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中加跨境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1-03-02黄剑峰罗志雄张志新
黄剑峰,罗志雄,张志新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2)
国与国之间高等教育领域中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机构、项目、人员等跨越国界和司法界限的流动称为跨境高等教育。自加入WTO以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跨境高等教育取得一定成绩。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印发,提出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形成更全方位、更多层次、更宽领域、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1]。
加拿大作为传统教育强国,因其教育质量、文化环境、社会安全、留学移民制度等因素成为全球主要的留学目的国,同时也是与我国开展跨境高等教育的主要国家之一。我国人口基数大,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旺盛,而加拿大地广人稀,优质教育资源丰富,两国在教育领域各有优劣,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因此,系统研究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结分析其中的规律和特点,对进一步开展好两国跨境高等教育,助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现状
人员、项目、机构的跨境流动为跨境高等教育的三种类型,本文按照以上三种类型展开分析。
(一)中加留学人员跨境流动现状
1.中加双向留学人数总体呈增长态势,但二者差距不断加大。从图1中可见,赴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数从2012年的81430人增长到2018年的141345人,年均增长率为9.62%,中国籍留学生占比22%,除2018年外,我国均为加拿大最主要的国际学生生源国[2]。来华加拿大籍留学生数从2012年的3389人增长到2018年的4322人,年均增长率为4.14%,加拿大籍留学生占比0.9%,位列我国来华留学生生源国第31名,两国留学人员差额从2012年的7.8万扩大到2018年的13.7万①,两国留学生数差距进一步加剧。
图1 2012—2018年中加留学生数统计情况示意图
2.中加双向留学人员呈多元化趋势,但结构性差异明显。根据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8年来华加拿大籍留学生中学历生为1385人,非学历生2937人,非学历生占比高达67.9%,多数来华加拿大籍留学生以短期访学交流和语言学习项目为主,其中2018年来华加拿大籍短期生1996人,位列短期生来源国第16名。反观在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数为141345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学历生,商科类为本科留学生的首选专业,占比约40%,其次为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教育学、金融等则为硕士留学生倾向专业。此外,近年前往加拿大留学生群体呈低龄化趋势。由此可见,中加两国留学生不但存在规模数量的巨大差异,而且由于教育水平、留学目的不同产生的人员类别、就读专业方面均呈现较大差距。
(二)中加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现状
截至2020年8月,我国有600多所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近2300个,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为75个(已停办或退出13个),占比3.3%,参与合作办学的加拿大高校名单中包括85所大学和120所学院[3]。加拿大在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中位列第7。在中加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中,我国以“请进来”为主,虽然我国高校已在近50个国家举办了100多个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但未有高校“走出去”到加拿大开展境外办学。
1.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的学历教育以本科层次项目为主。截至目前,我国引进加拿大教育资源在境内共开设中加合作办学项目71个(已停办或退出12个),其中硕士研究生项目15个,本科项目56个。在双方合作办学项目中,本科项目占比高达78.9%。
2.中加双方均有高水平大学参与合作办学项目。根据中加合作项目办学高校参与情况统计分析,46所中国高校参与在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中加合作办学,其中13所高校参与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加拿大方面,参与本科及以上层次合作办学的高校35所、行业协会1所,其中13所高校开展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中方开展合作办学的高校有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加方有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滑铁卢大学、女王大学、戴尔豪西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
3.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依据历年教育部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结果名单”,2010—2018年间,经教育部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经历了一个快速增加到逐渐减小的过程,在2012年度获批数量达到峰值149个,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在2012、2014年获批数量较多,在当年度均获批6个。除2016年外,每年中加合作办学都有新增项目,显示了中加两国在跨境高等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有较高的景气度,但相比其它新增项目则显得后劲不足(见图2)。
图2 2010—2018年度教育部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
4.学科专业设置相对集中在管理学、工学领域,但分布趋向多元化。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合计71个,96%以上为自然科学领域。在全部13个大类的学科门类中,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具体来看,开设频次居前的专业依次是工商管理(9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金融学(4个)、会计学(4个)、财务管理(3个)、经济学(3个)、项目管理(3个)。其中也涵盖一批涉农涉林的特色专业,如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举办了林学、自然资源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与戴尔豪西大学合作举办了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
5.招生方式兼有统招和自主招生两种形式。本科层次项目招生方式以统招为主,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需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并符合相关招生录取规定和要求,完成相应教学计划的学生可获得中方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本科学位证书,如到加拿大合作院校学习并完成相应教学计划的学生,可获得加拿大的学位证书。举办硕士研究生项目的16所高校中有14所实行自主招生,招生标准不低于合作院校的标准,只颁发加拿大高校的学位证书。
