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动画在欧美的传播策略分析
2021-03-02郑茹
摘要:近年来,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原型制作的动画电影逐渐增多,并且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同时,欧美制作的动画电影对中国元素的广泛运用为中国神话动画电影在欧美的传播提供了可行性。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利用跨文化理论探讨中国传统动画在欧美的可行性和传播策略,可以让中国传统动画的制作更有针对性,传播范围和影响更加广泛,以动画电影为媒介,传递中国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动画 欧美 传播策略 跨文化传播
一、中国传统动画在欧美传播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中国动画电影的对外传播范围集中在东南亚地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影响力有限。近几年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准一路飙升,在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影响力逐渐提升,虽然制作水平距离美日等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近几年出品的高质量动画作品都让我们看到了开拓发达国家动画市场的希望。
(一)中国传统动画海外影响力扩大
国产动画沉寂多年,终于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16年上映的《大鱼海棠》荣获第15届布达佩斯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奖,其中对于中国风的展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产动画电影制作艺术的水准。《大鱼海棠》在美国影评网烂番茄网上,烂番茄新鲜度为86%,影评人均评价该电影画风唯美,神话故事和世界观的设定很好。2019年,《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让国人对国产动画的崛起充满希望。《哪吒之魔童降世》除了包揽国内大量奖项外,还荣获了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鹤奖最佳作品奖,《白蛇·缘起》入围了昂西国际电影节奖项。《新封神:哪吒重生》入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WIP单元,成为本年度唯一一部入围昂西国际电影节的华语动画电影。
由此看出,中国传统动画在海外的影响力正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把题材根植于中国传统神话传说,把目光重新放在中华传统文化上,将讲好中国故事贯彻于动画影片中,通过制作优质的动画作品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欧美作品对中国元素的广泛运用
近年来,欧美电影作品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动画市场广阔,中国元素受到诸多电影拍摄者的青睐。美国动画电影艺术化地将中国元素用至故事情节、角色造型、动画场景、动画音乐中,并融入了中国哲学思想、武侠影视元素等。[1]最为典型的要数美国两部火爆半边天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花木兰》中的武术、影片风格、背景音乐都具有中国“味道”,这是迪士尼第一部运用中国元素进行拍摄的动画。而《功夫熊猫》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更是可圈可点,除了中国国宝熊猫、中国功夫等元素之外,对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美国动画片中前所未有的。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等蕴含中国元素的电影在国外好评如潮,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独有魅力,东方美对西方国家的吸引力,欧美市场对中国元素的认同度极高,近年来在外国人中掀起的“中国热”,都为中国传统动画在欧美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二、中国传统动画在欧美传播中遇到的瓶颈
(一)美日动漫产业强大,欧美市场竞争激烈
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两大动漫强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日本动漫产业凭借其完整的产业链取胜,从漫画到电视动画再到剧场版的电影动画,以及相关衍生品的销售,每个环节都不乏稳定的受众与消费者,加上日本动漫衍生品涵盖生活各个方面,确保动漫产业终端的持续稳定收益。而美国动画则靠技术取胜,其先进的电影制作水平,尤其将CG技术引入电影工业后,让美国动画技术水准更上一层楼。
动画电影发达的欧美市场充满制作精良的动画作品,中国传统动画凭借着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独特性、地域性,本应在欧美市场具有先天优势,但近年来欧美动画作品对经典中国元素的运用和挖掘,也让我们原有的优势丧失,为中国神话动画电影在欧美市场的传播增加了难度。
(二)文化差异造成对神话精神解读困难
虽然在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不同文化视野中的“异域”空间越来越小,但是文化差异一直是鲜明的、难以消逝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千差万别,文化差异成为跨文化传播一道难以跨越的坎。加之中国神话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祖先智慧的结晶和天马行空的美好愿望,唯有将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进行诠释,才能让受众真正了解神话的内核和精神。
例如对龙文化的理解上,西方的龙是邪恶的化身,东方的龙则代表善良与祥瑞, 是華夏民族的文化标志以及精神符号。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象征性。[2]如果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无法正确诠释“龙文化”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就无法引起情感共鸣,也无法给西方受众带去震撼。
