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2021-03-02许洪建
许洪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较为关键的部分。如今,体验式阅读作为新型的阅读方式,得到了教师的一致认可。体验式阅读是指调动学生的耳、脑、手、眼等感官共同参与阅读活动的一种阅读方式。在阅读活动中,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产生共情,深入体会、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较高层次的阅读教学目的。
一、在游戏互动中体验文本情节
柏拉图曾提出“寓教学于游戏”的主张,提倡采用做游戏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主动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对课文的体验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小马过河》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小马如何过河”的互动游戲,提前准备好小马、马妈妈、牛伯伯、小松鼠的角色图片,并将其随机分发给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参加游戏的学生可以自由设计符合角色的台词,同时进行思考:为什么小河忽深忽浅?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像这样,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以游戏的形式促使学生体验小马过河的全过程,可以带动学生深入思考,增加学生对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同时促使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在情境创设中体会文本情感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会使其对形象、生动且直观的画面或情境感兴趣,因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可以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共情,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课文。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基本普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音频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从而减少单纯的文字解析带来的枯燥感,同时让语文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由于学生没有经历过地震,因此较难理解地震中父子之间的情感。为此,教师可以播放关于地震救援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紧张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感到仿佛自己也在参与救援,期待更多的人得到帮助。视频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音频与朗诵相结合的方式,营造真实的情境,渲染氛围,让学生想象地震中的画面,从而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情感体验。
三、在朗诵中提高学生的美学体验
对小学生而言,培养语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语感是指迅速地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是对语言的一种心理体验,其具有美学特征,属于美学活动范畴。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朗诵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感知语言的过程中丰富美学体验。因此,课文朗诵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应被重视。尤其是对教材中的诗歌学习来说,朗诵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这是因为,诗歌的思维跳跃较强、情节较少,而朗诵的节奏鲜明,可以使学生增强对诗歌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池子与河流》为例,上课时,教师可以请班上一部分学生进行角色朗诵。该诗歌相对文言文或古诗而言,较为容易理解,学生在朗诵后就大致可以明白诗歌的内容:河流长年奔流不息,池子安于一角而懒惰衰退。由此可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多是作者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大声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可以让学生体会文字特有的意境美与精神美。
四、在课外实践中体会文本新知识
课外实践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更能凸显阅读教学的意义。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四个太阳》为例,在学习了四个太阳可以代表四个季节后,为了提高学生动手画画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太阳画一幅画。课后,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有的学生画了一个太阳送给冬天,温暖小草与大树;有的学生画了一个太阳送给秋天,映照硕果累累的果树和小朋友的笑脸等。学生在完成绘画作品的过程中,体验了创作的乐趣,从而激发出探索文学世界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思想,从而有效达成阅读教学的目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