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

2021-03-02张天成张福兰

医学与社会 2021年2期
关键词:湘西初中生维度

徐 涛,张天成,张福兰

1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湘西,416000;2铜仁学院大健康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蓄意或恶意的实施欺负、侮辱等造成伤害的事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包括肢体欺凌、言语欺凌、性别欺凌、关系欺凌等多种类型[1]。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校园欺凌会对其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波及成年期健康[2]。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对全国29个县104825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欺凌的发生率高达33.4%[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地处武陵山区(国家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域之一)腹地,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8.4%。本研究旨在了解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9年11-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抽取研究对象,从湘西州抽取吉首市、古丈县、花垣县3个县(市),从每个县(市)随机抽取2所农村初中,共6所农村初中,对全部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自愿参加,剔除患有心理疾病、智力障碍和精神方面疾病的学生。共发放问卷889份,剔除空填和错填等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845份,有效率95.1%,其中男生440份,女生405份,初一278份、初二292份、初三275份,平均年龄(14.6±2.1)。调查前,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调查通过吉首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研究方法

1.2.1 校园欺凌问卷调查:校园欺凌的调查采用中国疾病防控中心制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初中版)[4],主要包括7个问题:①被恶意取笑;②被索要财物;③被有意排斥在集体活动之外或被孤立;④被威胁、恐吓;⑤被踢、打、推、挤或关在屋里;⑥有人对我开色情玩笑或做色情动作;⑦因为我的身体缺陷或长相被取笑。其中,①和④属言语欺凌,②和⑤属躯体欺凌,③和⑦属情感虐待/忽视(以下称情感欺凌),⑥属性欺凌。每种欺凌选项分3个等级:从未、偶尔(轻度)、经常(重度)。30天内遭受到4种欺凌中所含欺凌方式的任意一种,即认定为遭受到该类型欺凌。本次调查该问卷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4。

1.2.2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问卷》(Mental Health Scale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MHS-CA):该量表由程灶火等编制[5],共24个条目,分别属于认知、思维与语言、情绪、意志行为、个性特征5个维度。在计算分量表和总分时采用5级评分,得分还可以根据常模数据,将心理健康各维度分数从低到高分为5级: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一般健康状态、较好健康状态、高健康状态。该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5,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45-0.63之间。

1.2.3 自编一般情况问卷:项目主要包括性别、年级、民族、是否住宿、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等。

1.3 质量控制

测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进行,问卷统一发放,采用统一指导语,学生匿名填写,当场回收。分析过程均使用问卷编号,问卷资料仅供本次研究使用。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对问卷进行编码和双录入、应用SPSS 2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校园欺凌发生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心理健康得分差异的检验采用非参数检验(U检验、H检验)。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采用偏相关性分析,控制性别、年级、民族等人口学因素,探讨各类别校园欺凌的程度(从未=1,轻度=2,重度=3)与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校园欺凌发生状况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校园欺凌发生率66.5%,其中轻度欺凌发生率56.3%,重度欺凌发生率10.2%。言语欺凌发生率54.6%、情感欺凌发生率32.2%、性欺凌发生率24.1%、躯体欺凌发生率18.8%。校园欺凌在不同年级间(初一74.1%,初二59.2%,初三66.5%)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4.1,P<0.05);校园欺凌在不同性别(男生68.4%,女生64.2%)、是否留守(留守65.5%,非留守67.9%)、是否住宿(住宿67.0%,非住宿64.6%)组别间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9、0.5、0.4,P>0.05)。

2.2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5个维度)得分处于非健康等级(亚健康等级和疾病等级)的学生比例分别为:认知维度12.3%、思维与语言维度13.5%、情绪维度13.4%、意志行为维度9.5%、个性维度9.2%。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得分在不同年级、是否住宿组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健康得分在不同性别、是否留守组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湘西州农村学校遭受校园欺凌学生心理健康得分低于未遭受校园欺凌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性别、年级、民族、是否住宿、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父母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等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显示,情感欺凌、言语欺凌与心理健康(5个维度)、躯体欺凌、性欺凌与心理健康(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072~-0.262,P<0.05)。见表2和表3。

3 讨论

3.1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校园欺凌状况

本研究调查显示,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校园欺凌发生率为66.5%(重度10.2%),高于河南省的57.0%(重度7.1%)[6]、上海市金山区42.6%[7]、山东省40.4%[8]和江西省31.8%[9]。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湘西州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区,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对子女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另外农村中学教师由于受各方面的限制,知识更新慢,缺乏对校园欺凌的辨识度,也是造成该地区校园欺凌高发的重要原因。湘西州校园欺凌主要以言语欺凌为主,这同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8,10],言语欺凌有相对的隐蔽性和反复性,不易被发现,这导致言语欺凌给青少年带来的伤害不能得到及时制止,这提醒教师和家长应加大对言语欺凌的关注,及时发现并制止言语欺凌行为。研究发现,湘西州农村初一年级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发生率最高,这同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11],可能的原因是初一年级学生相对初中其他年级学生年龄最小,身体力量上存在不均衡,导致校园欺凌。初一年级新进入初中校园,与同学、教师的关系尚未完全建立,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造成校园欺凌发生率较高的原因。

3.2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特征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住宿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非住宿学生,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不同[12],这可能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一阶段成年感增强,期望独立处理事情,但自身缺乏社会经验、应对能力不足。住宿生长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需要处理的事情和关系单一,而非住宿的学生还需处理家庭、社会等诸多事情和关系,往往由于其应对能力不足,引发心理问题[13]。

表2 湘西州农村学校遭受校园欺凌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P50(P25,P75)

表3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偏相关性(r)

3.3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校园欺凌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各种类型的校园欺凌均对心理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同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14],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自杀、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明显高于未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15-17],受欺凌程度越高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也越高[6]。从各种类型的欺凌对影响程度来看,言语欺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言语欺凌在本研究中主要指被恶意取笑、被威胁恐吓,长期遭受言语欺凌的青少年,承受着欺凌者的指责、羞辱,容易造成忧伤、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的情绪,并随着时间推移易产生不良认知,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8]。研究显示,即使是轻度校园欺凌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强烈的交往需求,对关乎自身形象的信息非常敏感,偶尔的校园欺凌对其自尊、自信、安全感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影响,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以往研究往往更重视对重度欺凌的研究[2,19],忽视了对于轻度校园欺凌的研究,本研究结果也提醒教师和家长应加大对轻度校园欺凌的关注力度。

综上所述,湘西州农村学校初中生校园欺凌发生率较高,遭受校园欺凌造成初中生心理健康不同程度的下降。为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联合行动,共同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家庭应提高对子女的关注度,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及时发现早期制止,家长还应注重对子女优良品质和健全个性的培养和引导[20]。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和辨识能力,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对学校弱势学生的关注力度,早介入和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政府应统筹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严格影视作品的审查[21],明确学校、家庭在青少年受教育过程中的责任,完善校园欺凌相关法律法规,预防和减少农村学校校园欺凌的发生,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湘西初中生维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欢乐湘西
走进湘西凤凰城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湘西 国画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