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排油烟风管漏风量测试方法与措施

2021-03-01徐杰俊

机电工程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油烟漏风风管

徐杰俊

(中建二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0 引言

随着通风风管无法兰连接技术的应用,风管漏风问题越来越严重。分析风管漏风问题、了解风管漏风源头、掌握风管漏风的解决方法成为首要任务。

国内外针对风管漏风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孙凯等[1]、李良[2]、孙邦君等[3]从专业角度探讨了风管漏风检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马国超等[4]、朱舟[5]在风管质量检测以及严密性上给出了部分意见。上述研究虽然探究了现下风管问题的几个关键节点,但都没有涉及风管漏风的措施,因而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从排油烟风管漏风量的主要原因开始探究,了解源头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建立综合的分析体系。基于油烟风管漏风量的主要原因以及在测量油烟风管漏风中的方法,找到根本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准确、有效解决油烟风管漏风的措施。

1 排油烟风管漏风的主要原因

通风管道主要作用于工业以及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中,排油烟管道制作材料多为不锈钢材质,普通金属风管制作材料多为镀锌铁皮风管或者其他材质,同时还有其他非金属材质风管。风管的存在可以使空气流通更加顺畅,从而降低建筑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是我国建筑通风工程的基础设施。虽然在我国通风管道的使用非常重要,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通风管道在加工过程中存在许多种不合格问题,导致风管漏风。特别是排油烟风管管道,应使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风管的连接工艺为焊接连接,在管道风管施工过程中由以下几点导致排油烟风管容易漏风。

1.1 使用材料不达标

许多制造厂商出于节省成本等原因,使用的不锈钢材料不达标(不锈钢板含碳和含铬量低)、制作材料表面凹凸不平、材料整体厚度不够均匀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风管系统的密封性不佳。此外,风管的平面下沉,侧面向外凸起,导致风管明显变形。这种情况制造出来的风管会出现使用时漏风严重的问题,从而导致设备产品排油烟风机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导致使用时间缩短、整体体验感受差、性能受到影响等。

1.2 施工工艺不达标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排油烟风管加工时,使用经常需要板材加工、弯角、管道拼接等工作,在这施工操作步骤过程中,会因施工作业人员操作原因,很容易导致排烟油风管存在漏风现象。矩形风管非常容易出现不平行、折弯角不平直、对角线不相等、管道与管道接缝焊接不合格等问题,影响到风管的咬合度,而风管咬合不严密必会造成风管漏风。另外排油烟风管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与风管、法兰与法兰连接不严密也会造成风管管道的漏风现象。同时因风管的漏风,势必会给排油烟风机设备造成更大负荷,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2 排油烟风管漏风量的测试方法

在探讨排油烟风管漏风的测量方法之前,应该先清楚排油烟风管漏风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知道排油烟道风管漏风的补救措施。我国虽然对各类通风管道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但还是由于产品质量和施工工艺等问题造成了排油烟风管漏风。

2.1 风管漏风量的检测规定

在我国,关于风管漏风的测量方法有着一系列标准规定。《规范》中规定,在风管系统完成安装后,应该按照系统的类别对风管进行严密性检测,根据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可以将风管检测分成3大类别:低压系统、中压系统和高压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民用的建筑里,通风空调的压力系统一般是低、中压系统。在这3 个类别的漏风量系统检测中,互相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由于高压系统一般作用于非民用行业,对于风管漏风量的要求很严格,所以高压系统的风管严密性检测是这3种风管检测要求最高的,也是最严格的。而中压系统和低压系统由于其作用方向不同,所以相比较高压系统在漏风量检测中条件更加宽松。中压系统相较于高压系统,检测更加宽泛,采用抽检的方式进行检测,抽检数据为20%。而低压系统的使用较为广泛,主要是用于一般民用产品的通气、排风等,所以对于漏风量检测并不严格。只要在工艺得到了基础保障的前提下,直接采用漏光法检测,漏光检测合格后即视为合格,不再单独针对漏风检测。但是如果在漏光检测中不合格,那么该风管系统则应该接受漏风检测,按照抽检率5%的规定进行抽检。

2.2 风管漏风量的检测原理

风管漏风量测量时,需要先启动试验风机,然后向测试风管内注入风量,通过变频调整速度装置,让风管的压力控制在所需要测试的压力范围之内,在保持压力稳定的前提下,依据进风口的流量进行测量,以此得出风机进口的风量,进一步确定被测量的风管在这种压力下的风管漏风量。

目前我国的风管漏风问题越来越严重,主要是因为通风风管无法兰连接技术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在产品验收阶段,国家通常重视节能方面的问题,总是把节能作为主要的验收控制对象,对于漏风量问题却没有提起应有的重视。风管漏风的测试装置和测试公式都有规定,漏风测试装置主要是由风机、节流器、测压仪器、整流栅等一系列设备组装而成,在漏风量上,国家的测试结果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精细的公式进行具体计算[6]。

