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3-02王学梅
王学梅
摘 要:对外承包工程已成为我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国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和产能合作的主要方式。新阶段,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需要高质量发展。本文概述了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现状,基于竞争优势理论模型,分析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从四项基本因素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承包工程;竞争优势理论;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8.023
截至2018年末,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累计签订合同额2.3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6万亿美元,已成为中国企业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国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和产能合作的主要方式。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进入需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2019年8月,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对外工程承包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20条指导意见。
1 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现状
(1)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国家开始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15-2019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快速增长(2018年除外),规模不断扩大(表1)。
(2)国际营业额占比处于相对劣势。2019年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74家上榜企业数量占比29.6%,国际营业总额占比25.4%;而欧洲45家上榜企业(数量占比18%)的国际营业总额占比却达到49.9%,远高于中国企业。
(3)地区分布存在差异。2019年我国企业在非洲、亚洲市场份额为61.9%、43.4%,中东市场份额24.7%,拉美和加勒比市场23.7%;未能进入欧洲、美国、加拿大市场前10强,而欧洲企业在这三个市场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分别达到79.8%、78.5%和60.3%。
(4)业务领域相对集中。201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在交通运输建设、一般建筑和电力工程建设三个领域的新签合同额雖然同比下降,但合计仍占业务总量的66.5%。
2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把企业、产业、国家结合起来,为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即“4+2”模型(即“波特菱形”或“钻石模型”)。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不可笼统而言,一个国家可以在某些行业遥遥领先,但同时在某些行业远远落后,所以国家竞争优势问题应该从行业角度考察。他进一步指出了竞争优势的来源,认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该国是否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而这又主要取决于4项基本因素和2个辅助因素的整合作用。4项基本因素都可单独发生作用,并作用于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行业竞争;2个辅助因素需要通过4项基本因素发生作用,包括机遇、政府作用。
本文将应用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4+2”分析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2.1 生产要素条件分析
高级生产要素对竞争优势起关键性或决定性影响。初级生产要素属于自然禀赋或通过简单投资获得,包括自然条件、非技术人工、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需要在人力和资本上先期大量、持续投资才能获得,包括高级专业人才、科研机构、高等教育体系、现代通信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等。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尤其离不开资本、人力资本、技术等关键核心要素的前期大量投入。
2.2 需求条件分析
需求条件包括需求规模和需求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工程承包业务的需求规模无需讨论。在需求水平方面,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法律环境、政治制度等各不相同,对项目的要求存在差异性,更考验我国企业的差异化、属地化管理等各方面能力。
2.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分析
以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对外工程安装、施工企业为例,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上下游相关企业的良好发展与支持,包括上游的项目投资开发商、金融投资机构、保险机构、工程咨询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中游的高端设备制造商,下游的运营商等。
2.4 企业战略、结构和行业竞争分析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是否具有长远、可行的海外投资及全球发展战略,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需要调整、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以适应国际化、属地化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激烈、良性的同业竞争中往往产生实力雄厚的企业,并利于行业的创新发展。
2.5 发展机遇分析
后疫情时代,国际承包工程市场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空前加大,但机遇与风险并存:
(1)疫情后多国将采用加大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印尼政府制定约430亿美元的“国家经济复苏计划”,并提出将在2021年拨付约38亿美元用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肯尼亚提出约5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用于增加本国就业,促进旅游业基础设施升级等;马来西亚、厄瓜多尔、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国也纷纷通过扩大赤字规模、调整税收优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支出的方式刺激本国经济发展。
(2)疫情后项目资产出现价值洼地效应,带来海外投资重要机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缓解压力,大量企业被迫出售资产。由于价格相对低廉、竞购对手实力相对下降、项目标的所在国引资意愿上升等综合影响,中资企业“走出去”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2.6 政府扶持作用分析
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等影响对外承包工程供给要素;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等改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国际环境和东道国形象,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条件。积极的国内政策促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一带一路”政策的执行,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创造了日益改善的国际政策环境。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多边合作、拓展区域次区域合作和双边合作,已与60多个国家签署了基础设施合作协议等双边合作文件,已与44个国家成立了投资合作工作组,已与法国、西班牙等14个国家建立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共建投融资合作平台。
3 促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应用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四项基本因素角度提出促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2个辅助因素通过四项基本因素发挥作用)。
3.1 生产要素角度
(1)对外承包工程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大量投入。企业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发行股票、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式,为高质量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筹集资金、获得资金优势。
(2)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资源,全方位加大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培养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国际化、专业化高端人才。政府发挥好服务作用,以财政拨款、设立专项基金等形式,加大对国际工程项目高端技术工人、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投入;企业充分利用海外工程项目建设平台,加强业务实践训练,培育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工程技术等国际承包工程复合型人才。
(3)充分发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技术领先优势,带动形成规划、设计、运营等高附加值环节的新优势,促进我国城际高铁、电气化轨道交通、核电、风电、特高压输变电、5G、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基建技术“走出去”。
3.2 需求条件角度
(1)加强在东道国对“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理念的宣传,实现我国企业与沿线国家人民的“民心相通”,共同命运、共同行动。鉴于当前孔子学院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过程中遭遇的挫折,社会各界应该寻找新的方法、平台、路径加强中外沟通交流,打破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壁垒和文化壁垒。
(2)加强对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差异化研究,提升跨文化管理和属地化经营能力。加强与东道国NGO组织、社区民众及媒体的联系和利益融合,扩大东道国各界对中方企业的文化认同,规避政治、安全、经营、法律等各类风险。
3.3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角度
(1)金融支持。转型升级需要的投融资支持,在具体操作层面仍面临较多困难。中资金融机构应该不断进行产品创新,降低企业融资难度、融资成本、融资风险,利用自身专业化的市场信息、经验、国际网络布局等优势,发挥好桥梁作用;加强与国外金融保险机构合作,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提供融资、融智、融信、保险等全流程服务,协助企业更好走出去。
(2)高端产业链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工程勘察、设计、监理、咨询等企业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对外承包工程迈向产业链高端。
(3)企业相互合作支持。对外承包工程上下游企业通过“跨界”合作,进行全产业链资源整合、央企与地方企业优势互补“联合”走出去,地方政府牵头组建“走出去企业联盟”、进行项目合作等,充分发挥集成优势、协同优势,不断提升业务开拓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
3.4 企业战略、结构、行业竞争角度
(1)企业战略。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该转变发展理念,结合企业实际和东道国需求,制定适宜的海外发展战略,将企业发展融入东道国经济社会建设进程。
(2)企业结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探索创新组织结构制度,建立、健全投融资管理、资产运营管理、监督管理、风险防范、过程控制、应急管理等机制,不断增强国际化、属地化经营管理能力,降低海外经营成本。
(3)行業竞争环境。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自律有序的良性同业竞争环境。行业竞争环境的形成,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的重要作用。行业商会、协会应搭建业务促进与企业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加强行业研究和业务发展质量引导,提供培训、会展、信息等专业化服务;应建立、完善、严格执行信用建设等规则制度,加大监督协调力度,加大惩罚力度,促进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面临具体问题时,应及时沟通,发挥好政府与企业、东道国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商务部等19部门.关于促进对外工程承包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9-09-20.
[2]商务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2018-2019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R].北京:商务部,2020.
[3]吕泽翔.抢抓后疫情时代电力行业机遇,推动对外承包行业高质量发展[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0,(10):26-30.
[4]房秋晨.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0,(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