冲击。这就是著名的“八五新潮”,批判、反思、重组、回归,成了接下来十几年里国画界主潮。
彼时陈治尚且年幼,没有像前辈一样经历那段惊心动魄的峥嵘岁月。不过,从懵懂到做出选择,都是一段“慢艺术”的年代。没有“市场”的存在,只凭纯粹的热爱,便能不计成本地投身艺术的世界。陈治觉得,艺术不应该那么快,某种程度上,“快”会抵消美的存在。美育也同样,“最重要的是非功利,遵循孩子的喜好因势利导,才能持续保有热情”。他尤其强调教师和家长需有意识帮孩子体验成功——遭遇不顺畅的环节或是出现“败笔”,不要急于放弃,而要鼓励孩子坚持,三五张画下来,孩子就会发现置于整体画面中该如何审视局部,为未来的成功积累下经验。
“如果想走专业道路,有两点必须重视。一是注意时间节点,大概中考之后,可以开始专项的艺术学习,”陈治说,“二是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不难发现,但凡优秀的艺术家,都是学习能力和素养很强的人。”曾经有一次,学生在“水”的表现上犯了难:勾线太过古意,同画面整体的现代意境不契合;如果纯粹染色,又舍弃了中国画的元素,精致却少了韵味。面对学生的求助,陈治瞬间联想到欧阳修在诗中描绘的场景——行旅所至,静谧的水面映着云朵的倒影,饱满圆润,如梦如幻。何不绘一幅水天“倒置”的图景?联觉通感汇聚笔尖,难题就这么迎刃而解。
化解的办法可以集中突破,而自我认知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不是朝夕之功,被陈治视为美育开展中最重要的一点。“割裂化是审美教育的大忌”,文化素养的厚植能够帮助人找到稳定自我的精神主轴,不可从艺术学习中剥离出来,才能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美育不是某类学科或者教师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临摹《仕女图》《捣练图》时,觉得古人的生活是美的?因为角角落落的器物、环境、人文气息,都传递着美感。”陈治心目中理想的美育氛围,是不设限的无处不在,润物无声,一件校服、一间教室的桌椅摆放方式,都能融入美的目光,渗透育人者的深心。这个过程需要全民完成,而专业要发挥引领作用,“要给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把美育真正当作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校长到每一名教师,都要参与到美育工作的创建中。
美的标准并非单一的。时代变迁,多元审美的价值愈发凸显,家庭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求在不断提升,也需懂得为孩子提供更多空间。以陪伴女儿成长为例,陈治建议成年人不妨为孩子营造浸润于美的氛围:屋中触手可及的经典画册、睡前播放的古典歌曲、杯盘碗盏中的格物之气……自幼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长大,这个初中姑娘对艺术有着天然的领悟力,喜欢文学、歌剧,也会说相声、演话剧;有些偏科,选择未必会同父母完全一致,但令陈治揣着一份信心,觉得成长的大方向不会偏航。
在他看来,美育是一项静待花开的工程,多给孩子提供真正有内涵的艺术养料、进行有底蕴的综合训练,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是,培养出来的就不是匠气,认识与创造美的脚步,才能不止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