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蒋勋先生《孤独六讲》有感
2021-03-02朱玲玲
朱玲玲
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有过或长或短、难以排遣的孤独。每个人又是如何去面对这种种不同的孤独呢?也许,读一读中国台湾作家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或许与那深夜的未眠,正好相配。
蒋勋先生在高校执教多年,后转向公益演讲,进行“美的教育”。他的听众来听课是为了抚慰心灵。林青霞评价蒋勋说:“蒋老师是我唯一的偶像,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席慕蓉说:“蒋勋是我们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最佳引路人。他为我们开启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窗,更是文化与历史长河上所有的悲喜真相。时光终将流逝,然而美的记忆会长存。”
蒋勋先生说,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在破碎重整中慢慢地找回自我。社会的每个个体,都有不可规避的孤独,而这个孤独,恰恰是我们认识自己的契机。
《孤独六讲》重点要谈的,不是孤独外现,也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更重要的,是如何尊重孤独。正视个体的孤独,是生命的本真,美学的本质。
蒋勋先生以一位美学家的特有的思维和视角,融合个人的复杂记忆、切入个人的文化反思,提出叩问灵魂的美学命题——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美学是什么?对多数人而言,我们无须去专门研究。但是,个体的孤独,生而为人,无可回避。孤独是什么?
形体的单一、思想的无伴,甚至文化的孤立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孤独。借用先生的表达,孤独有其难以直陈的价值,而其价值的核心就是——跟自己在一起。
只有跟自己在一起,才能清晰而深刻地意识到孤独的价值。人一路走来,会有各种各样的际遇。众多感受里,孤独会占据大部分位置。如先生《孤独六讲》之言,有各式青春里有野兽突奔般的“情欲孤独”;众人喧哗却让人失声的“语言孤独”;从踌躇满志到落幕无为的“革命孤独”;与生俱来而暗流涌动的“暴力孤独”;难以释放又不可思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为名的绑缚的“伦理孤独”等。
先生的高明,在于构思之精妙,表达之贴切。他以孤独作为写作的母题,由此衍生六个子命题,从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六个维度,立体又交叉地演绎孤独的内涵。文章主体不是简单地谈孤独是什么,怎么解决孤独,而是在认清了孤独的种类后,给予个体自身必要的孤独,从而发自内心地尊重孤独。“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需要对自我很诚实,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
先生对孤独的剖析,也是为个体与孤独的并存做引导。我们现在总觉得个体是“狂欢群里的孤独者”,因为我们没有从群体中走出,没有看到类别的不同,没有打破规范的圈子,故而,需要自身诚实地面对自己。简而言之,就是承认个体的孤独,接纳个体的孤独,认识个体的孤独。一个人如果不肯接纳自己的孤独,不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那终究只能沦为他人的发声筒而已。
个体的孤独,其实并不回避群体。个体是群体存在的基础,群体是个体突出的营盘。比如,先生书中对文化的解读,传统儒教作为群体文化的代表,在与个体的思想碰撞之后,就诞生了历史上的思想光辉竹林七贤,在那个时代,群体重压下的七贤,是孤独的,自古以来,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就存在着群体的分分合合的关系,其中,伦理就是这些分分合合之际的产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张张巨大的关系网中,这张网,就是一张个人的身份谱。我们会被定位,被识别,被消费。譬如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女、同事、朋友……不同的角色,有的因为伦理关系,不得自由,难逃孤独;有的因为文化隔膜,思想孤独……
于是,我们遭遇了思维的孤独。多数人不会为自己发声,却只给流量代言。悲痛的是,人云亦云者附和着俗不可耐的泛文化潮流,娱乐至死者喝着颓文化的心灵鸡汤,原以为自己更时尚了,更强壮了,谁知道最终恰恰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此时,需要什么?需要我们的自我修行。接纳自己的孤獨,爱上自己的孤独,这个孤独的时刻,让个体为社会、为人类多留一点思想的火种。
读一读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你会不再惧怕孤独,充盈的内心,才能认知生命孤独的美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