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视野下的生物课堂构建
2021-03-02王芳
王芳
就当今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总体状况而言,全面构建高效课堂已成当务之急。而以“生态教育”为主视角加以实施,显然会产生良好效果。
突出生态情境,实现课堂高效导入
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来看,新知导入无疑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之一。为此,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要以高效导入为基础,而打造生态情境无疑是良好选择。
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为例,在上课之后,教师要先导入一个社会热点话题,如当下大家最关心的生态问题,将我国生态治理所取得的成就作为参考资料,激发学生思考。之后,归纳总结学生观点,在肯定其观点多样性的同时,说出哪类观点是本课研究主体所在,进而将本课所要学习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学重点引入,为学生创设出理想的导入情境。
打造學习共同体,双边协作学习
立足高中生物课堂,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的基本部分作为课堂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与素质的关键所在。为此,在生态教育视野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必须把基本部分视为关键,而形成双边高效互动的协作学习方式是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必然渠道。
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教学为例,在“探求新知”阶段,必须先设置一项有共同意义的互动话题,如:“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如何?未来增长的趋势又如何?”随后,将我国近10年内的人口增长趋势图展现在学生面前,供其深入思考和分析。最后,组织师生进行观点分享,推动师生间和学生间的相互反驳与论证,让学生意识到我国人口未来增长的大趋势所在。
在“难点突破”阶段,教师要求学生设置协作学习项目,如:“人口增长能够为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数据分析、总结等工作。
开展师生互评,构建高校课堂
在高效课堂构建的实施方案中,高效的总结与评价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重视课堂总结与评价部分。
以《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为例,就师生互评工作而言,必须先做好随堂总结工作,让学生了解到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并且与“J”型曲线相比较,确保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在此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活动,针对学生课上学习的成果,以及态度和积极性做出评价。随后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看法的空间,鼓励学生从课堂教学各个阶段出发,说出自己的看法以及希望改进的意见。教师要认真整理学生意见,并将其视为今后教学方案制订的重要参考,由此确保生态教育的高效落实和课堂教学活动全程的高效性。
(责编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