(三)传播者泛化,传播环境复杂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播内容不再是由特定、专业的生产者进行生产,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创造,呈现出扁平化、开放式的特征,加之海量信息占据人们眼球,受众通常只能通过特定信息传播渠道获取内容,难免受到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影响。由于语言和意识形态的问题,在传统西方文化视野里,中国文化过去一直被边缘化。
三、中国传统动画在欧美的传播策略
纵观近几年获得高票房的国产动画电影不难发现,大多都以中国古代神话为背景,原因其实很简单,利用神话经典IP是动画电影进入大众视野、引起大众共鸣的“敲门砖”,但国产动画要想在动漫产业发达的欧美国家闯出一片天地并不简单,神话动画电影如何在复杂的跨文化传播环境下宣传独具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亟须探讨的论题。
(一)创新传播媒介,扩大传播渠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作品,缺少了传播媒介,就无法走向大众为世人所熟知。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要实现国产动画走出国门,就必须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日本在对外输出其动漫时,除了推出手机动漫之外,还建立面向海外的动漫配信网,也就是说身处英语国家的动漫迷们也可以和日本国内动漫基本同时收看日本最新推出的动漫,许多直播节目也可以实现在线观看。[3]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输出和传播有必要依托媒体、影视来进行大力宣传和包装。动画制作企业要善于利用国际视频共享网站平台传播神话动画电影,还可寻求与外国社交媒体平台合作,为海内外粉丝开设专门论坛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对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向有提前的认知,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调查和总结对欧美受众的偏好,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动画电影的制作和传播。
(二)吸收欧美文化元素,减少“文化折扣”
由于文化差异,外国受众对动画背后蕴含的神话精神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未能准确地对中华文化进行解码,导致中国神话动画电影对外传播的“文化折扣”,影响力和价值下降。面对文化背景、价值观上的不同,在传播过程中要善于因地制宜转换语境,将中华文化元素与国外的异文化元素进行杂糅,实现创新。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中的其中一个维度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即一个社会整体倾向于关注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中国是推崇集体主义的国家,而欧美国家则推崇个人主义,美国在《花木兰》中对中华英雄花木兰和西方价值观的杂糅就十分符合欧美受众的标准,花木兰在中国是“替父从军、对国之忠情,对家之孝情”的巾帼英雄。但美国改编的《花木兰》主要文化内涵已不是中华文化中代父从军、牺牲自我的忠孝精神,而是追求个人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美国价值观。[4]因此,在面向欧美市场制作传统动画时,要注意中国神话与西方元素相结合,必要时还可利用西方元素来传达中国价值内核。
(三)利用表层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
霍夫斯泰德用“洋葱理论”将文化分为四层,即符号、英雄人物、礼仪、价值观。符号为最表层的文化,价值观为最深层的文化,符号如语言、艺术作品、电影、绘画、饮食、服装、建筑等,是不同文化呈现在外面的最直观的表现。[5]但是这些表层文化元素能够蕴含深层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中华文化价值。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许多蕴含着中国元素的细节。丑萌的结界兽原型是青铜纵目面具,山河社稷图是《封神演义》中的物品,还有“魔”与“灵”的斗争,善与恶的对立,最后阴阳和合,舍身救民。这些表层元素背后蕴含的阴阳相生的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观。这些无处不在的东方美学意蕴,从画面到人物都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巧妙地融入电影当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
四、结语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虽经历了70年的风雨,但是相比实现动漫强国目标依旧任重而道远。中国神话动画电影近年来正值势头迅猛的趋势,不断涌现的优秀动画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打造世界级IP的可能。但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动画也存在着技术拼凑,缺乏与故事内核的融合,传播广度和范围明显不足等问题,要克服以上不足,成功实现传统动画走向世界就必须创新传播媒介,积极完善动画产业链,增加IP影响力,同時增加内容的深度,善于挖掘神话核心精神,传递中国价值观,制作出高质量、精美的中国神话动画电影。
参考文献:
[1]宋宏刚.中国元素在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艺术呈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
[2]吉峰.延续与重述:当代视野下中国古代神话传播的检视与思考[J].学术探索,2019(08):150-156.
[3]高建奇.日本动漫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
[4]孟喜华.显现 选择 融合——木兰传说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J].对外传播,2020(07):76-78.
[5]王静静.基于文化洋葱模型的中美文化对比[J].青年文学家,2017(20):160-161.
(作者简介:郑茹,女,硕士研究生,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