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21-03-02
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Scale: The Universal Laws of Growth,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and the Pace of Life in Organisms, Cities, Economies, and Companies
作者:[英]杰弗里·韦斯特/Geoffrey West
译者:张培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
《规模》是一本可以开启读者一扇认知新窗的书。“规模”不仅仅指事物的大小尺度,它更能够帮助找到复杂系统中的关键关联变量,并建立它们之间的量化关系,从而能够穿透纷杂的表象。抓住规模大小变化背后的生长逻辑,也就是抓住了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
正如其标题所述,《规模》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系统,例如生物、城市、公司等。规模的线性缩放规律,是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如动物的体重越大,代谢率越高,两者之间的比值是固定的。比如公司的总资产(而非总收入)越高,雇员数越多,两者之间的比值从全商业领域平均来看,也是固定的。但是还有一些非线性缩放的现象,更值得关注,也更体现出复杂系统的优势与挑战。例如城市A的人口是城市B的10倍,是不是城市A创造的GDP就会是城市B的10倍呢?显然从我们的常识认知来说不是。那么它应该是多少倍呢?这个比值是否可以量化且具有更普遍的规律意义?对这种非线性缩放的规律的研究、归纳和应用,正是《规模》一书的深刻与独特之处。
城市,是人类创造的最复杂的系统。它主要由人力塑造,拥有类似生物的能量转化、新陈代谢,也演化出超越人力所能简单控制的挑战,例如交通、犯罪、污染,当然也有优势,如创新、财富,等等。这里面体现出两类非线性缩放的函数。一类是基础设施类,例如道路的长度、电线的长度、加油站的数量等,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基础设施的增长指数约为0.75,而非1:1增长。也就是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物理设施的效率是不断提高的,人均所需相应减少。这种变化规律被称为“亚线性规模缩放”(sublinear scaling),体现出城市的规模经济。另一类是社会经济类,例如GDP、专利数量、教育机构数量,当然还有犯罪率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而以1.15的指数在增长。也就是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社会活动的效率也是不断提高的,人均创造(正面或负面)相应增加。这种变化规律被称为“超线性规模缩放”(superlinear scaling),体现出经济学上的“规模收益递增”。尝试在一个量化的可预测的体系下建立一个框架,来研究城市的动力学、增长和发展演变,即“城市科学”,是作者杰弗里·韦斯特和他所在的圣塔菲研究所努力的工作目标之一。
随着人类城市化进程,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前沿。采用物理学、生物学等科学类解释城市、公司等人工复杂系统,具有重大启发意义。凯文·凯利与其 《连线》(Wire)杂志、《失控》(Out of Control)等系列著作是这一道路上的先锋代表。《规模》作者所在的圣塔菲研究所则是另一处高地。传统大学的系别结构已经难以推动实质性的重大问题跨学科合作,创造一个开放、催化性的环境,将高度多样化的思维融合到一起,共同追寻高度复杂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则,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是圣塔菲研究所创立的初衷。
千禧年之交,斯蒂芬·霍金曾接受记者的采访,被问到下一个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还是生物学的世纪,他回答道:“我认为,下一个世纪将是‘复杂性’的世纪。”
阅读《规模》,解构万物,探索规律,拥抱复杂。(撰文:廖心旷,万科集团核心合伙人)
不只中国木建筑
作者:赵广超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学习一个专业,总要有那么几本入门的书,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更是如此,从《周礼·考工记》《营造法式》到《园冶》,从梁思成先生的《营造法式注释》《中国建筑史》到刘敦桢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史》,有关中国建筑理论、文脉的书层见叠出。却只有这样一本《不只中国木建筑》,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深入浅出地让中国传统木建筑文化概念跃然纸上,成为认识和了解建筑文化的科普读本:既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入门选择,亦可作普罗大众消遣之选。
要把中国传统木建筑文化脉络写好并不易。且毋论中国建筑文化的派系浩繁,单就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叙事性,就堪比一首《长恨歌》。但是在这本书里,这一切在作者赵广超先生轻松、愉快的笔风下,仿佛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信手拈来。他的文字生动、活泼,他的案例真实、典型,还有全文中随处可见的中西方对建筑文化的不同理解,各种生动有趣的神话、童谣,寓教于乐。这是一本完全不会乏味的文化读物。
就拿屋顶上的装饰构件“鸱吻”来说,屋顶本就已经是中国古代木建筑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屋顶上的各种装饰同样也具有玄妙和深刻的文化意义。屋顶两坡搭合之处即为屋顶正脊,正脊两端头屋顶结构收束处即为鸱吻。从鸱吻这个小构件上,能够反映传统礼制和官本文化对木建筑屋脊造型的影响: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从最初保护正脊与垂脊交接处的结构构件,到防火的神兽,并逐渐成为螭(龙生九子之一)吻——封建建筑等级的象征符号,成为礼制文化的体现,同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日本法隆寺玉虫厨子上仍能清晰地找到鸱吻。而在本书中,他们却是最“痴心”的象征,“好张望令它往屋顶上爬,好吞噬令它张口咬着屋脊,工匠一剑就把它牢牢钉在屋顶。一旦打雷着火,喷水可也。……‘鸱太太’自从丈夫不幸被永远钉在屋脊上,她就一直躲在檐下,默默等待,每逢风雨迷蒙,鸱太太便会从檐下跑出来,游上屋脊,绕着夫婿徘徊,情款深深……”又有谁能不为这样的浪漫故事动情呢?这本书中多的是这样的故事,东方的、西方的,中国的、日本的,再加上独一无二的配图和文字说明,旁征博引,娓娓读来,只觉痛快!
当下我们要弘扬和“传承历史文脉”,那首先我们需要清晰理解历史文脉的深刻内涵。事实上,它反映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每一处,需要每个人都能读懂和了解。那些晦涩绕口的名词,在这本书里都有明确的代指,“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撰文:单超,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