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仪式感养成的基本途径

2021-03-02常晋波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1年2期
关键词:仪式岗位中职

常晋波

仪式感,顾名思义,是指置身于仪式之中,或者仿佛置身于仪式之中的感觉。仪式感不仅能给当事者留下难忘的印象,还能不同程度地放大当事者行为的实际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礼仪和仪式是服务于人际交往的,仪式感之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当下仪式感被高频提及的重要原因。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究,认为中职生的仪式感养成有以下三种基本途径。

在规范化仪式中校正仪式感

仪式感是仪式派生的产物,是仪式在人员、物品、场景等参与仪式诸元素上留下的印记。《论语·乡党》中记载,“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意思是:孔子病了,君主来探望,他便头朝东而卧,把上朝的礼服盖在身上,拖着大带子。可以想见,尽管病重的孔子无法完成觐见君主的仪式,但他仍尽其所能地运用方位(东首)、服装(加朝服)、服装穿法(拖绅)等仪式元素营造满满的仪式感,达到了礼敬君主的目的。孔子之所以能建构并传递礼敬君主的仪式感,与他参加上朝仪式有关。显然,仪式感不会凭空产生,只有参加过相应的仪式才有可能习得,而反复多次沉浸式地参加则会不断提升营造仪式感的能力,甚至这种特定的仪式感还会转化并融入参加者自身的气质。

引导学生习得仪式感就必须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参加规范化的仪式。当下仪式感缺失的直接原因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空泛的集会太多,而真正有代入感的仪式太少。很多集会虽以“仪式”命名却没有用心设计,连仪式所必需的情感元素都不具备。参与者往往是“身在,心去,情更远”,根本谈不上对其中仪式感的体验。因此,遴选乃至打造规范化的仪式是涵养学生仪式感的第一要务。

遴选仪式可首选大型仪式,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在引导学生参观仪式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仪式过程及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点评的重点应放在对仪式要素的分析上,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要素包括升旗的时间、升旗者的身份和出场路线等。組织学生外出参加仪式受时空限制,因此必须着力打造一系列具有学校特色的规范化仪式,如开学仪式、毕业仪式、学生获奖的庆功仪式等,来满足涵养学生仪式感的需要。

“礼缘情而作”,仪式的核心是情感的宣泄与寄托,仪式的创设必须将情感放在第一位。以创设“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庆功仪式”为例,仪式必须承载获奖的喜悦之情、为学校争光的自豪之情、对参与而未获奖学生的安抚之情、对未来参赛学生的期许之情、获奖学生对学校及老师的感恩之情等,必须对仪式中寄托情感的元素做好设计,同时杜绝仪式的泛娱乐化倾向,使沉厚庄重、激昂向上成为校园仪式的主旋律。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厚植仪式感

仪式感是素质不是技能,不能靠强化训练来习得,只能靠日积月累来涵养。这种涵养非文化育人难以达成,因此必须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厚植仪式感,主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校园环境的熏陶和制度的保障限制来实现。

教师的示范引领。教师在仪式感养成方面的示范引领表现在行为、态度和情感三个层面。行为示范是最直接的示范,教师身上所有能被学生看到的都可能成为行为示范的元素。人在仪式中的行为元素可归纳为衣冠规范端庄、言语简洁严谨、动作沉稳庄重等,这些元素都可以转化为教师日常工作的基本行为要求。态度示范主要体现在对人物、事物、事件的品评取舍上。《论语·学而》中称赞孔子“温良恭俭让”的处事态度就是极具仪式感的态度。情感示范主要是对“敬”的践行。“敬”是仪式情感的集中体现,教师的“敬”不仅表现在对教育岗位的敬爱、对教育规律的敬奉上,更表现在对教师职责的敬畏上。

校园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对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有较高的要求,绝不仅仅是刷几条直白的标语,立几块警示的牌子。环境育人是借用环境彰显的文化要素、原则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日积月累地达到以文化人的作用。发挥校园环境在仪式感养成上的作用必须借鉴各类大型仪式场景布置的大原则,如对称均衡原则。大型仪式场景布置讲究对称均衡,给人稳重、庄严的观感。中国古代的建筑一般都是极讲求对称均衡的,这种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建筑审美实则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礼制在空间布局上不断强化、反复熏陶的结果。

制度的保障限制。仪式感的养成必须有制度的保障,既要有对学生的制度要求,又要有对教师乃至对学校整体管理的制度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应融入有关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中,如学生的日常着装要求、行为举止、言语禁忌等。对教师的要求要纳入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将教师仪式感养成的模范引领与各级各类文明教师评选评比相结合,使仪式感示范引领成为文明教师的必备素质和要求。

在实习岗位上完善仪式感

中职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是通过岗位检验全方位审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效果的阶段,也是检验和完善学生在校期间仪式感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实习岗位上完善仪式感养成主要是指“两检验”和“两转化”。

“两检验”,一要检验学生在学校养成的仪式感是否契合实习岗位的要求,二要检验学生在学校养成的仪式感是否符合实习企业单位文化的要求。例如,在旅游行业中,有的企业因主要面对基层老年顾客而倡导孝亲尊长,采用亲民的企业文化;有的企业因主要面对精英白领顾客而倡导精致高端,采用贵族式的企业文化。中职生在学校涵养的仪式感必须与行业、企业、岗位等具体元素相结合,才能最终成为融入现实的具备“生产力”的仪式感。

“两转化”,一是个性化转化,结合行业、企业、岗位的个性,学生将在学校习得的共性化的仪式感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仪式感;二是职业化转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于行业、企业只能算是半职业化,顶岗实习就是要从半职业化向完全职业化转化。具体到仪式感,属于行业的专业仪式感或许就是零件之间摆放的固定距离,戴防护面具的规范手法等。

中职生的仪式感养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调动诸多教育资源,整合教师队伍,配置校园文化,协调实习企业,尤其需要学校从上到下的重视与配合。

(责编 马孟贤)

猜你喜欢

仪式岗位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仪式感
仪式感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流绚夏日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