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慢性咽炎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1-03-02曾勇超廖胜宏雷永泉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咽炎信念研究组

曾勇超,廖胜宏,雷永泉

(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 广东中山528471)

近年来,随着第二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我国慢性咽炎的患病率逐年增长[1]。慢性咽炎是指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因急性炎症反复发作或邻近器官病灶刺激引起,以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不适、咽部痒感、灼烧感、频繁吞咽等为主要表现,多见于成年人[2]。有研究发现,慢性咽炎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并且病情易反复发作,大多患者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和遵医行为降低,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为慢性咽炎患者提供疾病科学知识,指导患者正确认知、对待疾病,对促进其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健康信念模式(HBM)教育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的重要手段,其从患者本身出发,通过评估患者的行为和信念认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患者执行健康行为的一种教育模式[3]。2016年10月1日~2018年10月1日,我们对30例慢性咽炎患者应用HBM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就诊的慢性咽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咽炎者;②具备正常语言沟通能力者;③年龄18~68岁者;④对本研究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①心、肺、肾严重障碍者;②合并其他感染疾病者;③严重精神或认知障碍者;④咽部存在肿瘤者。采用随机单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4(45.79±12.08)岁;病程0.5~6.0(3.68±1.10)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小学7例,高中或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11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1~68(46.32±12.45)岁;病程0.4~8.0(4.01±1.12)年;受教育程度:初中及小学5例,高中或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获得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以门诊教育为主,内容包括疾病一般知识、用药、饮食、休息、呼吸功能锻炼等。研究组给予HBM教育,具体方法如下。①组建HBM教育小组。对所有参与本研究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疾病知识、HBM的概念及应用、护患沟通技巧指导等。②评估。患者在门诊治疗护理后,由护士通过问卷评估患者对慢性咽炎基本知识、治疗、自我护理、饮食生活习惯对疾病影响的认知程度。③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教育计划和流程。由小组成员对患者开展多形式、多系统的健康教育,遵循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原则:a.每次复诊进行一次慢性咽炎知识讲座,向患者详细介绍慢性咽炎的基本知识、治疗、自我护理、预防方法等,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慢性咽炎的危害及严重性;b.护理人员在讲解疾病知识的基础上,应用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多媒体、电视节目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邀请预后良好患者分享自身经验,让患者明白依从治疗的益处,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c.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对家属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嘱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陪伴、关心、督促患者;d.建立互助小组,通过病患之间的相互支持、监督、鼓励和交流,达到共同依从治疗的作用;e.小组成员根据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等特点,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时矫正负性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对医疗行为的信心。④护士监督HBM教育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①疾病认知: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制《慢性咽炎患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Cronbach′ s α系数为0.796,信度、效度良好)对患者进行测评,问卷包括疾病基本知识、生活饮食、药物治疗、自我护理4个领域,共20条项目,每项评分0~5分,各领域满分20分,分数越高表示认知程度越高。②遵医行为:比较两组戒烟戒酒、按医嘱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定期复诊等健康行为的遵从率。③并发症:包括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喉炎、耳鸣、呼吸不畅。④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4]评估两组生活质量。SF-36包含躯体功能(10个)、心理健康(5个)、日常活动功能(4个)、日常精神活动功能(3个)、身体疼痛(2个)、总体健康(6个)、活力(4个)和社会活动功能(2个) 8个领域共36个条目,评定分为5个等级(1~5分),各领域所含条目得分相加除以该领域包含条目数即为该领域得分,再将评分换算为0~100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示该领域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评分比较 见表1。

2.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

2.4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4。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炎症,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喉炎等并发症,加重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5-6]。有研究指出,慢性咽炎由于治疗时程长、显效慢、反复发作,患者生理、心理方面易产生较大压力,故心理障碍发生的风险较高,加上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消极对待,导致治疗、护理效果不理想。因此,采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有重要意义。

HBM概念由霍克巴姆于1970年首次提出,其通过探寻人的健康行为与健康信念之间的关系,让患者明白健康行为的益处和必要性,促使患者的行为改变并趋从于健康,从而对患者预后康复产生积极影响[7]。HBM教育实施前对患者疾病基本知识、用药、自我护理等给予个体评估,再针对患者的年龄、接受能力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循序渐进,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并发症及危害,使其以正确的信念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黄仕明等[8]在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HBM教育,发现能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以及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贾爱群等[9]研究表明,HBM教育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疾病基本知识、生活饮食、药物治疗、自我护理方面的认知评分以及戒烟戒酒、遵医嘱服药、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定期复诊方面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可见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HBM教育对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遵医行为的效果更好。分析其原因主要为:HBM教育强调个体认知、期望、思维、信念对行为的主导作用,本研究将HBM教育融入日常护理活动中,通过多形式、多系统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理解疾病,正确认识自身行为和疾病的关系;引入成功案例可使患者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组建互助小组,通过患者与患者之间的监督、鼓励、交流,建立情绪上的共鸣,达到共同依从治疗的作用;嘱家属给予患者爱与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归属感,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其康复[10-11]。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慢性咽炎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其相关并发症较为多见,这也是此类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将HBM教育应用于慢性咽炎患者中,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HBM教育应用社会心理学方法,可激发患者的内在动机,使患者充分认识到不良行为对疾病的危害,使患者形成健康信念,改变患者不良行为而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有助于控制疾病,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12]。

综上所述,HBM教育能有效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咽炎信念研究组
为了信念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慢性咽炎会癌变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咽炎不是“一”种病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