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工作的艺术性探析
2021-03-01陈荣海
陈荣海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与价值观成型的特殊阶段,在德育与知识教育同样关键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需要注重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艺术性,解决现阶段德育方式单一低效、德育实践不理想和缺乏激励的教学现状,运用沟通艺术和交流艺术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吸引学生在有效德育工作机制中的全面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班级德育经验,简要分析现阶段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在实践中提升初中德育工作艺术性,供同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艺术性
素质教育和理念愈发深入人心,班主任愈发需要重视德育的效果,将其视作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部分初中班主任面对叛逆敏感的学生缺乏思想态度与价值观指引,没有以高效的德育技巧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作为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角色,需要注重德育工作的艺术性,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适应青少年的发展趋势。
一、初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德育方式低效。多年的教育发展思路中,德育长期居于次重要的位置,因其周期长、见效慢等因素,大部分初中学校对这一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够。素质教育下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同样关键,但部分班主任缺乏快速适应教育思路的改变,尚未掌握多元且适应初中生的教学方式。灌输式的德育和讲道理式的德育刺激学生的敏感情绪,照本宣读和理论灌输的方式对初中生而言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整体的德育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德育实践性不足。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忽视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意义,将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中不仅难以以身作则形成榜样,又难以将学生所学德育知识渗透在日常班级规范化管理,忽视与德育实践活动的融合。将德育停留在课堂这一密闭的空间,明显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忽视德育的价值所在。
第三,德育激励效果不足。发挥德育的效果离不开科学的激励,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大部分初中生对德育的兴趣不强,他们认为德育和其他学科相比不会对个人成绩和未来发展产生多大影响,思想上的重视不足,加上特殊年龄阶段的自我意识增强,导致学生不愿遵守教师们树立的德育行为规范,难以实现德育可持续发展。德育的激励效果是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的前提,但激励效果不足导致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二、提升初中德育工作艺术性的策略分析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教学改革中教学发展的重要思想,班主任的德育教学需要不忘初心,以人为本,将学生置于班级管理和德育管理的核心,实现德育知识和德育内容的传递。打入学生的内部,走进学生的内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之初心,实现德育之效力的重要方式。初中生竞争心理、自卑心理和抗拒心理凸显,团结意识和集体意识不足,真正从学生的思维状态和个人视角出发关心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因人而异的德育方式中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潜在的道德问题,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构建和谐的德育成长环境。初中生们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缺乏是非意识,个人的交际圈逐渐拓宽,在成长中容易面临种种困境,坚持以人为本意味着不能从单纯的惩戒着手,而是追根溯源,以富有艺术性的平等沟通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道德思想问题,提升德育工作质量。
第二,创新德育方法。德育和其他教育并非独立存在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德育方式并渗透于知识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当中,构建潜移默化的德育模式,探索德育更多的可能。一是为强化德育效果并丰富德育方式。班主任可以以个人负责的课程为出发点,实现教学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自律教育契合点,提升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班主任需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渗透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整个周期当中,以学生富有参与感的形式激发德育的水平;三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实现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道德教育,以初中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提升德育的整体效果。
第三,强化德育实践。德育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着手,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在实践中理解德育的价值。从班主任自身的实践来说,时刻注意个人言行并积极履行班级行为规范,才能带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实践角度来说,班主任要组织良好班风建设的实践活动,强化德育的效果。例如,恰逢国庆节、清明节等我国重大节日时,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参与主题实践活动当中,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将德育课堂中所传递的内容落实到实践环节,在个人行为中深化对德育理论的理解。实践是内化德育的关键途径,强化德育实践需要班主任设计有价值的活动,抓住初中生的兴趣偏好,提升德育工作的艺术性。
第四,注重德育激励。初中班主任德育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策略,提升德育的实效性。一是组织兴趣激励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优化德育的内容并设计德育的各个环节,提升德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改變空洞且宽泛的德育内容;二是运用实例和真实故事拉近学生与德育之间的距离感,实现对学生的主观激励;三是与学生共建奖惩激励制度。基于学生的行为涉及表扬和惩罚的人性化制度,在掌握尺度的基础上以规范约束行为,杜绝学生消极负面情绪,以积极正向的引导激励学生投入德育的积极性,提升德育工作的艺术性。融合多元化的激励措施,旨在实现全员参与的班级德育,以良好的激励作用动员学生积极学习德育。
总之,素质教育在初中教学实践中的发展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作为新的教学指向标落实者,需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实效性,运用德育工作艺术全面提升班级每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方法,强化德育实践,注重德育激励,陪伴学生度过青春期,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黄永.浅议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新课程(下),2017(07):287
[2] 周舟.关于初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J] .新课程,2017(0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