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DVT的影响
2021-03-02王丽佳刘必琴
王丽佳,刘必琴,王 敏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225001)
在我国脑梗死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部分患者会形成偏瘫[1]。偏瘫患者表现为患肢肌力下降、肢体痉挛及运动能力受损等,这些不良表现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2]。如不及时采取治疗和护理干预,患者长期卧床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晚期生活质量。下肢DVT是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长期卧床最易形成的并发症之一,主要采用康复护理、药物治疗和仪器护理进行预防[3]。间歇充气压力泵在需长期卧床的术后患者中得到广泛运用,该仪器通过间歇性地充气和排气,有助于改善淤血,有效预防DVT[4]。2018年6月1日~2020年1月1日,我们对4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肢体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者;②偏瘫障碍者;③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精神障碍者。排除标准:①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者;②意识模糊、精神异常者;③肢体残疾或其他恶性肿瘤者;④不愿参与本研究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2~71(58.2±5.8)岁;病程1~6(1.9±0.6)个月;左侧偏瘫18例,右侧偏瘫21例,双侧偏瘫6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0~73(59.7±4.4)岁;病程1~5(1.8±0.6)个月;左侧偏瘫19例,右侧偏瘫22例,双侧偏瘫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综合护理模式,主要内容以下:①心理护理。由于偏瘫引起运动障碍,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护理人员与患者交谈并密切观察面部表情,明确患者存在的担忧和顾虑,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状况给予不同心理干预,积极开导、安慰和鼓励患者坚持康复,回答患者提出有关疾病的问题,同时通过播放音乐等活动,使患者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另外,鼓励亲朋好友与患者交流,帮助进行康复锻炼,使其在训练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康复锻炼。②生活护理。在患者入院后,通过健康手册PPT、文字材料等多种方式,向患者讲解DVT相关知识,使其了解下肢DVT危害及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③饮食护理。根据个人喜好和病情特点,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主要原则为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避免服用不易消化食物,按摩患者腹部以促进消化,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自身免疫力,促进康复。④康复护理。在患病初期,为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并2 h变换1次,预防压力性损伤。当患者自主翻身时适当延长更换体位间隔时间,护理人员每天从远向近、由轻至重地为患者按摩患侧肢体,缓解肿胀和疼痛,在按摩后活动关节,防止关节功能丧失;若患者自主运动时,指导双脚主动训练,如钩脚、外翻、内翻等,随后指导患者逐渐进行坐位和行走训练,训练时不可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先在床边站立后再进行训练,在行走训练时护理人员关注患者步态,出现异常及时纠正,活动范围以患者不感到明显劳累为准。康复后期锻炼手部精细活动,指导患者进行对掌、对指、提物、握筷、刷牙等基本动作,先从简单动作做起,逐步训练精细动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肢体气压治疗,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选择合适的脚套包裹脚踝部、小腿和大腿,连接套管与主机,打开电源调节压力值,充气末腿套压力设置为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随后缓慢对脚踝部套管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继续对小腿处套管进行充气,最后为大腿处,在3个部位充气完成后同时放气,使血液回流进入下肢,1次/d,每次30 min,10 d 为1个疗程。在充气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不耐受及时调节参数压力。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人员定期对比两组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记录小腿腿围如有下肢疼痛、肿胀、皮肤颜色和温度异常立即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认是否发生DVT,同时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通过血管彩超检测并记录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及平均速度。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5]对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负性情绪越重。③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法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关节和上下肢运动功能,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运动功能越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能力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及DVT发生率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及DVT发生率比较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分,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偏瘫患者主要表现为语言障碍、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又会导致下肢DVT[6]。由于下肢DVT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加之患者不重视,同时缺乏专业指导,进行错误的锻炼易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因此,预防DVT显得尤为重要。临床采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但抗凝药物容易引发出血等并发症。经临床实践指出,综合护理措施对预防下肢DVT具有重要的意义,气压治疗是目前预防DVT的常用方法[8]。
充气式压力泵是采用阶梯式充气将血液均匀地从患者脚踝挤向大腿,促使血液流向近心端,随后排气促进动脉血供迅速增加,有效缓解下肢缺血状态,促进远端血液和淋巴回流,间歇气压增强纤溶活性,更加有效预防DVT[9]。本研究结果证实,护理后,观察组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气压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下肢回流。另外,注意在使用充气式压力泵前,操作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测量身高和腿围,从而选择适合的腿套;在用脚套包裹患肢时注意衣服平整,同时脚套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准;在充气过程中护理人员随时观察充气泵的运行状况,检查有无电源脱落、脚套松脱,同时询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无不适,防止发生胸闷、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偏瘫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使患者心理难以接受而产生消极、焦躁、抑郁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未按时进行康复训练,降低治疗依从性[10]。另外,由于患者对下肢DVT认识不充分,患者不愿配合进行康复活动,从而容易引发DVT[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患者心理状况好转能有效配合康复训练。另外,护理人员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康复计划,护理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为,康复早期进行按摩和下肢被动运动可有效促进肌泵的作用,加速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使血小板不易在血管内壁黏附,有效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在康复后期注重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保证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肢体气压治疗联合综合护理模式,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有效防止DVT,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从而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