(三)中加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机构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申报、建设、评估中的标准和要求相对更高。正因如此,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才更能体现合作办学高校的深度和广度,更有利于引进吸收外方合作高校优质教育资源。
1.机构数量少办学层次不高。目前我国尚未在加拿大设立办学机构,在我国境内中加仅有4所合作办学机构,分别为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江南大学北美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已停办)、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这4所机构均设有本、专科和外国文凭教育,但仅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开设硕博士研究生层次教育。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均实行自主招生,授予外方学士学位或文凭。
2.参与合作办学机构的高校水平参差不齐。4所中加合作办学机构的高校中,有1所“985”高校(吉林大学),1所“211”高校(江南大学),另外2所为省属高校,中方合作办学高校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4所合作办学机构中涉及的外方高校为7所,其中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和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由美国、加拿大多所高校联合举办,但仅有阿尔伯特大学知名度较高,为研究型大学。
3.机构属性均为“不具有法人资格”。从合作办学机构的属性角度分析,4所中加合作办学机构均“不具有法人资格”。所设置的学科专业涉及工商管理、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等,基本为自然科学类专业。
二、中加跨境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中加跨境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中加双向留学人员流动规模差异大,中加教育服务贸易逆差近期还很难扭转。中加留学生数量的差距、留学生结构的不对称导致两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显著。据统计,2016年52.39万名国际学生在加拿大的总消费高达155亿美元,占据加拿大服务贸易的14.5%,为加拿大创造了16.9万个工作岗位,其中前十大生源国累计消费117亿美元,占比75%[4]。此外,国际学生在加拿大的各类活动也为加拿大创造了超过28.2亿美元的政府税收收入,中国留加学生在加拿大国际学生中的比例近年来一直维持在为20%以上,为加拿大及加拿大高校的重要经济增长贡献来源。反观来华加拿大籍留学生情况,2018年来华加拿大籍留学生人数仅为4322人,占比仅为0.88%,其中68%的留学生为接受非学历教育的短期留学生,且考虑到有近15%的留学生拿到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因素,来华加拿大籍留学生对中国及中国高校的经济贡献度非常微小。因此,通过数据对比,明显发现中加双方的留学人员在流动规模和对目的国的贡献度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且这种差异短期内无法缩小,甚至有扩大的趋势。
2.中加合作办学的质量、层次方面都有待提升,发挥的效用及社会影响力尚不突出。中加跨境高等教育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与跨境高等教育发达的美英澳相比,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中加合作办学质量不高,缺乏像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有广泛影响的品牌机构和项目。同时由于个别院校管理能力有限、合作办学水平不高、忽视外方资质等问题,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结果中,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两个机构在2016年的评估结果为“有条件合格”,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已于2018年6月终止办学,另有7所加拿大高校在中国的合作办学项目终止。办学层次方面,中加双方在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上主要采取自主招生,只有2020年4月新成立的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采取统招方式,同时填补了中加合作办学在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的空白。但是该项目专业未颁发中方博士学位证书,在更高层次引进吸纳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有所欠缺,中加合作办学的效果与社会影响力尚未充分发挥。
3.中加合作办学的规模、结构等方面都有待提升,不能适应中加两国日益发展的经贸关系和日趋密切的人文交流的要求。在办学规模和办学结构方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每年招生超过15万人,在校生超过60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占90%以上,毕业生超过200万人,但中加合作办学人数规模仍然较小[5]。其次,中加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在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总数里所占的比重仅为3.3%;中方参与的高校有50所,仅占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1.68%;加方参与的高校或机构有38个,仅占加拿大高校的18.1%。因此,无论是中方或加方,在合作办学或境外办学上均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次,中加合作办学的专业设置主要分布在管理类、工程类,且部分专业设置频次过高过于集中,部分项目重复建设。在引进加方优势学科方面还要继续推进,特别是我国当前急需、空白和薄弱的部分学科领域,如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
目前,中国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国,而加拿大为中国的第13大贸易伙伴国。我国成为加拿大第2大留学生生源国、第2大旅游客源国,新冠疫情前两国双向人员每年超过150万人次,近100万加拿大公民来华。显然,中加合作办学的质量、层次、规模、结构还不能适应两国经贸发展和民间交往的需要。
(二)中加跨境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独特的国情导致加拿大跨境高等教育的重心是吸引国际学生
跨境高等教育的开展不仅是教育的补充,同时有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看,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为跨境教育提供国的主导性教育理念,如欧美教育输出国都把境外合作办学作为本国主要的出口产业,以获取更多的教育出口贸易额。加拿大地广人稀,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独特的国情决定了加拿大跨境高等教育的重心在吸引国际学生来加留学,合作项目和机构的流动并非加拿大关注的重点。对于加拿大而言,人力资源比经济收益更为重要,因而加拿大出台新移民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学者和专业技术工人前往加拿大,以缓解其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6]。反观我国,开展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教育国际化现代化。
2.经济发展程度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中国处于教育贸易逆差地位
