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数学课堂的幸福指数
2021-03-02付财云
付财云
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应尽量接地气,与生活接轨。因此,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在不断进步的同时提升课堂的幸福指数,已经成为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深刻的课题。创造快乐课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教育新理念,让学生享受每一节由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课。
一、生动的情境是快乐的源泉
数学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因此就显得比较抽象。要想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教师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而生动的情境又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因素之一,是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润滑剂”。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考虑他们独特的心理特征,放手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通过情境去感悟数学知识。例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根据教材内容编写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热情参与其中,并迅速掌握数学知识的要点。尤其是刚开始学一个新的知识点的时候,学生普遍存在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这种情绪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一良好契机,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花,让学生找到快乐学习的源头。
二、数学的趣味性是快乐的内因
俗语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在学习中,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真正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只有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心理学研究显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就越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必然会对新的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相应地做出细致的观察、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从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际上,小学数学充满了无限的趣味,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上下足功夫,吸引学生的注意,努力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在快乐的课堂中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挖掘数学的内在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就地取材。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些著名人物当年如何发奋学习数学的小故事,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才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像这样,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内在趣味,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若能长期让学生处于这样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就会焕发生机,让学生既能够感受数学的趣味,又能够开阔眼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快乐的保障
平等、民主、亲密等词语,往往是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的标签,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课堂上,教师在把握教学分寸的前提下,既要发现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又要看到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及时改进和完善。当然,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多学习新知识,以便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喜好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打心底里真正接纳教师。如果教师没有深入学生内心,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将被时代淘汰。因此,在平等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和学生讨论一些班级管理或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信任。若学生能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思考和学习,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如此学习效果自然会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幸福的数学课堂由师生共同实现,两者缺一不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平等、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既要着眼于学生心灵的愉悦和满足,又要让学生体会“乐学”数学的意义。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数学课堂的幸福指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