2.3 风管漏风的测量方法

2.3.1 注意事项

测试漏风量的方法主要分为正压测试和负压测试2种,而具体应该用哪种方法测试,应该由风管的工作状态来判定。在对风管漏风量进行检测时,可以采用整体测试或者分段测试来进行,在测试前应对测试的风管进行密闭性处理,在密闭性没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不可以进行测试。如果被测试的系统有漏风问题,且超过了规定情况的话,应该采用耳听、手摸、使用飘带查看、水膜或者烟检漏等一系列方式,迅速查出漏风的部位,并予以标记。待漏风量检查结束后应该对漏风部位进行专业修补,修补完成后继续进行漏风量的测试,直到漏风量达到了合格标准。

在进行漏风量测试时,首先应该提前选择好一块盲板,在盲板上制作一个加压连接管,加压连接管的标准应该是ϕ75 mm×150 mm。在这块盲板上测试时,应该选择盲板与风管距离400 mm的位置打一个测压孔,测压孔的标准在ϕ8 mm,与此同时应准备好所需的密封胶,作为测试接头、接缝的密封处理。

2.3.2 测试公式

漏风量测定一般应为系统规定工作压力(最大运行压力)下的实测数值,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相近或者大于规定压力下的测试代替[7],漏风量的测量公式如下:

式中:Q0为规定压力下的漏风量,m3/(h·m2);Q为测试的漏风量,m3/(h·m2);P0为风管系统测试中已规定的工作压力,Pa;P为测试的压力,Pa。

在测量风管的漏风量时,对于圆形风管和矩形风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而砖块和混凝土的风管在测试中的要求更低,由于材质用途等原因的限制,砖块和混凝土的风管允许超过矩形风管的规定值,但不可以超过1.5倍。

在测试风管漏风量时,矩形风管的测试应该符合以下规定[8]。

低压系统风管QL≤0.105 6P0.65;

中压系统风管QP≤0.035 2P0.65;

高压系统风管QH≤0.011 7P0.65。

在风管系统对应的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允许的漏风量为m3/(h·m2)。

2.3.3 测试时注意事项和评定方法

按照《规范》要求,在测试风管漏风量时,测验所使用的风管强度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微压或低压系统风管所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2)中压系统风管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倍且不低于750 Pa;(3)高压系统风管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 倍。在试验时间保持为5 min 及以上,试验的风管无变形、裂缝,整体形状无损伤等现象,方可判定为该试验段风管为合格。

3 排油烟风管漏风的改进措施

(1)改变风管的咬口方式,更改为单口咬口以及联合角度咬口。

(2)在同时满足板材尺寸下料要求,又不会造成太大损耗率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将弯头、三通等配件更改为可以与直线段连接成一体的形式,以此来减少法兰接口,进而改善漏风问题。

(3)在风管直管的制作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拼接缝。

(4)充分利用密封胶,在风管的每个接口缝隙处都涂上密封胶,密封胶可以有效防止漏风量。在涂抹密封胶之前应该保证排风管的表面干净,没有尘土或者油污,以免影响密封胶的使用效果。

(5)在必要的风管和法兰进行连接的位置,尽量做到贴合与平整,保证连接缝隙小,从而让风管漏风量降低。

(6)法兰螺孔和铆钉孔间距应该严格控制在100 mm以内,矩形法兰的4个角应该设螺孔。

(7)软接头的风管采用角钢法兰进行连接。

(8)除了在使用中对风管进行严格的使用要求外,在风管的制作中也应该提高要求,对于风管的用材用料都应该进行严格把控。

(9)不锈钢风管连接处采用焊接时,应选用合格材质的焊丝,在焊接时接缝宜用连续焊接,避免点焊。焊接质量应焊缝平整,无气孔、裂纹、夹渣、焊接咬口不均,有裂缝等缺陷。焊接完成后应及时对焊缝处做防腐处理。

4 结束语

本文采用了系统归纳的方法,从源头查起,了解排油烟风管漏风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指出,排油烟风管的连接方法是漏风的根本原因。通过改变风口的咬口方式以及连接方法,改善排油烟风管漏风的措施。该方法是通过目前大量掌握的排油烟风管漏风的主要原因得出的改善结论,经过一系列实验证明能够有效改善目前的问题。

针对排油烟风管漏风问题,应意识到其重要影响,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在处理排油烟风管漏风问题方面,针对接口进行改良,具备可行性以及安全性。在改善排油烟风管漏风方面,可以继续探究了解排油烟风管漏风原理,寻找改善方法等研究。

猜你喜欢

油烟漏风风管
浅埋煤层采空区密闭漏风量测定研究
漏风的小棉袄
1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三次风管的优化改造*
一种解决中小型餐馆油烟处理难题的油烟分级处理系统设计
烧结漏风率对利用系数影响关系的探讨
某大型舰船矩形水密风管结构改进设计
土建风井内衬风管连接方案研究
烹饪油烟污染与处理技术探讨
二级抽油烟机排油烟装置
稳定释放SF6条件下孤岛面漏风规律试验研究