在经济发展方面,加拿大作为八国集团、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凭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成员。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与加拿大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在高等教育方面,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加拿大高等教育兼具欧美发达教育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其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使加拿大在开展跨境高等教育拥有更好的优势和主动性。在中加跨境高等教育过程中,中方处于供应链的下游,呈现出中国向加拿大引进教育资源,加拿大向中国吸引留学生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要对中加跨境高等教育进行总体把握,融通中外,以我为主,掌握主动权,积极稳妥地推进双方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良性发展。
三、中加跨境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和展望
(一)提高站位,重视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人文教育先行。通过开展人文交流是增进中加民众互信理解、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教育交流又是人文交流中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形式。2020年是中加两国建交50周年,同时是中加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两国人文、经贸、多边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在围绕推进中加两国人文交流方面,中加两国政府同意到2025年实现双向人员来往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7-8]。因此,我们要提高站位,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积极作为,持续推动包括中加跨境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人文活动行稳致远,为促进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打造新的中加黄金十年保驾护航。同时,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的开展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管理、课程设置、培养体系、教学质量、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对助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引进创新,进一步提升中加合作办学的整体水平
引进加拿大优质教育资源,是中加合作办学的核心;对加拿大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消化、吸收、创新以及本土化改造,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关键。结合当前办学实际,应重点围绕促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建设特色型、地方性高水平大学问题,充分发挥合作办学在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别是在高校管理机制体制创新中的作用。要结合实际,建立机制,鼓励合作办学高校在中加合作办学的基础上与合作高校建立研究生双向交流机制,支持双方互授联授学位。要在20多年来开展中加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在办好本科层次教育的同时,积极拓展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尤其要积极谋划和推进建设高质量的中加合作办学机构,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以此提振中加合作办学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发挥中加两国跨境教育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文交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同时要积极探索,落实落细,稳步引导我国高水平大学赴加拿大开展境外办学[9-10]。要不断总结、凝练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建设“双一流”高水平大学过程中发挥辐射推广作用,形成中加合作办学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中加跨境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
(三)多方保障,多主体协同破解中加跨境高等教育贸易逆差
面对加拿大特殊的跨境教育发展理念和模式,急需国家、地方和高校协同发力,有效破解中加跨境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贸易逆差的局面。政府教育部门要把握中加两国关系发展大局,牵头协调,有效调控双向留学、中加合作办学、人文交流和经贸发展的杠杆,抓住加拿大一流大学中有示范意义的高校,重点推进,办成像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这样的机构和项目;地方政府要结合省情地情,在政策落地、资源统筹、校企合作等方面积极协调推进;高校作为办学主体,要发挥在学科专业、科学研究、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坚持量力而行、依法办学、质量优先、稳步发展的思路赴境外办学。此外,国家、省、校要形成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积极拓宽招生途径,提高我国留学生教育教学水平,吸引更多加拿大籍学生来华求学。
(四)发挥优势,多渠道夯实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的基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跨境教育资源,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和世界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因此,我们要发挥优势,开展学者互访交流、学生异地教学和暑期游学项目,加强往来。其次,要发挥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及其在线平台效应。目前我国在加拿大开设12所孔子学院、35所孔子学堂,为加拿大公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创造有利条件。
(五)相向而行,持续推进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016年中加签署首个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教育部和加拿大外交、贸易和发展部关于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两国政府签署的首份教育合作文件,同时,中方还推出“加拿大留学中国项目”,鼓励和支持更多优秀加籍学生来华留学。展望未来,我们要坚持“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的方针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加强对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的战略规划和评估研判,掌握好合作的主动权,推进双方良性发展;加大中加合作办学改革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创新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赴加开展境外办学,持续提升中加合作办学效益,兼顾来华加拿大留学生数量质量,推进中加跨境高等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为我国教育强国进程添砖加瓦。
注释:
①本文留学生数据根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历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