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骏:高压线上走出创新路

2021-03-02于海军

民生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马骏卡具带电作业

于海军

马骏国网吉林通化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副主任

因危险系数大,作业空间受限,在带电的输电线路上作业常被大家形容为在刀锋上跳舞,马骏就是这样一位有着24年高空带电作业的刀锋舞者。

职业迷恋

穿上屏蔽服、扣好衣服扣、爬铁塔、搭绝缘梯、开始作业……2020年11月30日,马骏和同事们冒着寒风,在220千伏通金线6号铁塔,用自己研制的“尖头横担专用吊线卡具”带电更换耐张绝缘子。

1995年参加工作的马骏,被分配到当时的通化电业局带电作业班。当时,带电作业技术还相对落后,企业以安全生产为主,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为确保人身安全,能实施停电作业的,就不开展带电作业。通化电网的设备虽然不多,但设备老旧、状况复杂,有一部分还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设备。带电作业人员每年的作业量不大,大家就利用没有作业任务的时间开展各类培训活动。

1996年初秋的一天,江南66千伏变电站隔离开关瓷柱断裂,带电的导线在空中随风摆动,随时会发生接地、短路等故障,情况十分危急。接到任务后,带电班人员立即赶到现场,马骏在班长任刚毅的指挥下,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带电作业。作业结束,脱下厚重的屏蔽服,里面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浸透,但马骏却迷上了在高空中带电作业的感觉。

“带电作业,对作业程序要求特别严格,先后顺序不可以弄错。同时,在作业过程中,我们的每一个轻微动作,甚至拧螺丝的幅度都要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与带电导线和铁塔的距离必须在安全范围内,稍有闪失,后果不甚设想。”马骏说。

马骏所在的输电带电作业班,负责通化地区42座变电站和89条2826公里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任务。随着社会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仅马骏一人就参加过各等级带电作业2000余次。

崭露头角

提起马骏的创新路,要从1997年的一件小事说起,66千伏水浑南、北线当时是伪满时期建设的线路,线路瓷质绝缘子历经50多年的风雨,严重老化,若不更换,将对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但更换已经运行了50多年的瓷瓶,却没有称手的工具,这让现场人员一筹莫展。

善于钻研的马骏不甘心就这样让困难牵着鼻子走,“能不能自己造一套工具”的想法油然而生,他拿起尺笔、材料,扎在现场,琢磨了好几天。那时候,用于加工的工具较少,他就在泡沫上画出工具的样子,然后用小刀一刀一刀地抠出模型,再按照模型加工。用同事们的话说,每天就跟“着了魔”一样,吃饭、睡觉都在想,有时睡到半夜就醒了,继续琢磨。

半个月后,马骏兴冲冲地拿着一套“四不像”的工具來到班组,在大家将信将疑的目光中,参加了现场“考核”并顺利过关。他研究出的这套“更换H型老式铁塔及双回线路铁塔绝缘子卡具”,成功解决了这一领域的难题。此工具成功应用于66千伏水浑南、北线50片老旧瓷质绝缘子的更换工作,减少停电次数5次,每小时多供电量6万千瓦时。这一创新成果,可以为企业避免16万元的经济损失,时至今日想起来马骏的心里还像喝了蜜一样甜。

尝到甜头的马骏,像刚刚展翅翱翔的雏鹰,爱上了蓝天白云,从此在工作中一门心思钻研技术革新。从曾经的“门外汉”到带电专业的“土专家”,马骏逐渐在带电专业领域崭露头角。“马骏改造过的工具,不但实用,还方便,”同事们使用过马骏设计的工具都打心眼里佩服。

创新榜样

“开始还只觉得他是碰巧弄出个工具。可没想到的是,他接二连三地发明了很多实用工具,现在我们班的其他人也跟着他当起了‘研究员。”马骏的班长也是师傅,任钢毅不无感慨地说。

2001年的一天,220千伏水金线遭雷击导致绝缘子闪络。带电班接到命令火速赶到现场,马骏发现该铁塔为SZ型双回直线塔,现有工具无法应用。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只能申请停电进行更换。这次停电用了3个小时,每小时少供电量3万千瓦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元。

“不能让一个工具影响咱企业的经济效益。”马骏按捺不住内心的想法,立即在本班成立攻关小组,带领全班人员潜心研制220千伏输电线路SZ型双回直线塔绝缘子专用更换工具。通过查阅图纸、现场实测、收集数据,攻关小组按照马骏的方法,成功地研制出了220千伏SZ型双回直线塔带电更换悬垂绝缘子吊线卡具和吊线方式。此项工具每年可平均应用10次以上,每年可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165万元。

2009年,在该公司的帮助下,马骏申请了国家专利,该项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此类同塔双回22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更换直线绝缘子无专用工具的空白。

“马骏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工作室广泛吸纳业务骨干和创新能手加入,并引领全员发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领员工钻研技术,提升技能,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队伍建设。

2019年,走上管理岗位的马骏,虽然不再上塔开展作业,但每天没有作业任务的时候,他总要带着年轻人钻研技术革新。榜样就是带动力,在马骏的带领下,“马骏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拥有12项大型科技成果,7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

马骏带领的QC小组,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小组。他的发明创造,为企业创效5200余万元。他荣获吉林省“能源工匠”“职工创新能手”“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马骏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吉林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在马骏看来,无论在带电线路上作业,还是在工作室内搞创新,只要心中有梦想,每个人都是最美的舞者。

猜你喜欢

马骏卡具带电作业
Linear analysis of plasma pressure-driven mode in reversed shear cylindrical tokamak plasmas
高强度卡具的优化设计及仿真分析
何处埋忠骨:六棵树的“密码”
基于聚四氟乙烯精密管接的卡具设计与加工研究
带电作业的安全操作方法
10kV配网架空线路运行检修带电作业
白萝卜·绿玉米
白萝卜· 绿玉米
10KV配网带电作业技术探讨及应用前景分析
一种车铣精加工汽车转向节的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