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实施有效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1-03-02王磊
王磊
编者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实施阅读教学?让我们看看以下3位语文教师有关阅读教学的具体做法吧。
语文课堂是实施有效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主阵地。抓住课堂这块主阵地,要采用各种方式敦促学生去阅读、思考、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阅读教学呢?
第一,让学生有阅读期待,提高阅读积极性。学生是否有阅读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不能深入阅读。让学生有阅读期待,学生就不会对阅读失去兴趣,从而深度参与学习,在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在讲授《变色龙》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启迪学生读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狗的主人变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意见变了!”“狗始終还是那条狗。”这样的启发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阅读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第二,不但要认真地“阅”,还要好好地“读”。语文学习需要我们从字里行间揣摩作者感情、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不厌其烦地读,在读中品味、感悟。如在学习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介绍了舒婷及她的朦胧诗的特点,几乎不用再讲什么,仅指导学生去读,集体读、个别读、听读、诵读,最后验收学习效果。对祖国的庄严誓言读出来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读出来了,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手法。
第三,创设对话情境,提高阅读效率。课堂上阅读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过程的有效性如何。作为教师,我们要创设对话情境,和学生共同读课文,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切实关注学生学习的疑难处,因势利导,导出词句内涵,导出文章精神、情感和境界。
第四,重视阅读技巧指导,粗读、精读、常读相结合。课堂上的阅读要注意技巧,对增长常识的作品可以选择粗略阅读,遇到好的内容可以精读;对能让学生获取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作品,应该精读,还要细细推敲,进行思考;对《岳阳楼记》《行路难》等经典作品,要经常阅读、反复读,久而久之,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师一定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堂上有效实施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和阅读感悟,拓展思维空间,提升阅读品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